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像那冬天里的一把火,熊熊火焰温暖了我的心窝。”在美丽的冬季,为检验和提高新入职教师的教学水平,进一步夯实新入职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手段、先进的教学理念、灵活的教学方法,加强新入职教师对我校“三段式生本高效课堂”的理解认识和运用,提高新入职教师钢笔字粉笔字等基本功技能,达到学校接力赋能计划中“一学期入门”的目标,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决定于11月下旬开展新入职教师入门达标技能展示活动。
根据学校“新任教师入门达标展示课”的计划,为了尽快让新任教师成长成才,12月7日以来,在校领导的统一部署下,由教科处牵头,音体美组宋兴鹏、刘慧等教师分别展示了公开课。
体育:宋兴鹏
上课的内容是《小袋鼠的成长之旅—单人并脚跳短绳》,上课对象是二年级六班的学生,整节课以动物王国中跳的又好又快的小袋鼠为主线,每位学生都是一个小袋鼠,通过出入茅庐、崭露头角、脱颖而出三个阶段代表小袋鼠成长之旅的三个阶段,进行三个练习帮助学生学会本节课的学习。跳绳是低年级学生十分喜欢的运动,主要让学生体验跳绳的乐趣,能够掌握基础的跳绳方法,培养学生敢于竞争、不怕困难、坚持到底的意志品质,通过游戏和音乐配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美术:刘慧
我执教的是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第十二课《精美的邮票》。本节课属于设计应用和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在设计这节课的过程中,我首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以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新课,接着通过欣赏真实的邮票,以小组探究的方式讨论交流邮票由哪几部分组成的,了解邮票的基本构成要素,鼓励学生上台对邮票进行标注,为之后的创作邮票打下基础。鼓励通过出示“猴票”,引导学生了解邮票的一些简单的知识,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了解普通邮票、纪念邮票、特种邮票的含义并欣赏相关邮票,加深对邮票的了解。通过欣赏各种各样的邮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总结邮票的主要特点。为了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了解邮票的创作步骤,我以“滨州的中海”作为主题进行示范,在示范过程中与学生互动交流共同进行构思、创作。最后的展示环节,学生粘贴在集邮册上进行展示评价。
本节课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欣赏、总结、想象、创作、评价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感受邮票的精美,使学生的创作欲望倍增。优美的画面,轻柔的音乐,使整节课都沉浸在艺术氛围中。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大胆创作、认真评价,孩子们的进步令人高兴。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学会有所取舍,学生创作的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及时发现总结出现的共性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
音乐:林梓璇
本节课所学内容是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第五课1课时《思乡曲》。《思乡曲》是音乐教育家马思聪于年所写的《内蒙组曲》中的第二首,乐曲具有鲜明浓郁的民族风韵。对于本节课的内容,学生们在初级阶段己有所了解,但这首作品的风格不容易准确把握。
基于以上情况我确定了知识目标,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本课所使用的教学模式是参与式体验的教学模式,以爱美为特征,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以鉴赏美为特征,培养学生高尚健美的审美理想和趣味,以创造美为特征,将内在审美情感体验客观化,对象化,形式化。
音乐:姜灵岩
我执教的是一年级音乐《快乐的小笛子》,这是一首活泼有趣的二拍子儿童歌曲,一段体结构,由四个乐句构成。创设情景,刻画吹小笛子儿童天真可爱的形象,注重学生通过听和律动来感知音乐的节奏和欢快情绪。
本节课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竖笛,通过师生对唱的发声练习,模仿演唱小笛子发出的“dudu”声,激发学生认识乐器的好奇心。引导学生用听唱法学唱歌曲,聆听范唱听辨歌曲旋律中的相同部分;对于歌曲中的不同旋律,采用用琴带歌声,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歌唱姿势演唱。学生演唱活泼童趣的歌词,使旋律显得格外有童趣。引导学生模仿“小音乐家”的形象,学生自主创编动作边唱边跳,加入身体律动来感受歌曲的欢快活泼与音乐的美妙。
美术:梁笑
我执教的是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第十一课《拟人的形象》,本节课属于设计应用和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始于生活,用于生活,才能知道“美术到底有什么用?”美术课程中,提升技法和画面表现力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热爱生活,本课中落实了“善于观察”这一理念,但落实力度还需加强。在课后可以与学生共同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应用形象。不仅本节课要充分联系生活,每一天美术课都要不断的问自己,学生学完这节课后有用吗?能帮助他们提升什么?只有把这一理念渗透进课程的点点滴滴,才真正能起到学以致用的作用。
拟人化形象的创作更是一种自我情感的表达与抒发。借助拟人的形象,启发学生利用眼睛发现身边各种拟人的形象,记录生活,通过记录来表达自我。
音乐:李琪
歌曲《四季童趣》是一首曲调欢快充满童趣的歌曲,4/4拍,歌中出现了一幅生动而富有情趣的画面,倾向而生动的表现了儿童们一年四季中天真烂漫的换了情景,抒发了他们热爱生活的心情,好听但是又非常的难,尤其是歌曲中的八分休止和力度记号,是比较难唱好的地方。
这节课我在准备的时候觉得这首歌曲非常形象生动的唱出了自己小时候的欢乐情景,但是实际在上课的时候,孩子们却并没有表现得很热情,很高兴,原因是这些事情他们大部分都没有体验过,光凭想象很难产生共鸣,所以前半节课效果一般,没有达到预期标准,最后再加入纪录片的短片欣赏时,反而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将吸取这节课的经验,总结教训,继续研究如何让孩子们体验音乐。
音乐:韩芷宁
本节课所学内容是人音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第三课2课时《波斯市场》。《波斯市场》又名跳蚤市场,是科特比最为人所称道的作品。作品创作于年。全曲风格变幻多姿,悠扬轻快。乐曲的第一段以合唱的形式,生动明朗,很有气势;第二段稍微缓慢,显现出一幅活泼繁盛的情景;最后乐曲随之加快,且加入合唱,更显气势,并在轻盈的琴音中收尾。全曲浑然一体,时而快,时而慢,百听不厌。
基于以上情况我确定了知识目标,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本课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抓住小学生充满遐想、喜欢游戏、爱模仿等心理特征。教学设计围绕《波斯市场》这一“描述性音乐”的特点,让学生乐于参与到丰富的音乐体验实践活动中,培养其学会赏析音乐,对音乐的记忆、乐器的辨别、主题的辨认等音乐力,学生在音乐童话里能充分感受和体验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从而领略到浓郁的地域风格,感受管弦乐的无穷魅力。
美术:王忠梅
我执教的是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第16课《新颖的电脑》,本节课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这阶段的学生是想象力与创造力非常丰富和活跃的时期,结合学生的学龄特点,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小学三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电脑是20世纪发展最快的科学技术成果之一,它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当今信息社会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本课以生活中熟悉的电脑入手,贴近生活对未来生活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7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