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网购的口琴到了,迫不及待地打开试吹。同样的牌子,感觉音质没原来的那把好,不知道是质量问题还是口艺生疏的原因。
原来那把口琴是年夏天买的。那个夏天,我初中毕业,中考成绩没够到中等师范的分数线。作为替补,由校长带着到县城参加体检。在县城,专门去了趟新华书店,看见有口琴,踌伫许久,还是买下一把,“天鹅”牌。
初中时没见过别人吹口琴,倒好有些人吹笛子。我也吹过笛子,便宜的那种,供销社的文具用品专柜有卖。竹膜经常要自己留意去找寻,父亲剖了毛竹做扁担和修箩筐时,毛竹内壁便是大张的竹膜,掲下来夹在书本里。笛膜破得快,夹在书里的竹膜很快就用完,便撕了薄纸当笛膜,吹起来更费力,声音也没那么清脆。坏了几根笛子后,我再不好意思向家要钱,便自己做。自己做的笛子音调不准,我一样吹得很开心。
但对于我,吹笛子还是太难了,六个孔要变换出许多音来,我力不从心。而口琴一个孔对一个音,简单多了,这是我最终决定买口琴的缘故。
初学时,总是记不住口琴那二十四孔所对应的音,便剪了小纸条,用浆糊贴在琴口侧面,把标在上面。那个暑假过后,我勉强吹出了《十五的月亮》。
上了高中,学到第一首歌是校歌,我就开始用口琴吹校歌。周末常一个人呆在寝室里苦练,两个月后就吹得比较流畅了。前段时间看王开岭的书,有一篇文章是关于校歌的。他感叹民国时期有一首小学的校歌歌词写得很美,让校友记忆了一辈子,直到满头银发还能唱出来,而现在许多学校没有校歌。我很自豪,虽然我高中母校地处偏僻的小县城,但也是有校歌的,还是学校老师作词、谱曲。高中毕业已经二十年,旋律还在心里面,词却只记得前面几句了。于是在高中同学QQ群里问谁能提供有简谱的校歌,高一的地理老师谭老师说,学校不唱校歌已经有十几年了,但他可以到学校的档案室找找看。谭老师教我们时才刚刚大学毕业,讲课时总带着腼腆,却很有教学艺术。
吹着口琴,我从容地度过了高中三年,没觉得学习是件紧张的事。
大学生活丰富多彩,班里玩乐器的有好几个。最时尚的是弹吉它,我学了一段时间,却学不会。口琴也有几把。隔壁寝室的庆国经常吹,一次班里的晚会上,我们合奏过《南泥湾》。庆国在我的毕业纪念册上写道:“我们是有力的竞争对手!”我一直不知道什么意思,难道是指吹口琴?现在他在余姚当老师。
毕业后来了东阳。工作的第一年很孤单,周末我常吹着口琴,想着远方的亲人和女友。
儿子出生后,忙前忙后,没心思再吹口琴,口琴慢慢地就坏了。终于有一天,妻子把口琴当垃圾扔了,至今应该有十年了吧。
现在儿子吃了饭或做完作业,会弹弹钢琴,妻子听着高兴。这天晚饭后儿子又在弹琴,我吹口琴,妻子欢喜地说:“我们家真有音乐氛围!”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