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正在犒赏终身阅读的人哲学家笛卡尔曾经说过一句名言:“我思故我在。”他认为,思维能力是区别人与其他物种的根本标志。换句话说,思维就是人的本质。那要怎样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呢?一方面要靠“行万里路”,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另一方面要靠“读万卷书”,从书本中提炼出知识的精华,并融会贯通,将里面的知识打造成你自己的思维武器。只有用“两条腿”,才能让你在行走江湖时,无往不利。照此看来,提升阅读能力,是全面提升人生层次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这也是我们提倡“终身阅读”的重要原因。而《如何阅读一本书》就是一本指导我们该如何阅读的书。书中介绍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既朴素又实用,让你不得不叹服,作者对阅读用心之深、视野之广。无论你是一个不懂阅读的人,还是一个初探阅读的人,读过这本书后,都可以少走许多冤枉路,从而快速成长为一个优秀的终身阅读者。什么样的阅读才能算作真正的阅读虽然阅读是一件百益而无一害的事情,但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很多人所理解的阅读,和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其实并不是一回事。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今天的我们正飞驰在一条信息高速公路上,各种碎片式、快餐式的阅读,逐渐将我们快节奏的生活填满。无论是在上下班的通勤路上,还是喝咖啡、上厕所的间隙,你随时都可以掏出手机,快速翻阅最新的资讯和文章。通过这些途径,我们可以把自己知识面的维度延伸到过去难以想象的角落,在酒桌饭局上谈起天下大事,也能头头是道,说出个一二三来。于是很多人就沾沾自喜,认为自己虽然后呢不读书,但也算得上是“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了。但事情真的这么简单吗?这种碎片化的知识获取方式,真的可以取代读书的作用吗?恐怕不然!正如作者艾德勒在《如何阅读一本书》里所说的那样:这一切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完美,“太多的资讯即等同于太少的资讯,都是一种对理解的阻碍。现代媒体正以压倒性的泛滥资讯阻碍了我们的理解力。”诚然,在一定程度上,碎片化阅读确实能满足我们获取信息的需求,但从长远来看,碎片化阅读方式绝对是弊大于利,因为被碎片化的不只有资讯、知识,还有我们的耐心和专注力。要知道,无论哪一个平台所提供的内容,受载体本身的限制,根本不足以提供完整的、系统的、有深度的论述,更多的是提供一些浅显的、易于理解的、不需要过多思考就能够获取的信息。在这些无限泛滥的信息里,隐藏着各式各样的态度和观点,对于信息的受众而言,阅读并接受这些态度和观点之后,可能会产生一种不用动脑筋就学到新知识的幻觉。然而,这些碎片化的观点,所带给你的矛盾、冲突和内耗,可能远远超过它所教给你的知识。而真正的阅读是什么呢?按照艾德勒的观点,只有一种方式能称为阅读,那就是,没有外力的帮助,仅凭着我们自己头脑的运作,玩味着书中的字句,慢慢地提升自己,让我们的头脑从粗浅的了解推进到深入的体会,从而突破我们既有的理解力。同时,阅读的过程也是一个化茧成蝶的过程。每一本书背后,都有一位充满智慧的长者,而阅读的过程就是和他们沟通、交流的过程。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通过阅读,就可以借用这些智者的思想和经历、观念和理论,来打磨我们自己的思维,当你能体会到这种思维碰撞的快感时,阅读对人生的真正意义才能显现出来。阅读的第一个层次:基础阅读了解到阅读能带给我们的好处后,相信你一定想知道,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阅读效率,让自己成为一个阅读达人。艾德勒认为,阅读的效果取决于一个人在阅读上花了多少努力与技巧。其中,努力程度的多少,需要每个人自己下功夫投入,而阅读的技巧却是可以通过学习来提高的,这也是艾德勒写作这本书的核心目的。不过,在正式开始学习阅读技巧之前,我们要先了解阅读的层次。按照艾德勒的观点,阅读可以分为四种层次,分别是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这些阅读层次是渐进的、不可跨越的,在每一个较高的层次中,都包含着较低层次的特性。因此,我们只能像升级打怪一样,一步步磨砺自己的阅读技巧,让自己从最低层次提升到最高层次,而不能白日飞升,直接跨入最高层次。最低层次的阅读,就是基础阅读,也可以叫做初级阅读。在这个阶段中,我们将学习阅读的基本艺术、接受基础的阅读训练、获得初步的阅读技巧。基础阅读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被称为“阅读准备阶段”,我们从出生到六七岁为止,都处于这一阶段。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为之后的阅读做好全面准备,例如,良好的视力和听力、起码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注意力集中,等等。到了第二阶段,我们就可以在家长和老师的引导下,开始阅读一些简单的读物了。这一阶段结束的标志是,认识三四百个常见字,能自行阅读较简单的书,并拥有对阅读的兴趣。进入第三阶段后,我们就具备了快速学习和掌握新词汇的能力,能通过上下文所提供的线索,猜想和理解书中生字的含义。同时,我们也会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或是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而进行阅读。在基础阅读的最后一个阶段,我们将进一步精炼和提高之前所学到的阅读技巧,同时,我们也学会比较不同作者对同一个主题所提出的观点。一般来说,初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处于这个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讲,完成基础阅读的四个阶段后,就是一个成熟的阅读者了,他们几乎可以阅读世界上所有的书籍,只是还不够老练。只要能掌握更多阅读技巧,并愿意自己进行阅读和学习,他们就能迈进更高层次的阅读,变成一个优秀的阅读者。阅读的第二个层次:检视阅读只有精通基础阅读后,我们才能进入阅读的下一个层次:检视阅读。到了这个时候,我们才算是真正进入了阅读的大门。什么是检视阅读呢?按照作者的说法,它是一门系统化略读的艺术。换句话说,检视阅读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快速抓住一本书的重点,从而判断这本书是否具有进一步阅读的价值,我们是否值得在它身上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要知道,全世界现有的书籍浩如烟海,仅中国国家图书馆的馆藏文献数量,就高达三千万册之多。就算我们一天能读完一本书,从出生开始读到一百岁,也不过能读三万多册而已。相较于存世书籍的总量,只能算是沧海一粟。不过,世界上的书虽然多,但其实大部分是连略读都不值得的,另外一些书只需要快速读过就行了。只有极少数的好书,才值得我们以相当慢的速度进行阅读,以便完全吃透和理解。如果一本只需要快速阅读的书,我们却用很慢的速度来读,就等于是浪费时间、浪费生命。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我们就需要通过检视阅读,快速挑出那些值得反复咀嚼的好书。具体来说,检视阅读又能分成两个方面,一是有系统的略读,二是进行粗浅的阅读。想要快速略读一本书,我们首先要看它的封面和序言,这可以帮助我们快速了解这本书的主题。接下来就是研究目录页。一本书的目录就像一张旅行地图,通过阅读目录,我们就能掌握整本书的基本架构,从而判断是否值得继续读下去。除此之外,如果书中附有索引和图书简介,我们也要快速翻阅一下,这能帮我们找到这本书的关键点和主旨思想。接下来,我们不妨挑几个自己感兴趣的篇章进行阅读,或者干脆把书随意翻开,读上一两页,此时的核心在于,寻找书中的主要论点和思想脉络,看看其中是否有值得进一步挖掘的内容。到了这个时候,你最多用了一个小时,但却对这本书有了很多了解,这可以帮你节省大量时间,并让你惊喜地发现,原来快速阅读一本书,是比想象中还要简单的一件事。当然,我们在阅读时难免会遇到读不下去的时候,这时,我们会不自觉地怀疑自己的阅读能力,甚至否定自己。但检视阅读告诉我们:面对一本难读的书时,不妨从头到尾通读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必停下来查询和思索。为什么这么说呢?作者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你被困在某一个段落或章节里,很难脱困而出。但等你通读一遍全书后,就能更好地理解之前难懂的地方。如果你一遇到难懂的地方就停下来,那到最后,你可能对这本书就真的一无所知了。另一方面,如果你花费大量精力去啃那些难啃的小骨头,很可能会因此错失书中真正的精华内容,这无异于“丢了西瓜拣芝麻”。据《三国志》记载,孔明在荆州,与石广元、徐元直、孟公威俱游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不难看出,诸葛亮的读书之法,其实就暗合检视阅读的道理,正因如此,他才能积累大量的阅读量,成为三国时代最耀眼的谋士。二、阅读的进阶层次:分析阅读前面我们说到,阅读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这些阅读层次是渐进的、不可跨越的,在每一个较高的层次中,都包含着较低层次的特性。其中,基础阅读是学习其他一切阅读技巧的先决条件,而检视阅读可以帮我们快速掌握一本书的脉络和主干,从而挑选出值得仔细阅读的经典。正如培根所说的那样:有些书可以浅尝即止,有些书需要生吞活剥,只有少数的书需要反复咀嚼和消化。假如我们通过检视阅读,找到一本值得花时间精读的书,就需要用到分析阅读的方法,把书里的知识融会贯通、化为己用。那么,分析阅读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方法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分析阅读的步骤有哪些?为什么说只有掌握了分析阅读的人,才是真正会读书的人?怎样全面透视一本书其实,分析阅读就像开车一样,可以分解成若干个步骤,例如点火、踩离合、挂挡、松手刹、松离合、给油,等等。新手上路总是笨手笨脚,偶尔还会错把油门当成刹车,但当你把所有步骤练熟之后,操作就能如行云流水一般,游刃有余地穿梭在道路上了。到了这时,你就达到了“无招胜有招”的境界。但在忘掉所有招式之前,你必须先分别学会每一个具体招式。只有如此,你才能将所有招式融会贯通,形成肌肉记忆,到了那时,你就算是一个优秀的阅读高手了。作者在书中把分析阅读概括成十一条规则,我们完全可以像郭靖学习降龙十八掌那样,先下一番笨功夫,踏踏实实修炼这“分析阅读十一式”。等你的武功臻于化境,能做到“拈花摘叶,皆可伤人”的时候,就算真正出山了,从此以后,书山虽高,任尔攀登。下面我们就一起具体来看看这十一个招式到底是什么。招式一:你一定要知道自己读的是哪一类书,而且越早越好。不同的书有不同的读法,读通俗小说和读哲学著作的感觉肯定大不相同。因此,在正式开始分析阅读之前,我们要用之前讲过的检视阅读法,来确定这本书属于哪一类,然后对症下药,用最趁手的工具和技巧去解剖它。但我们要怎样对一本书进行分类呢?作者提出一个分类原则,就是把书分为实用性和理论性两大类。理论性的书是要教我们“是什么”和“为什么”,而实用性的书要教我们“怎样做”、“做什么”。换句话说,这就是知与行的区别。把你手中的书分好类之后,我们再来看看招式二:用一句话或一小段文字来叙述整本书的内容。任何一本值得读的书,都会有一个核心主题,而我们要做的事就是把它提炼出来。举个例子,《奥德赛》是《荷马史诗》的第二部,被誉为古希腊、乃至西方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品。这本书篇幅浩大,共分为24卷,超过行,而亚里士多德只用了短短几句话,就把整部《奥德赛》的精华概括出来了:某个男人离家多年。海神嫉妒他,让他一路尝尽孤独和悲伤。在这同时,他的家乡也濒临险境。一些企图染指他妻子的人尽情挥霍他的财富,对付他的儿子。最后在暴风雨中,他回来了,他让少数几个人认出他,然后亲手攻击那些居心不良的人,摧毁了他们之后,一切又重新回到他手中。可以说,亚里士多德算是把招式二练到了王者级别。如果我们能勤加练习,哪怕只是练到亚里士多德五分之一的级别,也能轻而易举地把握一本书的结构与规划,为后面更厉害的招式打好基础。招式三:将书中的重点章节列举出来,并列出全书的整体架构。一本书就像一栋房子,每个组成部分既有一定的独立性,又要按照一定的秩序排列起来。如果我们看不清楚这些组成部分,就没法理解全书,同样,如果我们看不懂这些部分的组织架构,也没法理解全书。如果说,书的作者用艺术的手法,将书的骨架隐藏起来,或者说,是在书的骨架上添加血肉。那么,作为读者的我们,就是要通过招式三,去寻找书中隐藏的骨架。找到全书的骨架后,我们还要进一步发掘作者的意图,也就是招式四:找出作者在书中提出的问题。每一本书都有它存在的目的,作者把这本书写出来,必然是为了解决某一个或某几个问题,而这本书的内容就是一个答案,或许多答案。身为读者,我们要设法找出整本书想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举例来说,《情感勒索》这本书详细讲解了情感勒索的原因和解决方法,那作者写这本书,想解决的问题就是:人为什么会经历情感勒索?如果被情感勒索困扰,该怎么办?解决方法固然重要,但你首先要发现问题,不然的话,再好的解决方法对你来说,也是一点用处都没有的。好了,刚才我们讲的四个招式是有整体性的,当我们把这四个招式连在一起,就能组成一套连招,也就是分析阅读的第一个阶段:全面透视一本书。完成这个阶段后,我们就能一眼看透一本书的架构,弄清这本书谈的是什么,然后带着问题和思考进入下一阶段。快速判断一本书的核心主旨分析阅读的第二阶段,目的是为了帮我们快速判断一本书的核心主旨。这一阶段,也是由四个具体招式组成的。招式五:找出书中最重要的关键词。每一本书里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关键词。例如,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书中的关键词就是“劳工”、“资本”、“土地”、“利润”、“租金”、“商品”、“价格”、“交易”等等,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关键词则是“变种”、“种属”、“生存”、“适应”、“杂交”等等,至于欧几里得的《几何原理》,关键词当然是“点”、“线”、“面”、“平行线”之类了。如果我们能快速找到这些关键词,就能更容易地把握全书的核心。招式六:找出书中最重要的句子,并概括其主旨。有一种说法叫做“把书读薄”,从某种意义上讲,一本书中最核心、最关键的地方可能只有几句话,而我们阅读的重点就是把这些重要的句子挑出来,然后概括它们的主旨。概括主旨的一个最简单方法,就是用你自己的话,把作者的原意表述出来,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就证明你并没有真正吃透作者的意思,你从这句话里学到的只是几个干巴巴的字和词,而不是作者的思想或知识。招式七:找出书中最重要的论述,并架构出这本书的基本逻辑。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论述不等同于段落,也不等同于句子。有时,一个论述可能需要一个复杂的句子来说明;也有的时候,可能作者需要用一整段话来说明自己的观点;更有甚者,一些伟大的作家,例如蒙田或普鲁斯特,喜欢用奇长无比的段落写出自己的看法。这样的做法对读者并不友好,但我们完全可以从这些大段的文字中,提炼出我们需要的部分,然后整理出它们前后顺序,进而架构出全书的逻辑。理清全书的主旨和行文逻辑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练习招式八:确定作者在书中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尚未解决?在第一个阶段里,我们已经找到了作者在这本书中试图解决的问题,而在第二个阶段里,我们也和作者建立起共识,理解了他写这本书的全部主旨和逻辑,在这一阶段的最后,我们要回顾一下,作者想解决的那些问题,有多少已经在书中得到了解答,还有哪些问题尚待解决。做完这一步之后,你就能很清楚地感觉到,自己对这本书的理解越来越深了,那么,我们就可以进入下一阶段的修炼了。公正地评断一本书的价值在开始分析阅读的第三阶段之前,我们不妨先来聊聊“键盘侠”这个概念。什么叫“键盘侠”呢?按照网上的概念,他们在生活中可能碌碌无为、胆小怕事,但只要拿起他们的大杀器——键盘,他们就变成了超人、蜘蛛侠、或者是蝙蝠侠,立即爆发出了毫无意义的、所谓的“正义感”,占据网络上的道德高地,开始对社会的各个方面指点江山、谈笑风生。有一部分键盘侠,会在没有读完全书,甚至根本没读过书的情况下,就肆意给书籍打上低分差评。当被问起为何打低分的时候,他们的回答往往是:“别人都说这书不好看,所以我也觉得这书不好看。”“我不知道这本书到底写了些什么,但我就是觉得它没劲。”虽然说,每个人都有评价一本书的权力,但既然一位作者要经过深思熟虑,才能写出一本书,那身为读者的我们,也应该深思熟虑地欣赏和评价这本书,这是一种基本的美德。倘若我们在没有读过一本书的情况下,就随便评判这本书的好坏,这就与那些随意对他人指手画脚的人无异了。所以,“分析阅读十一式”中,最后的三个招式,就是在教我们如何公正地评断一本书的价值。招式九:在你彻底了解一本书的内容之前,不要轻易对这本书进行评价。招式十:即使你不同意作者的观点,也要理性的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要无理辩驳或争论。招式十一:尊重不同的个人观点,在作出任何评论之前都要找出理论依据。其实,这三个招式不仅仅是阅读的技巧,更是做人的道理。即使我们不是作者,在生活中也难免会遇到被别人瞎批评的痛苦经历。例如,你在和别人聊天时,旁边突然有人插话说:“虽然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但我觉得你说的不对。”通常,这些批评者会认为自己不需要理解别人的观点,只需要发表自己的评论就好了。而他们的意见往往是无关紧要的,不值得我们花费丝毫精力去理会和回应。只有真正理解了别人观点的人,才有资格和他人进行辩论,并从这场思维的碰撞中受益无穷。“当读者在自己的书房里评论一本书的时候,没有什么可以阻止他赢得这场辩论。但如果他了解到,在评论这本书的过程中,真正的好处是自己能从中学到什么,而不是将对方打败,他就会明白,争强好辩是毫无意义的。”三、阅读的终极层次:主题阅读要想把一本书里的知识融会贯通、化为己用,就要用到分析阅读的方法,如果你熟练掌握了分析阅读的方法,就能算得上是阅读圈里的老司机了。不过,分析阅读虽然很厉害,但它还不是最高级的阅读技巧,比分析阅读层次更高的,就是主题阅读。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讨论,被称为阅读终极层次的主题阅读,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阅读方法?学会这种阅读方法后,我们最终能达到什么样的境界?主题阅读是什么在生活中,我们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比如说,刚刚接触一个新领域时,总会被不同流派的不同说法所影响。即使是这个领域里的经典著作,彼此间也会有相互冲突地方。就拿中医来说吧,《黄帝内经》和《金匮要略》都是最经典的中医理论著作,但这两本书之间,也有很多矛盾之处。比如说,《黄帝内经》里说:肝属木位之主,其泻以酸,其补以辛。而《金匮要略》却说: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调之。那问题来了:酸到底是补肝还是泻肝?由于我们自身的知识储备不足,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往往会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听从哪一种说法。这时,主题阅读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所谓主题阅读,就是把同一个主题下的多本书进行分析阅读,从而相互比较、取长补短的过程。这就好比一个皇帝在做出某个重大决策的时候,不能只听取一个大臣的意见,那样的话容易造成决策片面或失误。因此,皇帝要把所有的大臣召集起来,然后让他们依次发表见解、阐述理由。皇帝在听取大臣发言的过程中,就能对事物形成较为全面的认知,然后通过综合分析和比较,作出最终的决策。这就是说,主题阅读能全面提升我们对某个领域的认知,让我们真正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去了解一件事情,而不仅仅是停留在似懂非懂的阶段。由此可见,主题阅读是我们获得见识、解决问题、提升思维的关键性工具。有了这个工具之后,我们就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快速地成为任何领域的专家。构成主题阅读的五个步骤那我们该如何进行主题阅读呢?只要在阅读时遵循以下步骤,假以时日,你就能成为主题阅读的高手。一般来说,我们进行主题阅读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或达到某个目标。例如,学会如何给别人“洗脑”。那么,和这个主题相关的关键词应该包括:洗脑、影响力、说服、思维控制、行为设计等。通过这些关键词,我们很容易就能找到很多相关的书籍,但在大部分书里,也许只有一小部分内容与我们感兴趣的主题相关,这时,善于运用略读和粗读的技巧,可以帮我们快速找到所需要的章节。因此,主题阅读的第一个步骤,就是通过之前讲过的检视阅读,找出书中与我们要研究的主题相关的章节。在进行这一步的时候,要注意的是,我们的重点并不是理解某一本书的内容,只是找出这本书里对我们的主题有帮助的内容。是书在服务我们,不是我们在服务书。换句话说,在做主题阅读的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做书的主人。接下来,我们就要开始第二个步骤:与作者达成一致。当我们把与主题相关的内容筛选出来之后,就会遇到下一个困难。由于我们所掌握的资料来自形形色色的作者,他们的宗教习俗、语言文化、思维方式都不相同,因此他们对问题的阐述和理解也不相同。这就有可能给我们造成很大的困扰。因此,我们必须占据主动,在不同作者之间建立起共识,而不是被动地跟着他们走。换句话说,在这一步里,我们要做的就是翻译工作。不过,我们并不是要将一个语种翻译成另外一个语种,而是在不同作者之间进行翻译,好把他们庞杂的思想放置在同一个框架之下,便于我们进行第三个步骤:厘清问题。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在不同书籍中寻找相通的主旨。具体来说,就是先把我们想研究的主题和想解决的问题列出来,然后让不同的作者回答这些问题。例如:如何赢得女神的芳心?怎样在众多竞争者当中脱颖而出?和女神在一起的时候聊些什么,才能增进感情?等等。当然,这是一项很困难的工作,因为一件事在我们眼里是天大的问题,但在其他人看来,很可能根本算不上是个问题,因此,如果我们提出的问题不够妥当,可能很难从书里找到清晰的阐述和回答。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最好提一些大部分人对这个主题的共同问题。比如,爱情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会产生?它有什么特点?会产生哪些影响?等等。当我们收集到尽可能多的回答后,就可以继续往下进行主题阅读的第四步:界定议题。如果两个作者对同一个问题都有相当深入的了解,但他们作出的回答却完全相反时,这个问题就算是一个真正值得参与的议题。举个例子,如果我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历史上真的有进步这回事吗?就这个问题而言,我们一般会得到三种不同的回答:是、不是、不知道。接着,我们就可以把这三种回答,进一步深化成三个值得讨论的议题。议题1:进步是必要的,还是要取决于其他事件?议题2:进步会一直无止尽的持续下去?还是会走到终点而消失?议题3:进步是人类的天性还是后天养成的习惯?在罗列以上议题时,你也许会注意到,在解答这些议题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引申出一些次要议题。比如,进步在知识、技术、经济、政治、道德、艺术等方向是如何体现的呢?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主题中所包含的议题是非常多的,如果我们把它们综合到一起,就会对整个主题形成全面而深入的认识。等我们把这些议题都整理出来后,就可以进入主题阅读的第五步:分析讨论。在这一步中,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把每一个议题中的联系和区别找出来,看看不同作者分别是用哪些事实和理论来支撑自己的观点,然后在此基础上,构建你自己的观点和知识体系。要指出的是,我们进行主题阅读的目的,是要让自己对一个主题形成全面的认识,因此,主题阅读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要保持客观中立。因此,在整个阅读过程中,我们应当不断回头参阅作者的原文,重新阅读相关的章节,以免对文章的认知有所扭曲。虽然主题阅读确实是一项非常耗费心力与时间的工作,但当你熟练掌握这个技巧后,你就会进入阅读的最高境界,成为别人眼中的阅读大神。为什么有些阅读高手的时间并不比你多,但他们一年却可以读上百本书,而你连十本书都读不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都掌握了主题阅读的技巧,能够同时读3-5本书,甚至还有一些最顶级的高手,可以同时阅读几十本书,日积月累,差距就出来了。最好的阅读,就是主题阅读,它不仅对阅读本身有用,也不仅是对我们的工作和事业有帮助,更能帮助我们的心智保持活力与成长。希望大家都能活学活用,让阅读成为自己的本能。四、阅读不同类型书籍的技巧和方法俗话说,知乃行之始,行乃知之成,惟有知行合一,方能世事洞明。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阅读的四个层次,也就是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但大家可能在学过理论知识之后,还不知道该怎样把这些理论技巧用在自己的阅读过程中。这就好比掌握了屠龙神技,却苦于无龙可屠。如果说,前面我们讲过的内容都属于“知”的层面,那今天我就要从“行”的层面告诉大家,怎样阅读不同门类的书籍,好让大家真正成为“知行合一”的阅读达人。怎样阅读历史书我们前面讲了很多通用性的阅读方法,无论你打算阅读任何书,这些方法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不过,针对某些特定类型的书籍,我们也可以将通用方法稍加改变,改造成更有针对性的阅读方法,这样一来,在进行阅读的时候,我们就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好比烹饪一样,我们完全可以“一刀走天下”,用最普通的菜刀处理任何食材,但要想让自己的厨艺达到饭店大厨的水平,我们还需要准备不同类型的厨刀,例如,用来剔除骨头的尖刀、用来切割肉类的切肉刀、用来砍剁骨头的斩切刀,等等。我们不妨就从不少人都望而却步的历史类书籍开始吧。所谓历史,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人们把过去发生的事件和行为进行记录、诠释和研究,并作为未来行事的参考依据。历史学家所关心的是已经发生的事件,而且绝大部分是发生在很久以前的事件,所有事件的目击者可能都已经死了,在这种情况下,想弄清一个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其困难就可想而知了。因此,历史可以说是世上最难以捉摸的东西了。那这样一来,我们研究历史书籍的意义何在呢?比如,发生于公元前五世纪的伯罗奔尼撒战争,是雅典和斯巴达两大阵营间的战斗,这是一场争夺希腊城邦霸权的长期战争,历时30年之久,对整个西方世界的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每一个参与过那场战争的人早已长眠,引发战争的事件也不复存在,无论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乃至当年被征服的城市,都化作了历史的烟尘。那么,这样一场发生在年前的战争,对今天的我们还有什么意义吗?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是那场战争的亲历者,他曾写过一本《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这也是全世界唯一一本记载了那场残酷战争的历史书。修昔底德说,他写这本史书的原因就是,希望经由他所观察到的错误,以及他个人受到的灾难和国家受到的苦楚,让将来的人们不再重蹈覆辙。是的,修昔底德在书中所描述的古人犯过的错误,不止对他本人或古希腊有意义,对整个人类社会来说,意义更为深远。毕竟,在年前,雅典人与斯巴达人所犯的一些错误,今天的人们依然在犯。这不就是唐代诗人杜牧在《阿房宫赋》里所说的吗: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如果你阅读历史书籍的目的,只是想知道过去发生的事件,那你就很难从那些像修昔底德一样优秀的历史学家身上学到东西,但如果你真正把修昔底德那本《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读通了,你就不会把目光聚焦在一时一地上,而是从过去发生的事情中,学习到未来可供借鉴的经验,这才是“读史可以明智”的真正含义。正因如此,我们在阅读历史书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下两个要点:第一,对你感兴趣的事件或时期,尽可能阅读一种以上的历史书,避免偏听则暗。第二,阅读历史时,不要只关心过去某个时间、某个地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而是读懂在任何时空之中,尤其是现在,人们为什么会有某些举动的原因。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倘若我们都能按照这样的方式,把历史读到极致,说不定能像明代的刘伯温一样“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了。怎样阅读哲学书说完历史,我们再来聊聊哲学。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哲学真是一门让人又爱又恨的课程啊。毫无疑问,哲学确实很有用,它不仅解释了“世界从哪里来”这样听起来就很高深的大问题。而且最关键的是,要是你能学会一点哲学术语,下次聚餐的时候,还可以在公司里那些小鲜肉们的面前卖弄一下呢。但不幸的是,翻看厚厚的哲学课本,你会发现,虽然里面的每一个字都认识,但连在一起之后,就完全不知道在说什么。如果再翻两页,你大概就会和周公在梦里相会了吧。其实,哲学书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懂。每个孩子都会在不经意间问出一些伟大的问题,例如,“为什么会有人类?”“猫为什么会那样做?”“上帝创造世界的理由是什么?”“在宇宙诞生之前有什么?”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说法,哲学始于怀疑,那么,每个人在孩提时代,都是一个小小的哲学家。只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对世界的疑惑也在逐渐消退,直到彻底失去那颗好奇心。但也有极少数人,能把他们的好奇心保持到成年时期,我们管这些人叫做“哲学家”。有这样一个调侃哲学家的小段子:据说,每一个和门卫老大爷打过交道的人,都曾接受过他来自灵魂深处的拷问:“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因此有人开玩笑说,在这个世界上,只有门卫才是最懂哲学的人啊,他想知道的事情,不就是哲学家们最想搞清楚的事情吗?当然,真正的哲学家关心的东西,远比上面的问题更为深刻。很多哲学家研究的课题,都是一些形而上学的概念,例如存在和虚无、物质和精神、永恒和改变,等等。这就是为何我们会觉得哲学是一门晦涩难懂的学科。但实际上,如果你能真正读懂哲学,并和哲学家产生共鸣的话,你就会觉得,哲学才是世界上最美妙、最接地气的学问呀。具体来说,要想读懂一本哲学书,最重要的就是找出书中想要解答的问题,并透过这些问题,发现哲学家在其作品背后隐藏的中心思想和哲学原则。例如,柏拉图在《理想国》这本书中想要阐述的中心思想就是,世界上肉眼所及的一切事物都是虚妄,但在这个世界看不见的深处,存在着某种其他形式的真实。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一书中阐述的中心思想则是:幸福不是享乐,而是一种有意义的生活的副产品。再如德国哲学家康德,很多人觉得他的哲学著作非常晦涩难懂,但如果我们能从他的《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找到下面这句话:“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的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始终新鲜不断增长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于我心中的道德法则。”那我们就会发现,康德所有著作的核心思想只有一个,那就是人类的道德准则。当然,我们可能要阅读很多书,花上很多年时间,重复多次阅读之后勇才能发现哲学作品的中心思想原则。但这是值得的,因为哲学会赋予我们许多优秀的品质,例如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孤独的耐受力、强大的自信、偏执的勇气、对自由的渴望,以及最重要的,对智慧的敬畏之心!要知道,如果我们只顾低头赶路,却从来不抬起头,看一眼头顶群星璀璨的天空,和人类历史上最顶尖的智慧结晶,那我们的心灵就会变得黯淡无光。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夫学、问、思、辨,皆所以为学,未有学而不行者也。”意思是说,要想真正掌握一件事,光学不做是不可能的。穿上鞋子才知道哪里夹脚,吃了葡萄才知道是酸是甜。希望我们都能成为终身阅读的践行者,让阅读点亮你的人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5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