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 笛发展 >> 正文 >> 正文

三十入门四十拜师这位秦腔迷不一般

来源:笛 时间:2025/2/10
03:56秦腔,中国西北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源于西府(核心地区是陕西省宝鸡市的岐山(西岐)与凤翔(雍城))。成熟于秦。秦腔又称乱弹,流行于中国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其中以宝鸡的西府秦腔口音最为古老,保留了较多古老发音。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因为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作为国家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专业的秦腔名家外,在西安的城根小巷中,都不难看到由民间爱好者组成的“自乐班子”。本期匠心守艺栏目,我们就跟随民间戏迷李春光,听听他与秦腔的故事。12而立年迷上秦腔敲击也有大学问作为一名地道的西安人,由于李春光从小就总听父亲唱秦腔,吹笛子,算的上是耳濡目染。但一开始他只是喜欢听秦腔,直到30岁结识了隔壁村的一位老艺人,正式学习敲击后才算迷上了这门民间艺术。说到敲击的诀窍,李春光有自己的分享。首先鼓槌和腿要保证平行,这样打起来比较有力。其次,戏曲伴奏是个团队的配合。而敲击作为节奏的把控,声音一定要清晰,才能让其他乐手明确节奏和起承转合。最后,除了手上的功夫外,肚子里面一定要“积戏”。虽然敲击只是班子里的一个环节,但还是需要通过日常对于秦腔唱段、文化等多方面的积累,尽可能的吃透一段戏的内涵,才能有更好的演绎。12不惑之年频“拜师”寄愿秦人艺术得传承随着对于秦腔道路上的越钻越深,李春光更觉得秦腔的文化博大精深。虽然自己已经过了不惑之年,但追逐秦腔名家的脚步却像个孩子,拜访各种专业演员对自己进行指导。说到自己和专业人士的差距,李春光也坦言“那是非常大的”。并且很谦虚的说自己最多能把唱段唱出来,但唱不出其中的人物和感情。如果时光能够倒流,李春光愿意从小投身到戏曲的学习中,也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去了解学习秦腔,把这宝贵的传统艺术做以传承。更多与“秦人的艺术”有关的内容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71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