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医药文化发祥最早的国家之一,从文明的曙光在天幕上耀映亚细亚大地之时,遍及神州大地的簇簇史前文化篝火,由点到面连接起来,形成燎原之势,逐渐的融化在文明时代的光华之中。
“中医”是个专用名词,它的“中”字显然是为了区别“西医”的“西”字。因此,大家理解的“中医”是指传统中国医学或中国大夫。不过认真求实地考证一下,这个“中医”之“中”,本来的意思根本就不是指中国呢!
西汉开始有“中医”的说法,若“中”不指中国,究竟何意呢?中国最早认识尤物的思想基础,来源于《易经》,将世界一切事物均纳入阴阳的轨道,对后世的哲学、社会、堪舆、天文、地理、医学……都具有重要和直接的影响。
因此中国古代的医学理论认为,人体的阴阳保持中和才会取得平衡不会生病。若阴阳失衡,则疾病必来。中医大夫有“持中守一而医百病”的说法,意即身体若无阳燥,又不阴虚,一直保持中和之气,会百病全无。所以“尚中”和“中和”是中医之“中”的真正含义。
人们看病治病医院,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在养生时就以西医为主。
我们在看西医的时候经常会听到大夫说阳气,湿气,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先来了解一下阳气、湿气?阳气是中国人特有的一个概念。
我国传统医学认为,阳气是指人的身体所具有的能量。人的一生就是阳气伴随的一生。
中医理论认为,阳气具有防御、温煦、推动、固摄和气化作用。
《黄帝内经》认为阳气可起到“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的作用。
人的生命活动一刻离不开阳气,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
明代名医张景岳也说:“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至此一息真阳。阳强则寿,阳衰则夭。”
由此可见,阳气足,人则长寿;阳气衰,人则短命。阳气对人体的重要意义,堪比太阳对自然界的重要性。人从外界摄入物质,这些物质所储存的能量,会转化为人体所需要的能量。
简单地说,阳气就是人体的能量水平。一个阳气充足的人,身体是强壮健康的;而一个阳气不足的人,在生活中就会经常生病,体质也比较虚弱。
湿气
在中医理论中,当自然界气候异常变化,或人体抗病能力下降时,风、寒、暑、湿、燥、火则成为六淫邪气而伤害人体,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其中湿气就是一种。
中医认为自然界中气候潮湿、食肉等是湿气的来源。通俗讲湿气重的人,常出现以沉重感以及附着难移为特征的临床表现,如头身困重、四肢酸楚沉重等。此外,还易呈现分泌物和排泄物黏滞不爽的特征,比如大便排泄不爽,小便滞涩不畅以及汗出而黏、口黏等症状。湿邪有往下走的趋势,因此在湿邪致病的时候,往往易伤及人体下部,如水肿、湿疹、脚气等病以下肢多见。
有些人说早上洗澡容易灭阳气,晚上洗澡容易生湿气,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俗话说:“早上洗澡灭阳气,晚上洗澡生湿气”,那什么时间洗澡好因为早上是人体阳气生发的时候,本来就很弱,如果此时洗澡,稍不注意的话,就会伤了阳气,洗澡时毛孔全部打开,,容易阳气外泄。
所以,水温一定不能太低,最好控制在40~43℃,还可防止感冒。此外,避免洗澡的时间过长,时间长头部血液供应相对减少,易导致脑缺血而发生意外。
如果你长时间使用冷水洗澡的话,是有可能会损伤阳气,早晨用热水洗澡一般也并不会损伤阳气的,需要自己控制好水温,而且洗完之后需要立刻擦干净,穿够衣服,保证别受凉就行,如果你不能够保证不受凉,那就尽量不要在早上洗澡,否则长时间受凉就是有可能会损伤阳气的。
晚上正常的洗澡不会引起身体的湿气重,但是晚上洗澡如果将头淋湿,头发是湿的,要把头吹干之后再进行睡眠。
如果经常的在晚上洗澡,并且头总是湿的,会增加头部湿气困重的表现,久而久之有可能风气入络,风气上行于头目,会出现头部疼痛、头晕的反复发作,所以这是需要注意的,也就是入睡之前要将头吹干。
但是每天晚上的洗澡,对外湿的形成没有非常大的影响。
洗澡最佳的时间,一般晚上睡觉前2小时内洗澡比较好,可以助睡眠。早上需要适当运动后再洗澡,可保证一天精力充沛,因为这时洗澡可以使全身肌肉放松,血管扩张,消除疲劳。
早上的时候洗澡,建议先适当运动后再洗澡,可以使全身的脏器机能迅速的振奋起来,保证一天都精力充沛。避免饥饿时洗澡,因为饥饿时洗澡容易引起缺氧,全身的血管扩张,有时引起血压下降,同时对胃不好。饱腹后马上洗澡,同样也不利于身体健康。
一般情况下,洗澡后应尽快把身体表面的水分擦干,避免因自然蒸发降低体温,以免引起身体不适。不建议用温度过低的水洗澡,可能引发体表毛细血管急剧收缩,导致周身不适,洗澡完可以适当喝温开水,提高免疫力,防治感冒。
小笛美食记daaa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