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 笛介绍 >> 正文 >> 正文

静象家喻户晓的梅花三弄竟是首传统笛曲

来源:笛 时间:2023/8/7

“横笛能令孤客愁,绿波淡淡如不流。”“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笛奏梅花曲,刀开明月环。”

古人咏唱笛声的诗句有许许多多,与之相关的意象多半清寒旷远,如“明月”、“梅花”,在这暑气未消的初秋,读起来似乎也让人清爽不少。

作为中国传统乐器的笛子,一般说来是指横笛。

早在原始时期,河姆渡文明就已经出土了骨笛。《吕氏春秋》则记载“黄帝命伶伦伐昆伦之竹为笛”,说明在神话时代,我们已经有了“竹质笛子”这种乐器了。

当然,中国笛子的制造材料不仅仅有竹子一种,常出现在诗词中的还有“玉笛”、“铁笛”,甚至红木、檀木、象牙都可以用来制作笛子,不过最为常见的还是竹笛。

长沙马王堆墓出土的除了没有笛膜,与现代竹笛结构已经基本相同。

而到了唐代,笛子已经成了横吹、有膜的乐器,基本形制也就一直延续到今日,除了尺寸上时有变化,其他方面都固定了下来。

一把笛子,主要笛身、笛塞、笛膜、笛孔、笛脑、缠丝、飘穗和镶口几个部位组成。其中笛膜是中国笛十分特殊的部件,材质有芦苇膜和竹膜两种。贴在膜孔上,可以使笛音更加清脆、洪亮。

笛子的音域宽广,低音可以浑厚柔和,高音则高亢明亮,在演奏不同曲子、表达不同情绪时皆可以发挥自如。

要知道,古人吹笛,最动人的有时并不是笛声,而是故事。

梅花三弄

故事发生在魏晋时代,有一位名士,姓王,名徽之,字子猷。

没错,就是那个雪中趁夜去拜访友人戴安道,留下了“乘兴而来,兴尽而反,何必见戴”名言的王徽之。

有一天王徽之与友人泛舟游湖,悠然自在。

这时候岸上过来一队车马,车里的人宽袍大袖,风度翩翩。王徽之没在意,结果船上的另一个客人指着岸上的人对他说:

“你看,这不就是那个笛子吹得特别好的桓野王吗?你早些时候说想认识认识他,现在正是个好机会啊!”

桓野王,大名桓伊,字子野。为人简朴率真,擅长弹筝吹笛,音乐造诣精妙绝伦。不过这个音乐家最特殊的地方在于,他还是个将军。

或者应该说,主业是将军,音乐是业余爱好。

桓伊曾经参与过那场著名的“淝水之战”,打败过苻坚,历任过大司马参军、右军将军、护军将军,死后追赠右将军,谥号为“烈”。

就是这个桓伊,王徽之很久之前就听说他笛子吹得好,这天终于在岸边碰见了。

按照常理说,应该请人家到船上来,主客畅谈一番政治哲学或者文化艺术,吃顿饭喝碗酒再走。

王徽之也确实没错过机会,他派个仆人知会岸上的桓伊,说的是——

“闻君善吹,试为我一奏”。

听说您笛子吹的很好,请为我吹奏一曲吧。

这请求听起来颇有些唐突。

幸好事实上,桓伊也早就听说过王徽之的大名了,或许也早有结交之意吧。听了这样的要求,立刻命令原本走远的车马折返,自己下了车,但却不上船,而是派人在岸边摆上“胡床”,也就是折叠椅、小马扎之属,自己就坐在上面吹起了笛子。

桓伊有支出名的笛子,叫“柯亭笛”。据说当年蔡邕如同伯乐相马一般,相中了柯亭竹林里第十六根竹子,便用它做成了这只名笛。

或许当时桓伊所吹奏的,就是这支笛子。

而桓伊为王徽之吹的是“三调”,就是著名笛曲、古琴曲《梅花三弄》的雏形。

一曲吹罢,江上风清,岸边云淡,桓伊收起笛子上车便走,王子猷也不挽留。相互之间早互有倾慕之心的两位名士,彼此一句话也没说。

——“弄毕便去,客主竟不交言。”

这番知音之交,实在是洒脱到了极致。

文章原创于“静象菩提”团队,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5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