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 笛发展 >> 正文 >> 正文

今年厦门大学这个专业唯一毕业生,放弃高薪

来源:笛 时间:2024/12/8
来源:厦门晚报埙这个乐器你听说过吗埙,被誉为“音乐史上最古远的文明”,是中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距今约有年历史。它由陶土烧制而成,形状像鸡蛋,有一至六个孔。因其音色古远幽深,被古人称为“立秋之音”。经多次演变,形成了如今的哨埙、泥哨等。你一定想不到厦大居然有这个埙(含陶笛)专业而邓正虎就是这个专业的毕业生今年7月大学毕业后邓正虎签约思明区古埙演奏技艺传习中心邓正虎(左)和赵亮老师。他是目前厦门大学乃至全国高校唯一的埙(含陶笛)专业毕业生,原本可以像其他音乐系同学进大企业,获得优厚的薪酬待遇,也可以自己创业。但他毫不犹豫地签下合约,因为他希望和老师赵亮一同投身于陶埙陶笛的传承,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这样的选择让老师赵亮十分感动先来介绍一下他俩   老师姓名:赵亮职业:厦门大学艺术学院教师从教年限:18年学生姓名:邓正虎职业:思明区古埙演奏技艺传习中心教师毕业年份:年 原来只想成为演奏家后来意识到应该成为传播者   年,古埙成功申报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后被列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赵亮成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创办思明区古埙演奏技艺传习中心。年厦门大学首开埙(含陶笛)专业那年只招收一名学生报考的学生就是邓正虎当初报考埙(含陶笛)专业他只是单纯想成为演奏家但大学四年来他的想法改变了邓正虎说:赵亮老师上课时,不光教授演奏技巧,还和他探讨行业前景。“陶埙陶笛太小众了,需要更多人加入,一起推动这个行业的发展。”他说,之前觉得努力提升专业水平,做好自己就可以了,但后来他意识到,成为传播者同样重要。 跟着老师到乡村学校支教被孩子们深深触动从大三开始邓正虎跟着赵亮老师参加实践活动也开始尝试教学工作让他记忆最深刻的是,他和音乐系其他几名学生到莆田仙游一所乡村学校支教。当时赵亮老师也跟着去,和学生们一起住在条件简陋的学校宿舍。邓正虎给学生上课时,赵亮老师就在旁边听。“赵老师夸我进步很大,已经有老师的样子,他很开心。”乡村的孩子没有接触过埙和陶笛,表现出很大的兴趣,临别时依依不舍,这让邓正虎很受触动。“那是一次很好的锻炼,给了我很大的鼓励,要不断进步,到更多地方推广和传播陶埙陶笛文化。”邓正虎(左一)大一时和赵亮老师(左三)一起参加厦视春晚。赵亮老师说:邓正虎在校期间品学兼优,多次参加公益推广、支教活动,毕业后还义无反顾不求回报,放弃其他选择,成为老师的好帮手,致力于陶埙陶笛的传承推广,这让他十分感动。毕业两个多月以来,邓正虎以教学为主,目前已有二三十名学生。今年8月,学生们在一场高规格陶笛比赛中获得独奏组3个金奖、9个银奖和1个铜奖。他也和赵亮老师一起参加演出,接下去还将进校园推广。声音“陶笛属于埙的一个衍生品,我们推广陶笛的同时,也传播古埙文化。既然我们是学埙的‘珍稀动物’,就要展现出自身的价值。”——邓正虎为这样的情怀感动希望古埙文化能一直传承下去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6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