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 笛介绍 >> 正文 >> 正文

笛声飘向远方

来源:笛 时间:2022/12/11

峥嵘70载,举国欢庆。天安门前,军乐铿锵……

解放军联合军乐团长笛手杨东龙手指敲打笛键,一次一次均匀地呼气、吸气,吹奏出明快的旋律。

杨东龙知道,有双温情的眼睛一直在凝望着他。他在心里默喊了一声“妈妈”,泪水伴着隆隆的轰鸣声悄然滑下。笛声清脆,演奏依旧。

从军12年,杨东龙先后3次入选解放军联合军乐团,3次参加阅兵。这样的荣光,可惜母亲已经看不到了。他也不敢肯定,这份荣光能否换来父亲的理解。

父亲是个有着军人情怀的木匠,年轻时做梦都想当个侦察兵,读初中时甚至逃学去打探征兵的消息。可是因为家境贫寒,父亲打小就挑起了在生产队挣工分、补贴家用的重担,最终也没能圆梦。因此,父亲更希望杨东龙当个侦察兵。可杨东龙却选择了个“吹吹打打”的岗位——旅里业余军乐队里的长笛手。父亲埋怨他不务正业,入伍两年一个电话也没打过。倒是母亲隔三差五打电话来鼓励他勇敢逐梦:“吹长笛也能当个好兵!”

当兵第2年,杨东龙以基层业余长笛手的身份入选解放军联合军乐团,参加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阅兵一结束,杨东龙便打电话把受阅的事情告诉了母亲。母亲围裙都没来得及解,就跑出家门,逢人便讲儿子在北京参加阅兵,好不欢喜,那份荣耀在荆楚深处的小山村里闪闪发光。父亲却一整天没出门,不停地抽闷烟,“这个不听话的显培(杨东龙的乳名),即便是参加阅兵,也应该端着钢枪或驾驶战车接受检阅,吹个破笛子算个啥”。为此,父母争吵了一番,半个月没说话。

那时候的母亲已患重疾,身体越来越虚弱,打电话给杨东龙时强撑着语调只说一切都好,患病的事却只字不提。后来,杨东龙得知母亲因病去世,他向着母亲的方向伏地痛哭,强忍着悲痛圆满完成了任务。

那天,秋风萧瑟,休假归来的杨东龙扑在母亲的坟上,任凭他怎么呼喊,也没有一声应答。小时候受了挫折的杨东龙在母亲怀里,总能收获无尽的勇气。但这次,他连从坟前站起来都万分吃力。胸前金灿灿的军功章发出清脆的碰撞声,倾诉着他对母亲无尽的思念。

从参军入伍到一次次接受大项任务考验,母亲一直是杨东龙追求梦想的坚强后盾。一次受阅,终身荣光。有了第一次受阅经历后,杨东龙抽空就会把自己的训练心得讲给战友们听:“苦练是唯一的选择。”为了保证持笛的稳定性,杨东龙像据枪一样往长笛上挂水壶、吊砖头,一天训练结束,胳膊累得抬不起来,手抖得拿不住筷子。可比起身体的酸楚,更让他头疼的是背记乐谱,56首曲目、个音符……阅兵曲目演奏必须保证音符一个不错、音准一个不偏、节奏一点不差。

年,杨东龙再次入选解放军联合军乐团,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有过受阅经验的他,自我要求更严格。高温酷暑中,他在训练场一站至少5个小时,背记、演奏曲目上百首。训练之余,他坚持每天挤出时间写日记,用一篇篇日记寄托对母亲的哀悼和思念——“参加阅兵来不得半点退缩,残酷的淘汰机制,逼着我们拼尽全力和时间赛跑、同战友比拼……”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盛典的最后一个曲目是《歌唱祖国》。当杨东龙用最深情、最投入的状态完成演奏时,已是泪流满面。“哦!妈妈——”杨东龙在心里默喊着,这声音分明穿过欢呼的人群,越过万水千山,飞向了母亲安睡的那个山坡。

那一刻,杨东龙还不知道,他远在千里之外的父亲给他发了一条短信:显培,你是好样的。吹长笛,也是个好兵!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