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北京冬奥会已经圆满结束,2月20日晚上迎来了闭幕式,很多人都带着不舍的心情看的,闭幕式上的很多场景一度让国人破防泪目。其中,关于“折柳送别”的场景,你知道到底是什么意思吗?下面我们通过诗词一起来了解吧!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隋佚名《送别诗》
杨柳青青,枝叶垂到了地上。杨花漫漫,在空中纷乱地飞舞。送别的时候眼里的柳条折尽,柳絮飞绝。请问远行的人什么时候回来呢?
这首出自隋朝的《送别》,其作者已无法考证,然而诗中诗借柳条、杨花的物象寄寓惜别、盼归的深情,凄婉动人,流传至今。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春风吹起柳絮酒店满屋飘香,侍女捧出美酒,劝我细细品尝。金陵年轻朋友纷纷赶来相送。欲走还留之间,各自畅饮悲欢。请你问问东流江水,离情别意与它比谁短谁长?
李白这首《金陵酒肆留别》,全诗热情洋溢,反映了李白与金陵友人的深厚友谊及其豪放性格;流畅明快,自然天成,清新俊逸,情韵悠长,尤其结尾两句,兼用拟人、比喻、对比、反问等手法,构思新颖奇特,有强烈的感染力。
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唐罗隐《柳》
晴和的春日,灞水桥边,一批又一批的离人送别。他们别情依依,不胜春意缠绵。风中飘飞的柳絮漂泊无定,缠绵的柳条使出浑身解数想要留住离别客人。
诗人以“飞絮无定”,暗喻这种女子自身的命运归宿都掌握不了,又以“垂丝绊路人”,指出她们不能、也不懂得那些过路客人的心情,用缠绵的情丝是留不住的。
这首诗句句赋柳,而句句比人,暗喻贴切,用意明显,同时由比而兴,引出议论。所以赋柳,喻人,描写,议论,笔到意到,浑然融合,发人兴味。在唐人咏柳绝句中,亦自独具一格。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唐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五月的天山仍是满山飘雪,只有凛冽的寒气,根本看不见花草。只有在笛声《折杨柳》曲中才能想象到春光,而现实中从来就没有见过春天。
战士们白天在金鼓声中与敌人进行殊死的战斗,晚上却是抱着马鞍睡觉。但愿腰间悬挂的宝剑,能够早日平定边疆,为国立功。
“笛中闻折柳”。春天在边疆是看不到的,人们只能从笛曲之中去感受,去回味。《折杨柳》为乐府横吹曲,多写行客的愁苦。在这里,诗人写“闻折柳”,当亦包含着一层苍凉寒苦的情调。他是借听笛来渲染烘托这种气氛的。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唐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扬子江边杨柳青青春意正浓,漫天飞扬的杨花使渡江之人非常的愁烦。微风轻拂,笛声幽咽,离亭渐渐染上暮色,你就要南下潇湘我却奔向西秦。
诗人通过江头春色、杨花柳丝、离亭宴饯、风笛暮霭等一系列的物象情景进行反复渲染,结句的截然而止,更显示出分手握别的黯然神伤,天各一方的无限愁绪,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乃至在这漫长旅程中的无边寂寞,都在不言中得到充分表达。“君”、“我”对举,“向”字重出,更使得这句诗增添了咏叹的情味。
小结:古人分别时要折柳相送,这是当时一种很流行的民间习俗,尤其是在文人墨客中,成为一种时尚。柳丝飘飘摇摇,饶有缠绵依恋的情态,早在《诗经》中,已将杨柳与惜别联系起来:《小雅·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历代传诵,脍炙人口。
古人赠柳,寓意有二:①柳树和其他树木相比,其特点是“随地可活”,这正可以拿来祝愿远别的人,到了异地后,随遇而安,能够很快地融入当地的人群中,一切顺遂。而纤柔细软的柳丝则象征着情意绵绵;这一说法便有了深刻的哲理性和更高的文化品味。②“柳”,又与“留”谐音,故折柳赠别以寓挽留之意,从汉代以来便成为一种风俗。诗友们,关于柳还有哪些含义,欢迎互动留言。#唐诗宋词#
冯延巳,开北宋一代风气,才艺文章,连政敌都很佩服
春雨清新诗词五首: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雨水明丽诗词五首: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清新早春诗五首: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4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