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
二十四节气中第五个节气
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
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
此时,桃花初绽,杨柳泛青
莺飞草长,清新明朗
今年的清明时间
年4月5日03:20:03
农历壬寅年三月初五星期二
《历书》有云
“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
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
盖时当气清景明,
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既是节气,也为节日
天空洁净明朗,是为“清”
大地万物苏醒,是为“明”
此时气清景明,万物皆显
就连流转于这一时期天地之间的阳气
也是清新的阳气
在古人看来
春分的标志性物候有三
一候,桐始华
桐,是指白桐花
意为清明来到
白桐花开,清芬怡人
春来万物复苏
到清明时节,阳气更盛
各种各样的花竞相开放
二候,田鼠化为鴽
鴽,是指鹌鹑类的小鸟
田鼠因烈阳之气渐盛而躲回洞穴
喜爱阳气的鸟儿则开始出来活动了
此语意指阴气潜藏而阳气渐盛
三候,虹始见
虹就是天上的彩虹
说明清明时节多雨
在风光明媚的春季,有了雨水的洗涤
有了繁茂的植物绿叶
对裸土的封遮和对粉尘的吸收
美丽的彩虹才可能出现在雨后的天空
寒食禁火,祭奠先人
清明节扫墓祭祖
是持续不断的风俗传统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在这一天,我们为先人扫墓
既是礼敬祖先
不忘前人的伟大奉献
也是慎终追远
寄托后人的无限哀思
清明时节,春回大地
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
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传说,在很早以前就有踏青这一活动了
清明踏青的内在意义在于顺应时令节气
阳春三月,生气始盛,万物萌生
人们走出屋门,来到野外
积极主动地迎合时气
以促进自身体内的阳气流转
这对身体的健康大有好处
放风筝清明放风筝是普遍流行的习俗
在古人那里,放风筝不但是一种游艺活动
而且是一种巫术行为
他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
所以很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
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病都写在纸鸢上
等风筝放高时,就剪断风筝线
让纸鸢随风飘逝,象征着
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了
植树清明前后
春阳照临,春雨飞洒
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
因此,自古以来
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
有人还把清明节叫做“植树节”
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江南三月
正是“梨花万朵白如雪”的季节
青年人结伴出城,踏青寻春
笙笛呜咽,歌声袅袅
微风拂面,杨柳依依
真是“心旷神怡,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在古人眼里
本该是家人团聚
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
赶上孤身行路,触景伤怀
更易惹动了心事
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
春衫尽湿
这给行人就又增添了一层愁绪
清明时节
与逝者对话,伴生者同行
慎终追远,且惜春光
愿我们哀之鉴之,不蹈覆辙
愿花飨逝者,春暖斯人
愿往后的每一个春夏秋冬
生者安康,山河无恙
特别声明:图文来源网络,侵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