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 笛前景 >> 正文 >> 正文

拜祖大典三月三,拜轩辕追寻华夏民族

来源:笛 时间:2023/6/11

轩辕黄帝,有熊国国君,年前,他一统天下,带领先民们创文字、织丝帛、定历律、制舟车、造指南,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根基,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缔造者。相传黄帝有25子,得姓者14人,分为后世各国,不断繁衍,并同其它部族相融合,逐渐形成了以华夏族为主体,由众多民族相结合的中华民族。新郑作为轩辕黄帝故里,在战国《竹书纪年》和汉代《史记》等正史中均有明确记载。

对于民族血脉和文化血脉的重视,联结着中华民族。因而拜祖大典作为一种寻根溯源的仪式,所引起的中华儿女的同根同祖同源的情绪体验、所引发的对自己民族的审视和思考以及对过去历史中民族文化的感知等,都能使人们对本民族的记忆与情感得到加强。人们正是通过拜祖大典这种文化行为,获得某种体验,形成文化记忆,这种记忆建立在集体的文化基础之上,并在变与不变之间代代传承、绵延传续。

自年(农历丙戌年)开始,原由新郑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炎黄文化旅游节”升格为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拜祖大典中的主要象征符号在以下几方面:

在历届拜祖大典中,黄色都为仪式场所的主色调。黄色在拜祖大典仪式中成为一种文化符号,意味着黄帝的功德之高与黄帝文化的厚重。

在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中,黄色处处尽显。首先在拜祖大典中,所有的参拜嘉宾都在颈上佩戴一条黄色的丝巾。

除此之外,黄色花岗岩铺成的拜祖圣道、汉白玉黄帝塑像后面的金黄色礼墙,还有在仪式第八项议程祈福中华活动中悬挂祈福牌的金黄色祈福树……这些黄色元素共同传递着黄帝文化的神韵。

在迎亲部分中,拜祖嘉宾欣赏民俗表演时所奏的音乐是以鼓声为主,加上唢呐等民族传统乐器共同演奏而成。

拜祖大典第六项议程是高唱颂歌。作为拜祖大典的主题曲,《黄帝颂》中配有编钟伴奏,乐声古老悠扬。先由儿童领唱,童音最能净化心灵,把闻者引入古老神圣的境界。之后是雄浑的大合唱,歌声振奋人心,把身为炎黄子孙的参拜者的自豪之情点燃起来。

歌曲的韵律舒缓悠扬,仿佛唤醒了尘封于血液中的中华民族悠久历史。锣鼓、笛子、编钟……这些民族传统乐器承载着历史的河流,所发出的古韵乐音将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演绎得优美动人。

拜祖大典的第五项议程是恭读拜文。历届拜祖大典的拜文的写作都非常讲究,多是四字的文言文,行文流畅,对仗工整,言简而义深。

据考证,这种独特的“仪式语言”“具有更加明显的记忆作用”,“与日常言语相比较,仪式语言的特色不仅表现在标准排比之上,表现在言语行为序列的固定性、发声的固定音量表现在音调变化的有限性之上。

据考证,这种独特的“仪式语言”“具有更加明显的记忆作用”,“与日常言语相比较,仪式语言的特色不仅表现在标准排比之上,表现在言语行为序列的固定性、发声的固定音量表现在音调变化的有限性之上。

在新郑黄帝故里景区,轩辕丘、黄帝纪念馆、黄帝像、中华文明圣火台、文化长廊、黄帝故里祠(包括轩辕桥、指南车、日晷、汉阙等景观)都具有自己的象征意义,尤其是亚洲最大的姓氏广场———中华姓氏广场,更具中国象征。中国的姓氏追根溯源,始于黄帝。传说黄帝建立了70多个“国家”,繁衍了多个姓。经过发展绵延,现在我们知道的有多个姓氏,刻在广场中的中华姓氏墙上。

无论是姓氏墙、黄帝宝鼎还是拜祖圣道,都是一种象征着根亲文化和姓氏文化的文化符号,向人们传递着认祖归宗、拜祭祖先的讯息。

寻根求源、认祖归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国社会经历了氏族、宗族、家族、家庭的漫长演变过程,“贯穿这一演变的主线是血缘的脉络”。中国人十分重视血缘的追溯,为氏族、家族、家庭和自己寻找生命的源头。

《诗经》的《大雅·生民》,就是叙述其民族始祖事迹的长诗;在《诗经·商颂·玄鸟》中,歌者颂唱了“感叹光明显赫祖”后,再次感谢祖先留传下来的农业种植方法,并愿意将酒食奉献给祖先。屈原的《离骚》,也是开篇就“上陈氏族,下列祖考”,追认祖先,流露出宗族情感。

除了文学中的记录,这种对血缘、血统的追溯和对祖先的崇拜,也通过宗庙祭祀、家谱编续、祠堂修建等仪式保留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渗透进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从市朝奔竞的游子思乡思亲,到台湾人民怀念故乡,到旅居海外的侨胞怀念祖国,再到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

背井离乡,离开出生地与居住地,甚至很难再回到故土,这种根源上的断裂带来的对故土的追忆和眷恋是历代文人都要咏唱的:

诗经·魏风·陟岵

陟彼(zhì)岵(hù)兮,瞻望父兮

陟彼屺(qǐ)兮,瞻望母兮

陟彼冈兮,瞻望兄兮

我爬到长满草木的高山上,望着父亲所在的故乡

我爬到光秃秃的高山上,望着母亲所在的故乡

我爬到高低起伏的山岗上,望着哥哥所在的故乡

以上三句是《诗经·魏风·陟岵》每章的开头,这位出门服兵役的幼弟,思念着家中的父母兄长,想着他们肯定又在叮嘱、挂念自己。这是诗歌史上最早表现思乡、思亲的作品。

再到我们都非常熟悉的,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思念着远在长安的妻子: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在中国古代血缘宗法社会的关系秩序链条上,家是国的雏形,国是家的扩大。先秦儒家典籍的思路总是以家为基础和起点,推而广之,及于国家天下。由家族的血缘伦理关系,衍生出国家的政治伦理关系,中国古代社会就此达成了家与国的统一。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屈原的《离骚》,离骚的后半部分,屈原的内心产生了“走,还是留”的冲突,觉得应该去能实现自己理想抱负的国家,还开始了想象中的远游,“路不周以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但是等到出发的那一刻,他在云端看了一眼故乡,“忽临睨夫旧乡”,还是收了心,决定以死殉国殉故乡。故乡和祖国,是屈原诗人须臾不忘、生死以之的终极情怀。

现代诗人中,将乡愁和国爱融为一体的写作多来源于留学生、台湾诗人和海外华裔诗人,留学生饱受空间距离阻隔的痛苦,而台湾与海外华人的诗歌乡愁中,则浸透了渴望民族统一的爱国意识,这些诗歌既是在思念亲人也是在思念大陆和祖国,比如余光中的名篇《乡愁》: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高准《念故乡》:

念故乡

是永恒的情人在梦里飘渺,

是生我的母亲却任我漂泊,

故乡啊,

我的故乡是中国。

……

文晓村的《想的,不愿想》既是思念家乡和母亲,也思念和母亲一样的民族和祖国。弥漫在诗歌中的是执着的回归意识。

想的,不愿想

你想的不愿想

不愿想的却常常萦绕在你的心房

儿时濯玩伊水的裸足

还是一对白白嫩嫩的小莲藕

没想到一穿上鞋子

就会去荡黄河长江的浪头

是母亲的手做的啊

那黑色的鞋

……

对家乡的思念,在更深的层次上就是对文化的孺慕。家乡的自然风景、民情风俗、历史传说、文学艺术,构成自成体系的文化传统,使生长于斯的人自小置身其中,浸润濡染。若是离开自己的家乡客居异地,人地生疏,满目异俗,总有不适,因而游子们也会从地域乡愁中滋生出更深刻的文化乡愁。

余光中回顾旅居美国的经历时曾说:

“远适异国,就算是待遇不薄,生活无忧,但在本质上始终却是一种‘文化充军’。”

所以,异乡即使安乐丰饶,游子也会感到“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余光中的《五陵少年》,把文化乡愁抒写得血脉贲张,给现代的“五陵少年”造成“英雄的幻觉”的,是光荣的祖先们的天纵豪情。这首诗表现的是历史传说和侠文化。

五陵少年

台风季,巴士峡的水族很拥挤

我的水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

黄河太冷,需要掺大量的酒精

浮动在杯底的是我的家谱

喂!再来杯高粱!

我的怒中有燧人氏,泪中有大禹

我的耳中有涿鹿的鼓声

传说祖父射落了九只太阳

有一位叔叔的名字能吓退单于

听见没有?来一瓶高粱!

《春天,遂想起》“想起”的是:

春天,遂想起

唐诗里的江南

小杜的江南

苏小小的江南

吴王越王、西施范蠡的江南

乾隆皇帝的江南

……

多莲、多菱、多螃蟹、多湖的江南

遍地垂柳的江南

杏花春雨的江南

多寺、多亭、多钟声的江南

多风筝、多燕子的江南

闻一多20年代留学美国时的《忆菊》,把“四千年的华胄名花”菊花等同于祖国,作为中心意象的“菊花”,积淀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忆菊

你不象这里的热欲的蔷薇,

那微贱的紫萝兰更比不你。

你是有历史有,有风俗花。

啊!四千年的华胄的名花呀!

你有高超的历史,你有逸雅的风俗!

台湾和海外华裔诗人乡愁主题诗歌的文化内涵,往往和家乡特定地域的自然、风景、物产、习俗联系在一起,并扩大为中华民族的风俗文化、历史文化、诗词文化、艺术文化等方面。

黄雍廉的《唐人街》,思念“扬州的驿马,长安的宫阙,殷墟仰韶的玄黄釉彩”,回响着“历史的箫声”;

唐人街

是一所港湾

专泊中国人的乡音

无须叩问客从何处来

浅黄的肤色中亮着

扬州的驿马

长安的宫阙

……

是一所永不屯兵的城堡

汇集着中国的二十四番花讯

……

是一座璀璨的浮雕

亮丽着殷墟仰韶的玄黄釉彩

烟云变幻

一如西出玉门关外的信使

海便是你的心中的丝路

孤帆远影

……

来源:“看郑州”客户端综合中国之声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5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