吹笛子的人一辈子都和笛子打交道,他们和笛子的那些事,无非就是练功考级加登台演出罢了!有的登上的是讲台,有的登上的是舞台,更有名气一些地会登上世界舞台,参加巡回演出。笛子的那些事,需要把握的就是练功练功再练功。无论是哪个派的曲子,南北融会贯通才是硬道理,南派笛子和北派笛子这些专业知识,你不能不知道,还必须会区分出来。
南派笛子曲主颤震叠打,颤音,气震音叠音,打音这些都是必须要经历的基本功。它是和气息融合在一起训练的,气脉始终是它的硬核所在。南派曲子偏柔和婉转,似江南水乡女子一样柔情似水,音色方面也如泉水一样清澈见底,听着给人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的感觉。气息控制带动节奏韵律,气脉是它的灵魂,通常大家听到那些如泣似诉的曲子,基本是都是南派曲子风格。
北派笛子曲主吐滑剁花,吐音,滑音,剁音,花舌是它一大特色。吐音从笛子入门指法筒音作5开启,简单一个吐音有很多细分。例如轻吐,碎吐,连吐,单双三吐等等,舌头是它的关键。因为吐音运用到舌头,一般都是断奏表达方式,技巧上是唇和舌的一个搭配运用。气息控制方面北派笛子曲偏跳跃式,手指头的灵活度要求比较高,例如剁音,它在演奏的时候乐感一定是要有力度的,手指技巧性不够表达不出那个音色。
再对比滑音的指法技巧,从一个有力度的技巧过渡到一个柔弱的指法技巧,一开始手指头都会适应不过来。这还不是最难的事,花舌这个技巧音才是关键,吹到动情之处,突然来这么一句花舌,瞬间乐曲的感觉就給燃起来了!花舌很多人都是比较头疼的,花舌有前后花舌,一般都是运用后花,舌居多。前花舌运用自如的比较少,也没有几个大师会娴熟运用。
北派笛子曲手指技巧和吐音断奏技巧,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也许它的气息不是那么行云流水,停顿跳跃的呼吸规律比较多。很多时候都需要借助唇舌指的综合运用,较南派笛子曲多了一些节奏感吧!笛子吹久了,你会发现的事还有很多,后面涉及到考级的事儿,就像取经一样,一级一级往上爬。遇到的事太多了,当所有南北派技巧音融合在一起的时候,你可能会脑袋瓜子一下子卡壳,手指头嘴巴都不知道怎么动。
经历过这些丑事后,心态也逐渐放平了!吹笛子也更随心所欲,了解到音乐其实也就是玩的一个味道。尤其是国乐担当笛子,可能和受国粹影响,那个味道更是不一般。能娴熟驾驭不同音乐风格的曲子的人不多,大师级别的那就肯定是登上了舞台了,毋庸置疑这个级别太难太难了!就像攀登喜马拉雅山峰一样,有这一种神圣的向往。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1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