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学习时报
芒种前后的春城,几天都是淅淅沥沥的小雨。甬道街还是一派热闹景象,人们都不在意飘着的雨和地上的水,打着伞逛店购物,不时有人在“成春堂”铺面前和“聂耳故居”门旁避雨。 甬道街是南北走向,垂直于光华街和景星街之间,与光华街交会的北口就是“抗战胜利纪念堂”。光绪二十八年,聂耳的父亲聂鸿仪从玉溪来到昆明行医,在原云贵总督府前的官道(甬道街)租了一间铺面,开“成春堂”中药铺,楼上住人,楼下是药铺兼坐诊堂。“成春堂”在甬道街中段,坐东朝西,临街门面有两层土木结构楼房三间,北边一间挂着“成春堂”的匾,南边一间没开门窗,贴着开放时间的告示,居中一间开着两扇门,门头上挂“聂耳故居”匾。聂耳的童年时光就是在甬道街上度过的。 走进门看到的是聂耳的黑白半身像,年轻、刚毅、英俊。相片上方是“人民音乐家”五个金色大字。几乎铺满了左边的墙壁的简谱,是传唱了80多年的《义勇军进行曲》。转回身看右边的墙壁,上面展示着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名人的题词。 我一直在想:这个23岁的青年,是如何成长起来的?这么年轻,竟能迸发出这样激情昂扬催人奋进的旋律,激励几代人前赴后继地奋斗。今天,我是带着这个问题走进聂耳故居的。 正堂半身像的两侧都有通向后院的小门。跨进门看到10多平方米的小天井和左右厢房,后面的正屋已经消失,院落还保留老昆明民居“一颗印”的建筑风格。沿街三间门面的南北两间是从后面开门的,北屋是“成春堂”诊室和药铺的原貌,南屋陈列“不朽的乐章”和“生命的绝响”两个展板,展示青年聂耳的活动和成就。 看完二楼展示的“诞生与童年”,我想,聂耳的成长首先得益于家庭的教育熏陶。在聂耳4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是坚韧、豁达的母亲彭寂宽支撑起这个家。彭寂宽是傣族(花腰傣),青年时勤奋自学,经常跟着兄长读书识字,19岁与聂鸿仪结亲后,生育一女三子,聂耳是幺儿子。彭寂宽深得民族民间艺术的滋养,常唱民歌哼小调自娱、教子。给儿时的聂耳讲故事也是一面讲一面唱,让孩子从小就接受民族传统音乐的影响。鼓励和支持孩子的爱好,把几个孩子都送进洞经音乐组织“宏文学”中学习音乐。母亲艰辛劳作,让孩子们接受了比较完整的教育。聂耳6岁就读于昆明师范附属小学(初小),10岁就读于求实小学(高小),13岁就读于云南省第一联合中学,15岁考取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8岁毕业。展柜里陈列着四张泛黄的毕业证书。12年的学习教育,培养了他对音乐、戏剧、文学、美术、体育的爱好,学会了吹笛子、拉二胡、弹三弦,接触了钢琴、小提琴等。 聂耳的成长得益于党的教育培养,得益于他在党的领导下自觉投身于火热的革命斗争。年,聂耳考取云南省立第一师范,入学后接触了马克思的论著,从日记里可以看到很多摘录,其中,年10月30日的日记就写着“今天早晨我读几篇马克思的文章”等句。 年,聂耳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参加党领导的革命活动,秘密刻印资料、张贴传单等等。年逃到上海,参加反帝大同盟,积极投身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文艺活动。年4月,聂耳考入明月歌剧社,正式开始了他的艺术生涯。 年,聂耳亲历上海“一·二八”抗战,国土沦丧,民族危难,全国人民抗日救亡风起云涌。这一年,聂耳结识了共产党员、戏剧家田汉。在党组织的培养和教育下,思想觉悟不断提高。在给母亲的回信中表示:“我一向总是抱着一个正当的宗旨:‘我是为社会而生的,我不要有任何的障碍物阻止或妨害我对社会的改造,我要在这人类社会里做出伟大的事业。’”从信中可以看出,聂耳已成长为一个胸怀宽广、信念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年,由田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正式党员的聂耳,获得了新的政治生命,艺术才华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逐渐成为中国新音乐的开路先锋和反法西斯的勇士。在此后的两年中,聂耳为歌剧、话剧和电影谱写了《开路先锋》《大路歌》《前进歌》《毕业歌》《铁蹄下的歌女》等主题歌和插曲共几十首,这些通俗流畅、清新上口的旋律,传唱全国,对激发民众的抗日救亡运动起到了积极作用。 聂耳为电影《风云儿女》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谱曲是在年初,这个时期的形势十分严峻,外敌入侵,国民党反动派在追剿红军的同时,加紧了对左翼文化力量和群众抗日救亡运动的镇压。这更激发了聂耳的豪情和斗志。心潮澎湃、激情燃烧的聂耳构思了两个月,将成之际,党组织为了让聂耳避开敌人的迫害,安排他借道日本赴欧洲和苏联学习考察。《义勇军进行曲》曲谱在日本修改完成后,于5月初寄回上海,随即就在报纸上发表歌谱、灌好唱片,随着电影《风云儿女》上映正式问世。《义勇军进行曲》竟成他的绝唱! 聂耳的成长还得益于他自己与人民大众的深切感情。青少年的聂耳生活在基层的劳动者、民间艺人之中,到上海、北平后也时常去当地的演艺场、贫民区搜集素材、观看演奏,为写好歌而奔走街头、码头、工厂,对劳苦大众的悲惨生活有深刻的体验。特别是劳动人民的呼声、吼声、锣鼓声,聂耳认为是他们生命的挣扎,这是他们向敌人进攻时的冲锋号。一系列作品都反映底层人民的深重苦难和挣扎呼喊。 聂耳未进过音乐院校,因为有了对人民劳苦大众的悲悯情怀、对社会的责任感、对敌人的仇恨、对党的忠诚和信任,使他自身的音乐禀赋得到充分发挥,在短暂的23年中,创作了几十首大众化的、为群众所喜爱又具有高度艺术水平和鲜明时代精神的艺术作品,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 参观的人们一边看一边小声地哼着:“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过去,多少仁人志士就是唱着这些歌曲,冲上战场,战胜苦难;今天,我们唱着这些歌曲,踏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 走出故居,回望这三间老屋,似有一层光晕笼罩,似乎那些哼唱在放大、在回响,整幢楼都有歌声萦绕,心也为之激荡。 走出故居,惋惜之情也油然而生,只有23岁啊!激情飞扬的生命骤然殒身。如果再有10年,让他看到抗战胜利,再有15年,让他看看站起来了的新中国,一定还会有更多精彩的歌曲在中华大地上传唱。 还是门厅展板上贺敬之的《献给聂耳》说出了我们的心声:“无产阶级音乐的前驱不朽,中国人民大众的歌手永生。你的歌,是唤醒民族的号角,你的歌,筑成人民心的长城。中华腾飞,永远需要聂耳——永远需要这样的热血,这样的心灵,这样的步伐,这样的歌声!”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1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