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圣杜甫,一生呕心沥血,创作出了许许多多的脍炙人口千古诗词,如他的三吏三别,那都是有历史意义,能反应出他哪个时候的社会,现象,以及民生,所以杜甫的被后世人尊称为诗圣。
而说起杜甫,我第一次读他的诗,还是在小学课本上,记得是这首:“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只是小绝而已,杜甫却写得如此工整,让人不得不佩服。
冬至将近,让人又不得不想起了杜甫最著名一首七言冬至律诗,立意高远,体现出他热爱生活的不俗。这首律诗全文如下:
小至作者·杜甫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飞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诗文的标题就以小至命名,那么小至到底是哪一天呢?在古代是指前后的一天,有的人说冬至前天,有人说冬至后的一天。不管哪天,都感觉是最临近冬至的了。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天时:是指时间和万物的的运动规律,也就是说四季变换的规律;
人事:是指人世间的事。
日相催:形容一日催一日快点结束,形容时间过得非常快。
所以这一句简单的来说大概意思是说这人世间的时间或事儿都过得非常快,所以才有了下一句“冬至阳生春又来。”而这里的“阳生”,很多人释义也是指冬至的意思。
而我觉得“阳生”应该是指白天时间长,夜里短;当冬至过后,渐渐也就是日长夜短,那么冬天就过去了,也就迎来了春天,所以诗人感叹春又来。
这起句两句都是在感叹时光流逝太快,冬至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诗人潜意识对春天一种期待与盼望。所以诗人就有了以下几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飞灰。”
刺绣:这个大家都知道,古代妇女都擅长的活儿,如今现在估计都不擅长了。
五纹:是指有五种颜色的丝线。《唐杂录》有相关记载载,说冬至后,白昼就慢慢转长,所以宫中的女工们,比起冬天时候绣的一些线,要多出许多。古代时候,他们也没有什么工具去记录时间长短,但是通过这就很明了。
葭:是指刚生长起来的芦苇苗子;葭也指葭灰,葭莩之灰。做过笛子的都知道,笛子能吹响,需要一种竹子的内壁的薄膜,而葭莩是却是指芦苇杆中内壁的薄膜。
葭灰在古代还有更深层的意思,指远方的亲戚,因为太远了,所以有一句话叫远亲不如近邻,所以也喻是亲戚的关系渐渐疏远了。
所以古人们都会芦苇的内壁薄膜烧成灰,把这个灰置于律管中,放进不通风的密室内,以此来通晓天气的气候。
这个东西也很神奇,比喻某一气候一到来,这个律管中的葭灰就会飞出来,所以农民百姓都明白,是节候到了,该干嘛就要干嘛去了。
所以知道以上的意思,就不难理解杜甫这首诗的第二行了。大概意思是承上启下来说的,冬去春来,那些刺绣的妇女们啊,就开始忙活了,天气变暖,也不冷,而且白天时长。
刺绣的妇女们惊喜,可以抢着把冬天没能完成的任务都完成了。而吹动的律管,也都到了葭灰飞出来的时候。而这句对仗非常工整,动词对动词,名词对名词,量词对量词,一刺一吹,一添一动,五对六,工整至极。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岸容:这词用的也很好,很新鲜,是指河岸的容貌。提及河岸的容貌,大家自然会联想到柳。
待腊:等待腊月后。
舒柳:这词用的也非常好,微风拂柳很舒服样子,却不见风,只用一个舒字,却将微风拂柳之意写尽了。而舒更有舒张之意,春来柳发芽,长出了柳芽。
山意:对仗岸容。一意一容。河岸的容貌,山的意象、意志。
冲寒:冲破寒冷之气。
放梅:梅花盛开之意。
杜甫这首律诗第三行写景的,写的非常美。你看河岸的容貌待腊月过去后,那些杨柳就会开始发芽,长出绿丝绦,让春风吹拂着,看着让人顿觉春意嫣然,舒畅之美油然而生。
你看那座山,它的意志很坚,定会冲散寒气,让梅花在山中怒放,盛开。多美的景象,却被杜甫14个字描绘出来了。这景象却形容的十分动容,就像把活生生的景象此时画在了窗前,或是跃然纸上。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云物:这里是指景物。云物,还指云的色彩,以及云彩。
不殊:没有什么区别,形容一样。
乡国异:接上句的理解,跟故乡没有什么区别。没感觉到异乡没有故乡美。这里是体现出了诗人杜甫爱生活,爱国,爱异乡,更爱故乡的体现。以及随遇而安的心态,入乡随俗。
且覆:将杯子倒过来,这里形容倒酒的意思。
这句大概意思是说,诗人虽然处在异乡,却也能发现异乡的美,感觉异乡的美跟故乡美,没有什么区别。竟然在异乡也感觉到是在故乡,那么好的美景,那么好的心情,当然要饮酒作诗啊。
如是杜甫就叫自己的儿子为自己倒酒,把酒都倒满,与儿子一起畅饮。所以说这首律诗,结尾也十分出彩,更能体现出诗人热爱生活,热爱家园,热爱国家的情怀在里面,立意高远。
诗人并没有因为国家在打仗,迫使老百姓们都远走他乡而十分苦恼愤怒。而诗人多的是对异乡风景的赞美,这种情怀是值得歌颂的,值得赞扬。
第一行交代了时间气候,第二行是诗人的联想冬至后妇女们开始辛忙,也就是写事,第三行却描写了春的景象,景物。第四行却写的是情怀。
杜甫这首小至七言律诗是在唐代宗大历元年(公元年)于夔州所作的,那时杜甫没有颠沛流离的困扰,生活相对比较安逸,心情自然也舒畅。这也是杜甫临近晚年所作的诗,54岁,4年后杜甫就去世了。
这首律诗,一环扣一环最终将诗人的情怀落尾处与酒一饮而尽,让人读完心胸舒畅,美极了,也想煮酒一杯,来一首冬律诗。
步韵杜甫小至赋冬至作者·高国启匆寒冬至日长灰,乍冷窗关独饮杯。欲写诗文长俯视,怕停笔墨腹中催。园林木短山空去,巷道楼高鸟绝回。武汉繁华终不减,郊区已是满商魁。摘自高国启《园林新集》第四十四章
列位看完了杜甫的律诗,又看完了我的律诗,有没有兴趣的也步韵一首律诗让在下欣赏下?欢迎大家踊跃歌咏冬至,有留言必回!
文/启路文学高国启/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