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 笛资源 >> 正文 >> 正文

赵嘏诗歌鉴赏寒塘被后人借鉴,长安秋

来源:笛 时间:2023/3/29

本文乃作者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赵嘏(一约),字承若排行二十二。楚州山阳(今江苏淮阴)人。会昌四年()进士及第。宣宗大中六年()左右,入仕为渭南(今属快西)尉,有《洞南集》。赵报诗以七律为突出,清圈熟练,时有警句。他的《寒塘》,艺术手法高超,被后人借鉴;《长安秋望》表达了诗人思乡和归隐的心情,有名句传诵不息。

赵嘏

寒塘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寒塘

此诗写作者旅居他乡,秋日清晨到水塘梳洗,忽见秋色,引发思乡之情,又见北雁南飞,更触动愁肠。全诗以逐层深入的手法表达了诗人浓重的羁旅之情和乡井之思。首句“晓发梳临水”,一“晓”字表明诗人长夜难眠,故早起梳洗,此为一层“旅愁”。又因离家在外,没有铜镜照面,只好以水为镜,羁旅生活之艰苦,此为二层“旅愁”。“寒塘坐见秋”句,秋季是令人伤怀的时节。“悲秋”是从战国宋玉开始形成的中国文人心理状态,诗人更是善于触景伤情之人,此为第三层愁。

秋日水塘

面对池塘之水,形影相吊,孤寂难耐,此为第四层愁。何况塘水又是“寒”冷的。寒的天气,寒的水,寒的心情,这是第五层愁。第三句“乡心正无限”,正式点出这旅愁的主体是思乡之心切,此为六层愁。这愁无法衡量,是“无限”的,绝非一般“乡心”可比,此为七层愁。尾句“一雁过南楼”,北雁南飞,雁归而人未归,人不如雁,此为八层愁。

北雁南飞

而归雁又非群雁,只是一只孤雁,更显得孤单凄楚,更使孤身只影流落他乡的诗人伤怀。此为第九层旅愁。这首仅20字的五绝,写出九层愁苦“乡心”,这种层层深入的写法,把背井离乡之人的苦况和悲凉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艺术效果极佳,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诗的尾句:“一雁过南楼”,作者采取的是“以景结情”的艺术手法,十分高妙。此句看似写景,实为写情,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含蓄隽永,意味无穷,向被评者称赏,也被后人借鉴。宋代词人陈允平《塞垣春》中的“渐一声雁过南楼也,更细雨,时飘洒”,便是从此句演化而来。

孤雁

长安秋望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阀动高秋。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面冠学楚囚。

长安秋望

①拂曙:拂晓,天刚亮。②汉家宫圆:这里指唐代的楼阁宫殿等建筑。③渚:水中的小块陆地。④鲈鱼:据《晋书·张翰传》载:张翰因秋风起而想起故乡鲈鱼等美味,便毅然辞宫归隐,后来便以此典故表达思乡归隐之情。⑤南冠:据《左传·成公九年》载:春秋时,楚人钟仪为郑国所俘,押送晋国,晋君视察时发现他,便问主事者:“那个戴南方帽子被囚的是什么人?”回答说:“郑人所献楚囚也。”后来“南冠”、“楚囚”便成为囚犯的代称。本诗是赵根的成名之作。它通过对长安秋光秋色的描写,寄寓了诗人思乡归隐的情怀。

首联从宏观落笔写长安全景。在一个深秋的拂晓,诗人登高远望,只见天空云雾缓缓流动,显得格外凄清,映衬得这座皇都古城雄伟壮观,那宫殿楼阁,好像在深秋高空中活动着。“汉家宫阙”,指唐朝宫殿楼阁。不说“唐朝”而说“汉家”,是唐代诗人常用的“以汉喻唐”的手法。此四字点出题中的“长安”,并显示出悠久庄严之气气;“高秋”点出题中的“秋望”;“凄清”,既是景物特色,也是诗人心境特色,为全诗定下了基调。因此,我们说首联既是写景点题,也是为全诗定调。

登高远望

颔联是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写近景。残星点点,北来的大雁成行,显得天空高远清寒。在这北国深秋静穆的清晨,忽然传来了一阵悠扬的笛声。寻声探望,原来有一人斜倚楼头,悠然地吹奏着横笛。这人物,这曲调,为长安秋晨风物增添了无限情韵。此联写得不仅意境高远,特色鲜明,而且韵味悠然。此联审美价值极高,为历来传诵的名句。同时代的大诗人杜牧对此联十分叹赏,并因此称诗人为“赵倚楼”(详见《唐诗纪事》卷五十六)。

吹横笛

颈联是微观细察,写得极为工致,相当于现代电影的特写镜头。那紫色的菊花才开一半,却十分艳丽动人。这丛丛秋菊在竹篱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高雅闲静;那曲江池中的莲花,一朵朵都脱落了红色的花瓣,只留下一些枯荷败叶,好似美丽的少女脱掉红艳衣衫,十分难堪,显出满面愁容。菊开荷落,本为深秋时节景物特点,但诗人以拟人手法,移情入景,不但把景物写得活灵活现,情味十足,而且也暗示出极深的人生哲理。

紫色菊花

竹篱旁的秋菊,清静闲雅,不禁使人联想到陶渊明这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逸诗人。红莲凋谢,也知发愁,又会使人想到人生易老,少华几时也会使人想到花有盛衰开落,人有穷达荣辱的人生哲理。这就形象而婉曲地表达了诗人的生活情趣和生活态度,同时也水到渠成地引出了尾联。

尾联抒怀,表达了诗人思乡和归隐的心情。诗人不是直露地抒写胸臆,而是借用张翰和钟仪的故事表明自己心迹。这种使典用事的艺术手法,使诗人的心情表达得丰富深刻,委婉含蓄。此诗内容泛泛,格调不高,但艺术性较强。诗为近体七律,平仄有序,声韵和美,对仗工稳。中间两联写景工妙,并有名句传诵不息。

参考资料

《寒塘》《长安秋望》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2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