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惦念,就是引力,就总想着把微薄之力捧出来,让革命圣地的学弟学妹感到暖——年10月11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大一学生、共青团员郜舒笛把自己新出版诗文集《仰望》赠给西柏坡中学的同学们。同学们激动地说:“郜舒笛姐姐又给我们捐书来啦……”
图为郜舒笛的诗文集《仰望》
兑现承诺——3年后为西柏坡中学捐赠了新诗文集《仰望》
“出生逢非典,高考遇新冠”——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郜舒笛和全国万高考生一样,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特殊时期,坚忍不拔的完成了漫长的居家学习,经历了终生难忘的高考。同时履行了自己3年前捐赠处女文集《笛音》时的诺言——3年后再赠送一本新书给西柏坡中学的弟弟妹妹们。
图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共青团员郜舒笛
9月16日,郜舒笛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报到,迈进心仪已久的大学校门。离开家的前夕,她郑重恳求爸爸妈妈:“如果我的新书到了,能不能快些送给西柏坡中学的弟弟妹妹”。
10月11日,带着女儿的嘱托,郜舒笛的爸爸妈妈在双方单位领导的支持下,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文传院的支持下,驱车多公里,把女儿的本诗文集《仰望》亲手赠给了西柏坡中学的同学们。
年10月西柏坡中学的同学们获赠《仰望》
在简短的捐赠仪式上,家长转达了郜舒笛通过手机发来的问候:“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我是郜舒笛。因为我也是一名学生,目前在校上课,无法来到西柏坡中学亲手把我出版的第二本诗文集《仰望》送给你们,我的心愿只能委托我的爸爸妈妈来实现了。我向你们汇报,进入大学后,我遇到了更多优秀的同学,明白了在学习的路上自己还要继续努力。所以我希望你们能够不懈的学习和奋斗,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回望爱心的路程——从干净的《笛音》到冉冉升起的圣地红霞
操场上,圣地西柏坡纯朴的同学们用热烈的掌声感谢郜舒笛的爱心。他们在校长韩爱忠的带领下,回顾郜舒笛对西柏坡同学们的爱心之举。
图为西柏坡中学校长韩爱忠叮嘱同学们向郜舒笛学习
——革命圣地西柏坡是郜舒笛心里的向往,是新中国从那里走来的地方。年的11月,从一位在西柏坡支教的叔叔那里得知西柏坡有很多同学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都很苦,很多同学的父母都在外打工或者在家务农,郜舒笛于是萌生了帮助和自己年龄差不多的弟弟妹妹的念头。在那位叔叔的联络下,第一次踏上了革命圣地西柏坡的热土,捐赠了自己的处女诗文集《笛音》。
《笛音》是郜舒笛在中学时候的处女诗文集。她不是名人,笔下的诗文也不是精华烁烁,但是一个中学生眼里的世界,一切都是美好的,干净的蓝天、干净的土地、干净的校园、干净的人心,温暖、柔软、纯净无暇,深深地打动了同龄人的心,也容易让同龄人接受和产生共鸣。
图为年11月郜舒笛向西柏坡中学捐赠《笛音》
那一天,初冬的冷让同学们在接受《笛音》时虽然高兴但是有些瑟瑟发抖,这一幕深深印在了郜舒笛的脑海里。回到北京以后,郜舒笛经常回想起这一幕,自己虽然出生在普通人家,父母也是工薪阶层,但是自己的条件要比西柏坡的弟弟妹妹好很多,至少衣食无忧、也不受冻。她就想为弟弟妹妹做点什么。
一个并没有多少自己的钱的学生能够有为素不相识的人清零的想法是一种情怀,而真的付诸清零的实际行动却是需要果敢和勇气。郜舒笛想给革命圣地西柏坡的同学们送点暖、每人送一条红围巾,这个清零行动,让她真的变成了身无分文的“穷学生”。
年的初冬,郜舒笛把自己从小到大的压岁钱和零星积攒的稿费统统交给了爸爸妈妈,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购买了多条红围巾,送给了西柏坡中学所有的学生、教师和中央国家机关支教队员。
那一天,是11月25日,西柏坡中学开展了《圣地红霞——爱心少年郜舒笛红围巾暖冬行动》。郜舒笛把温暖的红围巾围在弟弟妹妹的脖子上,那一刻,大操场上冉冉升起了一大片红霞,映红了革命圣地西柏坡。
图为年11月郜舒笛向西柏坡中学全体师生捐赠条红围巾
同学都清楚的听到了郜舒笛赠送红围巾时说的话:“弟弟妹妹们,我的父母也只是普通的工薪阶层,也是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才一步一步走进大城市的,他们明白希望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有多么重要,所以我也很感谢我的父母,虽然对我平时的零用钱也有所控制,但还能够义无反顾的支持我举办这次活动。这些红围巾,我一条条的挑选,害怕有次品,我想用围巾的红色温暖你们的心,也不仅希望你们在冬天照顾好身体、感受到温暖,更是希望你们能带着我的这一份祝福在以后的生活中拼搏奋进,未来让西柏坡中学以你们为荣.......”
红围巾激励和温暖了郜舒笛自己的灵魂相信也同样激励和温暖了名学生的人生,即便他年不相识,红霞飘在记忆中。
有一首老歌历久弥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爱需要培植,爱需要传播。
就在郜舒笛爸爸妈妈在西柏坡中学捐赠仰望的时候,原西柏坡学区校长常俊光已经调任古月中学任党委书记。他得知了舒笛捐书的消息,恳切的说,可否把仰望分享给古月中学的同学们。
——于是,郜舒笛的爱心故事深深感染了古月中学的同学们,在常俊光书记的邀请下,《仰望》又捐赠给了古月中学的同学们。
图为郜舒笛的爸爸妈妈向古月中学的同学们捐赠《仰望》。(摄影:魏杜娟)
——于是,郜舒笛的爱心故事和她的《仰望》走进了河北外国语学院,墨香的文字在同学们手中传阅,干净的文字浸润着同龄人的心。为他们传递一种奋力学习的力量,传播一种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的向善向上之光。
图为河北外国语学院的同学获赠《仰望》
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河北外国语学院学生读《仰望》有感摘录
□河北外国语学院德法语言学院级学生颜雯华:
曾向河北外国语学院董事长、校长孙建中教授敬赠本处女作《笛音》的小作者郜舒笛,在年3月,又出版了《仰望》一书,并再次向河北外国语学院捐赠新作。10月22日,德法语言学院副院长陈丽岩老师向德法学院的部分学子分发了《仰望》一书。《仰望》收录了郜舒笛同学在高中时期的散文和小诗,对于拥有同样经历的德法同学们,书中的故事让大家引起了共鸣。因为郜舒笛的生活经历非常丰富,阅读《仰望》的同学们又读到了许多不同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在河北外国语学院,孙建中校长曾热情地接待了郜舒笛,鼓励她要树立远大理想,不忘刻苦学习,同时要戒骄戒躁,脚踏实地,不断积累,努力创作出更好、更多人喜闻乐见的作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就像孙建中校长对郜舒笛同学的寄语,我们作为河外学子,也要树立远大理想,不忘刻苦学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河北外国语学院德法语言学院级学生卢名洋:
刚刚拿起郜舒笛同学的《仰望》这本书,我是抱着读读看的心情。随便翻到了一页,是一篇小散文,题目是《奶奶临终的唇语》,一下子就被题记“写”出了眼泪:“‘丫丫’是我的乳名,奶奶临终的唇语‘丫丫,好好学’会伴我一生……我插在奶奶坟前那朵玫红的小花,也会陪护她身边永远……”意识到郜舒笛同学也算是我的同龄人,我们会碰到同样的困难,会有一样的烦恼,但是我们看世界的眼睛又有不同,我开始认真读《仰望》这本书。第一部分的散文,有关于小时候生活的老院儿、有关于自己的家人、有关于自己的生活、有关于国家、有关于名人、有关于理想……我好像读出来一个还对世界和生活充满热情和好奇的小女孩,她对任何事情都会有自己的看法,她会把这些看法用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她的看法也总是古灵精怪。第二部分是郜舒笛同学写的小诗。“……希望这个夏天过去时,我们都能找到适宜的位置,做令自己灵魂感到愉悦的事。只因为,热爱,可抵漫长岁月……”这是郜舒笛同学在年9月还是高三备考生的时候写下的。“这个十八岁的女孩子的未来应该会做自己开心的事情吧,一想到这,就开始为她感到开心了。第三部分是关于小作者的社会实践。见证一线民警的国庆假期、在国家大剧院体验、参加西柏坡中学的红围巾暖冬行动……我在她的字里行间看出来她的各种经历和许多的感悟。也许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社会实践,见了这些不同的人们,她才会在这样的年纪有了这么多的想法吧。
□河北外国语学院德法语言学院级学生赵艺:
一次偶然的际遇下,我读到《仰望》这本书,觉得意义深刻。从这本书中我能感受到作者的内心温柔且有力量。在《热爱祖国的中国人》中她写到:“我们可能做不出像袁隆平爷爷那样卓越的贡献,我们可能不是任正非先生那样有先见之明的企业家,但我们可以做到的是牢记国家的今天,来之不易,牢记先辈的牺牲,将历史永铭心中。”这种正能量的高度爱国情怀,是我们当代青年最应该具备的品质。而在《老院儿的花儿》《奶奶临终前的唇语》《老家老宅》等作品中,我又能感受到她温柔、重情义的一面。作为中国中学生报的学生记者的郜舒笛,在书中也记录了她一次次的采访活动。跟随她的视角,我们有幸了解到国庆假期一线公安民警的辛苦工作,她把宣传正能量当成她的责任,放低姿态去感受每一个人物背后故事所带来的温度,这让我由衷为她点赞。
□河北外国语学院德法语言学院级学生崔庆怡:
“仰望”指抬头向上看,敬仰而有所期望。而郜舒笛所仰望的是什么呢?在读这本书时,我感受到,她是重情义的孩子,和所有“00后”的孩子一样,没有经历过多的坎坷,小小年纪的她,知道生而为国人,要负起国人的责任。屠呦呦、任正非等名人都对她有所启迪,使她学会,也使我学会了坚忍不拔地去实现理想,学习感恩,不忘前辈培养,不忘同代人的贡献……郜舒笛教会我更多的就是人生,精读每一部书。河北外国语学院一直倡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德法语言学院也有许多学生给学院捐赠了许多种类的图书。而她保持着对书的热爱和恭敬。所谓古人读书前先净手,方有资格触碰书籍。她写到在读书时犯过的错误,这些错误使她意识到临时抱佛脚只会让她在书籍积累方面漏洞越来越大。所以我们要认真对待每一本好书。“精读一部书,不仅能让我们在考场上如虎添翼,取得更好的成绩,能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更多的经验和本领更能让我们感恩向善,懂得承担责任.懂得坚持正义”。这是郜舒笛在这本书写道的,确实我应该反省自己在读书方面的漏洞,合理利用好班级后面书架上的书,去精读利用好每一本书。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4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