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 笛图片 >> 正文 >> 正文

艺术狂飙突进的精神与浪漫音乐的开端成都

来源:笛 时间:2022/12/17

柏辽兹与史密森

瓦尔特·本雅明将巴黎称为十九世纪的首都,这个首都在音乐方面聚集着天才,成为向世界发布艺术革命信息的舞台。但是在十九世纪的前期,这个首都却是一个保守的世界,将其推向音乐前沿的,不能忽视的一个名字就是柏辽兹。

文艺青年来到了巴黎

音乐家是一个神奇的共同体,几乎每个著名音乐家都有一个当神童的早年,但柏辽兹却是一个异数,虽然是公认的天才,但并不是一个神童。换句话说,他小时候并没有显示出能靠音乐谋生的样子,这一点对音乐家的成长通常至关重要。他的父亲是一个医生,家里也希望他子承父业,当他从外省到巴黎求学时也是进的医科。但这个文艺青年到了巴黎,为这里的艺术气息所陶醉,哪里还有心学医,自作主张转到了音乐学院。老爹一气之下,断了他的粮饷,这下他就得想办法养活自己了。为生存而战斗,也许从这个时候开始,就成了伴随他一生的主题。后来常常有人说他脾气不好,这样的处境中大概他也没法脾气好。

青年柏辽兹的这段故事是当时很多青年的共同经历,在司汤达、巴尔扎克的小说中就有不少这样的年轻主人公。但与或同流合污或毁灭的这些小说主角不同,柏辽兹始终没有投降,相反,他擎着自己弹痕累累的艺术旗帜不但一直走了下去,还开创了新的艺术天地。

初入音乐界的柏辽兹靠着写评论文章开始养活自己,但他的雄心在于作曲。为着自己的艺术抱负,这个斜杠青年开始与周围的世界斗智斗勇。没有神童生涯,简单地说他没法靠演奏挣钱,因为他一辈子也就会吉他和长笛两种乐器,但丝毫不妨碍他文艺精神的成长。戏剧、文学这些专业音乐家感到有些隔的领域,反而成了他灵感的源泉。

将精神震动转化为艺术创作

二十出头的柏辽兹很快就遇到了他一生“最伟大的一部戏剧”。一个英国剧团到巴黎演出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和《罗密欧与朱丽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当时的巴黎观众对莎士比亚几乎一无所知,虽然几十年前像伏尔泰这种见多识广的法国人也见识了莎士比亚,但目之为“野蛮人”,奚落为“天才的猴子”。骄傲的法国人有他们的拉辛和莫里哀,有他们艺术上的立法者布瓦洛,古典主义戏剧是他们心目中的完美典范。根本不知法国人奉为圭臬的那套规范为何物的莎士比亚,在舞台上却展现了强大的征服力,让巴黎观众震惊之余叹为观止。当然也少不了激烈的争论,因为这无异于一场革命。司汤达专门写了一本小册子《拉辛与莎士比亚》,正是这场艺术变革的见证。

初识莎士比亚,对柏辽兹是“如惊雷般令我震撼,他像一道闪电划破了艺术的苍穹,伴随着隆隆的雷声,为我照亮了遥远的深邃之境”。让柏辽兹陷入激动和狂热的,不单是莎士比亚,还有出演莎剧女主角的爱尔兰演员史密森。被双重火焰点燃的柏辽兹几乎无法承受这样巨大的冲击,失魂落魄地四处游荡,甚至在麦捆中、在雪地里、在咖啡厅的餐桌旁精疲力竭地睡去。一个籍籍无名的艺术青年爱上了一个红得发紫的绝对巨星,追星族一般想想也就罢了,但缓过劲来的柏辽兹却开始筹划他的行动:开一场自己的音乐会,让史密森小姐知道自己也是个人物。那个时候他自己的作品已经足够,但搞一场音乐会却得自己掏钱。更麻烦的是,他虽然能说服音乐学院的艺术总监,院长却对他很反感。因为那个时候的巴黎音乐界,甚至连贝多芬都不接受。柏辽兹夜以继日地工作,每天干十六个小时的活,还得斡旋各种关系。总之,这个音乐会举行了,不过史密森小姐根本不知道有这回事。但这场音乐会确实是柏辽兹走进公众视野的一个起点,冲刺般的工作也让他学会很多,将精神上的震动转化为自己的艺术,成为他创作的一个特征。

重新定义交响曲

类似的艺术上的冲击在年轻的柏辽兹身上密集地出现,他的音乐也在这样的过程中成形。“很快,在地平线的另一端,我又看到伟大的贝多芬冉冉升起。”随后,他又发现了歌德,读到了《浮士德》以后就再也离不开这本书,甚至后来和李斯特初次见面就问读过《浮士德》没有,搞得李斯特也沉迷此书。顺理成章地,柏辽兹为《浮士德》谱曲,数易其稿的过程磨炼的是自己的技艺,此时的柏辽兹在艺术上已经完全做好了准备,开始创作他后来最受欢迎的《幻想交响曲》。

在他之前,法国人不善写交响曲几乎是共识,而这部作品则算得上是重新定义交响曲的一个标志。这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作品,所描述的正是作曲家之前所经历的爱情故事。不同于通常的四乐章格式,这部作品根据内容设置了五个乐章。首乐章题为“梦幻、热情”,描绘一个年轻人的精神世界。柔缓优美地开始,之后展开富于青春气息的清新。第二乐章是“舞会”,场景的设置是隐喻巴黎的世界,在这里他遇见了爱人。这个乐章前无古人地写成华尔兹,非常生动地刻画了一种尘世繁华。第三乐章叫做“乡村景色”,很容易使人想起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但明显不同的是这个乐章带有一种孤寂、沉思的色彩,和柏辽兹当初经历的那段失魂落魄日子非常合拍。第四乐章“赴刑进行曲”是一个完全想象的情节,因为情杀而赴刑,不过后来柏辽兹真的差点干出这种事。这个乐章因为幻想和情绪的激越,在初期就很受观众欢迎。终乐章“女巫安息日的夜梦”是幻想特征最突出也最为狂野的一个乐章,从标题上看得出《浮士德》中“瓦吉普斯之夜”的影响,而作为最后的总结,也是生死之际的感受。从前的美好崩塌为变形可怖,将来的审判则显现出严厉。

缔造浪漫的那个人

这部作品在很多方面都展现出创新的突破,首先是音乐语言的运用,不论是优美还是狂放,那种声音都是观众以前没有听到过的。具体到演出,他使用的乐队规模远远超出常规,首演的时候舞台甚至都装不下。而乐队则抱怨谱子太难,因为完全超出了演奏者的习惯。这方面的革新,大概是此曲影响最为深远的一面。柏辽兹根本不为前辈大师所囿,大大地拓展了音乐表现的疆域,他为自己配置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音乐调色盘,即使后来的李斯特、瓦格纳也深为叹服。后来他写了一本《配器法》,成为教科书般的经典。乐曲创作的本身,则是开标题音乐的先河。以前的音乐即使有标题也是借用现成词语,比如《时钟》《田园》;或者就是绰号,比如《皇帝》。这首曲子则是明确地以一种戏剧式的主题来命名,而且每个乐章均加以标明形成一个整体。

从各种不同的角度都可以总结出这部彻底创新的作品新在何处,但写出这部全方位出格的作品却不是为着创新而创新,其核心非常明显在于一种强大的精神内驱力,这正是浪漫主义的主旨。这样的音乐中,可以集成一切的艺术动机,这也是瓦格纳后来“总体艺术”的梦想。巴黎,现在仍被称为“浪漫之都”,柏辽兹则是和雨果、德拉克罗瓦等人共同缔造这种浪漫的那个人。

○延伸阅读

柏辽兹的快意人生

艾克托尔·路易·柏辽兹(-),法国作曲家,法国浪漫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年生于一个法国南部小镇,早年学过长笛和竖笛,后来又学吉他,但从未学过钢琴。

年他遵从父命赴巴黎进医科学校。

年申请学习音乐并开始创作歌剧。

年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师从雷哈和勒絮尔。

年在奥德翁剧院观看英国肯布尔剧团上演的《哈姆雷特》,进而迸发出对剧中扮演奥菲利娅的爱尔兰女演员哈里特·史密森狂热的爱情。

年创作的《幻想交响曲》,副标题为“一个艺术家生涯中的插曲”,自传式地描叙他对于史密森小姐的爱情,此交响曲于同年12月5日演出。

年12月他终于见到了史密森小姐,10个月后同她结了婚。在此后的几年中创作了一些他笔下最伟大的作品,其中包括《哈罗尔德在意大利》《葬礼与凯旋》,戏剧交响曲《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纪念亡灵大弥撒曲》等。

年他的婚姻破裂,随后的几年中他经常旅行,访问过俄国、英国、意大利。

年开始了歌剧《特洛伊人》的写作,年完成,这部歌剧是柏辽兹的杰作,因规模过于庞大,在剧院上演的种种努力未能实现。

-年完成他的最后一部歌剧《比阿特丽斯和本尼迪克》后就再没写作。

年柏辽兹在巴黎去世。

成都晚报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