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 笛前景 >> 正文 >> 正文

棺材一抬,世间白来唢呐一响,亲朋到来

来源:笛 时间:2023/3/27

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源远流长,古人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明了很多乐器,其中包括古琴、笛子、琵琶、编钟等通过编写曲谱演奏出动听的声音给人们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下“乐器界的流氓”——唢呐。

朝堂演兴衰,乌巷奏喜丧苍龙行空

公元3世纪,唢呐由波斯、阿拉伯一带传入中国唢呐的音色明亮,音量大,管身木制,呈圆锥形,上端装有带哨子的铜管,下端套着一个铜制的喇叭口(称作碗),所以俗称喇叭。唢呐发音高亢、嘹亮,过去多在民间的吹歌会、秧歌会、鼓乐班和地方曲艺、戏曲的伴奏中应用。经过不断发展,丰富了演奏技巧,提高了表现力,已成为一件具有特色的独奏乐器,并用于民族乐队合奏或戏曲、歌舞伴奏。

西晋时期,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第38窟中的伎乐壁画已有吹奏唢呐形象。

在明代,古籍中始有唢呐的记载。明代武将戚继光曾把唢呐用于军乐之中。在他《纪效新书·武备志》中说:“凡掌号笛,即是吹唢呐。”

明代王磐的《朝天子·咏喇叭》则是描述唢呐最好的文章:“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什么真共假?眼见得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得水尽鹅飞罢。”

明代后期,唢呐已在戏曲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用以伴奏唱腔、吹奏过场曲牌。而在以戏曲音乐为基础的民间器乐中,唢呐也成为离不开的乐器。

到了近现代,唢呐成为中国各族人民使用颇广的乐器之一。

在中国乐器界,唢呐还被赋予了一个戏称——“乐界流氓”,当然,这里的“流氓”不是贬义,反而有点戏谑、调侃的味道。这是为啥呢?首先,它能从你出生吹到送你走,正所谓“吹人生,吹人死”。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唢呐一出,谁与争锋!只要唢呐一出声,其他所有的乐器都会黯然失色,是所有的!因为论嗓门,谁都比不过它。据说,唢呐的声音频率是钢琴的两倍,音响是钢琴的四倍。

在电影《闪光少女》中,一开始,音乐系西洋乐器和民族乐器的同学们互不服气,堵在门口就开始PK,两边是斗的旗鼓相当。直到唢呐的出现,唢呐一出声,整个调子都被它带偏了到最后,就连乐器之王的钢琴,也败下阵来。

至今仍然有很多民间艺人用唢呐吹奏流行音乐,别有风味。因为这些特点,唢呐广泛存在于大家耳熟能详的影视作品中。

红高粱片段

在《红高粱》中,高亢嘹亮的唢呐一出,男主角开朗豪放的气质就扑面而来,不仅如此,唢呐是中国历史悠久、流行广泛、技巧丰富、表现力较强的民间吹管乐器。它发音开朗豪放,高亢嘹亮,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深受广大人民喜爱和欢迎的民族乐器之一,广泛应用于民间的婚、丧、嫁、娶、礼、乐、典、祭及秧歌会等仪式伴奏。

其中代表作有大家耳熟能详的《百鸟朝凤》、《抬花轿》、《一枝花》等名曲。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