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 笛介绍 >> 正文 >> 正文

历史国家宝藏沉睡近九千年的中华第

来源:笛 时间:2022/11/5

xiàrìzhīgē

.~..

贾湖骨笛

镇馆之宝新解

黄帝发明车弩炊灶,嫘祖发明布衣丝绸,仓颉造字。但伶伦制乐的故事,你可能还没有听说吧。

远古时代,伶伦是黄帝主持祭祀的乐官。他一直在思考如何制作和谐好听的音乐。有一天,伶伦来到凤岭,躺下来休息思考,听见树上传来一阵美妙的鸟鸣声。伶伦仔细一看,树上有两只凤凰正在鸣叫,声音高昂的是凤,声音柔和的是凰。凤凰交替鸣叫各六声,再合叫。一对走后,再来一对。

从此,伶伦发明了十二音律。音律实际上就是声音从低到高的变化规律。人们把八度音高分成12个单位,也就是12个半音。有了音律,伶伦发明了6个音孔的竹笛,能吹奏出优美和谐的曲子。

年秋天的一天,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村,一位小学老师在和学生平整土地时,发现了一些石斧和陶片之类的东西,并将它们送交到文物部门。“中国20世纪项考古大发现”的贾湖遗址从此发现,贾湖骨笛也就成了河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这支骨笛已经在地下沉睡了近年,比发现古埃及的最早古笛还要早年,比伶伦还要早多年。之所以成为国家宝藏,还不仅仅是因为年之久。

贾湖骨笛用鹤类尺骨制成。鸟类的尺骨薄壁中空,内壁均匀细腻,切除两端骨关节后,就是一个极好的发音管,适合做笛子。贾湖骨笛有非常精准的打孔技术,音孔距离十分精准。有些笛子还有用于设计的符号,用于控制音高。可以推断,贾湖骨笛是用来演奏音乐的,很多其他古笛是拿来狩猎的。

出土的贾湖骨笛有好多种。我们要说的这支,全长23.1厘米,笛身上分布7个音孔,孔径0.35厘米,呈棕黄色。经测音,骨笛不仅已经具备音阶结构,而且还能够演奏传统的五声或七声调式的乐曲,堪称“中华第一笛”。

我们都知道,在简谱中记为“”的7个音符,其唱名为“DoReMiFaSoLaSi”。这七个音中,Mi和Fa之间、Si和高音Do之间差一个半音,而其他任何两个相邻的音符之间则差一个全音。一般人都能分辨半音。如果在全音之间插入一个半音,那么你会理解,钢琴上总是7个白键和5个黑键组成一组音阶。

余年前的《管子》告诉我们如何获得“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的科学办法,他们可是中国古乐基本音阶,同西方七音有别。因此很多中国民歌不用七声,只用五声。著名的《跑马溜溜的山上》《茉莉花》《满江红》都是五声音阶。用五声音阶的很多民歌不但韵味悠远、魅力四射,而且也具有民族特色。

这支保存最为完好的贾湖骨笛,不但能演奏五声民歌,还能演奏七声情歌,更是体现了笛主人的细心珍爱和保护,还隐藏着华夏先民对音程、音分、音阶的精确理解。神奇的自然给了我们辨别12个半音的能力,也给与了我们辨别不同音色的能力,这就是为什么交响乐能表达人们斗争、思考、喧闹、凯旋等复杂情感的原因。

来源:中国科普网

作者:张文虎

绘图:韩建南

编辑:毛梦囡

审核:王飞

识别以下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