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 笛优势 >> 正文 >> 正文

古代私家蓄养伎乐之风兴盛,家班经营模式有

来源:笛 时间:2024/9/15

戏曲,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改进。而戏班因为戏曲的存在而存在,一个戏曲的发展需要一个好的戏班的运行。

我国古代开始私家蓄养伎乐,在唐代以前,家乐皆为女伎、女乐。春秋时期,女乐盛行。

到秦汉时期,私家蓄养伎乐之风已成为一种风气,不仅豪门贵族蓄养家伎,就连家境富裕的平民以及某些儒士也开始蓄养家乐。

导致豪门权贵淫侈过度,无有等秩。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南朝,齐武帝设立制度,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唐代,家乐有了新的发展。设立教坊,吸收民间散乐,使得家乐在演出内容和人员构成上都发生了变化。在唐代,男优进入了家乐的行列,同时杂戏也成为了家乐演出的内容。

家乐中杂戏的融入,为以后家班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来到宋代,宋杂剧已成为当时人们的重要娱乐方式,不管在乡村、城市中的瓦肆勾栏中,还是宫廷或者深宅大院,都相当活跃。

而且还形成了以此为主要职业的戏班,培养了大量的优秀杂剧艺人。同时家乐之风在仕宦豪门中依然盛行。

在宋初,部分官僚权贵的家乐演出内容已经开始加入宋杂剧,家乐已经开始慢慢走向戏剧舞台。

到南宋,部分童伶学习演出南戏,成为组成家班的一种方式,这种蓄养“习学歌唱、戏舞”的童伶家班曾一度活跃于南宋时期。

到宋元易代之时,宗室贵族惨遭屠杀,家乐戏班随之解散,为了生存,童伶家班开始在民间重操旧业,并流行开来,成为梨园戏的三大流派之一。

至元代,异族入主中原,在整个元代,文人们在社会地位上以及经济实力上都比不上从前,已不能负担起蓄养一批戏班的能力,而能养得起戏班的文人并不多见。

由于缺乏文人们在的推力,导致家班在元代难以繁荣兴旺,但也有记载元代家乐二十余副,其中,样梓、顾阿英等人的家乐可能演出杂剧。

进入明代,家班的发展曾一度暂时中断过,原因有四点,其一,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排斥或贬低戏曲。二,为整顿吏治,朝廷严禁奴仆的买卖。

其三,为强调士人的道德品质,德行有污点的士人很难入仕;其四,由于当时战乱才结束,正处于修生养息的时期,社会还没有能力承担家乐盛行的经济基础。

晚明时期,在万历、天启、崇祯三朝,家班发展迅速,在四个地区发展最为兴盛:一、苏州府及周边地区,可谓是晚明时期家班的大本营,由于物产丰富和经济发展繁荣,为文化娱乐活动提供了很好的经济基础。

南京地区,在晚明时期,是家班的另一个中心点。南京的家班主要分为三类:其一,贵族士绅的家班,如马世英家班、范景文家班等。

其二,商贾的家班,如吴琨家班、汪宗孝家班。其三,曲中伎家为招揽客人而成立的班子。

至清代,由于朝代的更迭,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许多文人士人在政治和经济上都受到打压,大量的家班随着明朝的灭亡而消失。

清朝初期,虽然蓄养家班的风气有所衰退,但还是有不少前朝文人新朝贵族置办家班。

康乾年间,蓄养戏班成为了上层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此时,家班发展最兴盛的有两个地区:

一、扬州,作为清代家班发展很繁荣的地区,因为其地理优势和商业文化发展卓越,家班的数量较多,有记载的大约一百四十几副。

到乾嘉年间,家班的发展开始日渐衰落,嘉庆十三年,再次颁布禁止令,禁止各地官员将士蓄养家伶,容留戏班。

到光绪年间,蓄养家班的官僚更是少之又少,只有少数商人士绅自备戏班。由于数量太少,优秀的演员、剧目、名班寥寥无几,因此,慢慢地随着时代的变迁,家班的历史终结于此。

01组织结构

家班在明清时期发展迅速,遍布地区广阔,所以家班的内部结构已经完善。家班最基本的内部组成部分主要有三个:家班主人、教习、家伶。除此之外还有管班的和杂务。

一、家班主人

家班主人是家班的投资者和拥有者,在班中有绝对的权威。一个家班是否能发展好,以及能否持续地发展下去,主要看家班主人的审美情趣、艺术才能以及家班主人追求什么。

明清时期的家班主人大致可以分为几类:一、文人士大夫,如沈龄、冒襄、张岱、李渔、钱岱、曹寅等;二、武官,如谭纶、吴三桂、刘泽清等。

三、商人,如清初山西米商亢氏、山东盐商胡氏、乾隆嘉庆年间的扬州盐商江春、广东李氏等。四、其他,如艺妓、僧人等。

但在以上四类中,文人的比例是最大的,部分武官,可以认为文人士大夫是家班主人的主要群体。

因为蓄养家班不仅需要经济能力的支撑,同时还需要具备以下才能:一、妙解音律;二、擅长编改剧本,因为不少家班主人的作品流传至今。

如沈龄的《四节记》、许自昌的《百花亭》、沈璟的《义侠记》等;三、穿拉弹唱,样样精通,四、谙熟歌唱和表演规范、技巧,能亲自传授技艺,如张岱、冒襄、顾大典等;五、长于导戏;六、善于表演,能亲自登台献艺;七、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如李渔、沈璟等都有戏曲论著传世。

二、教习

教习,就是家班的教师。根据资料显示,虽不少家班主人会亲自指导家伶,皆能教戏,但大多数的家班还是会请教师。

大多数家班都会配备一至两名教师,包括清曲师和出身戏界的名伶。如钱岱家班教师有二人,旧伶沈娘娘和薛太太。

三、家伶

伶人是家班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在家班中扮演不同的脚色,在明清时期,家班的脚色配置有些许的变化。

明清时期家班的家伶人数配备大致在十二至二十四人左右。根据家班规模大小不同,人数也有所不同。

鼓师、琴师和笛箫手是家班中场面必配备之人。家班有六个场面:鼓板、弦子、笛、笙、大锣、小锣。如果家班规模较大,配置的人数固然更多,

02演出方式

在明清时期,家班的演出活动繁多,作为有自娱和交际功能的家班,一般都有专门的演出场所,其演出地点相对比较保守的、封闭性的,会根据家班主人的需要在不同场所进行演出,所以演出场地没有局限。

对于家班的演出方式也是多样性的,有时独班演出,有时与其他家班联合演出,有时与职业戏班打对台,有时与职业戏班名角、有名的串客同台献艺。可根据演出的观众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演出方式。

一、观众是自家人或好友来访

由于演出时在自家庭院,演出的目的是自娱消遣或表达好友的欢迎以及爱重。

自己采取的演出方式为自家家班独班演出。对自家人演出,场所、内容、方式都比较随意,但对好友来访的家班演出方式,方方面面都会根据客人的喜好和心情去认真对待。

二、家班外借或送戏他宅

这种演出往往是一种人情往来,演出方式多为与其他家班联合演出。

三、在曲宴上献艺

曲宴,是指某名士显宦做东,举办以欣赏戏曲演出和竞赛诗文的宴会。这种演出方式多需要与职业戏班名角或串客同台献艺。其目的是为宴会助兴。

由于家班主人多是文人,而文人自古广爱结交。所以出席这类聚会是频繁的,再加上明清之际,这样的曲宴非常盛行,所以家班时常会参与曲宴。

四、曲会竞技赛

是一类以清唱和演戏为主的竞技赛。虎丘曲会是由民间组织,嘉靖年间举行的,规模宏大,高手如云。此种演出方式多为与职业戏班打对台。

03经济情况

家班区别于民间职业戏班的最大特点在于,是由私人蓄养,其目的是自娱,所以家班从整体来说,更多的是支出的部分。主要支出为伶人的购买、家班的服装道具配置、教习的薪资。

对于家班演员们的日常生活所需,如胭脂粉黛、首饰等,开销也不小。除岁底的费用外,每月还有月费。由指定的领班分配。

教习的报酬也是家班的支出,明清时期,大多教习都才艺过人,深受家班主人的尊重,故给出的酬劳也是十分丰厚的,一年的酬劳可高达两。

此之外,家班教习还常得到格外的奖金,除以上开支,如家班要在演出时需要大制作,其开销也是很巨大的。

04结语

上述分析可知,家班的核心是家班主人,由他管理着家班的一切事物,如人员配置、演出方式、演员培训等。

班中一切事物均由家班主人说了算,总的来说,家班主人是家班的所有者和经营者,这种经营模式将所有权利集中在班主身上。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6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