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单位,AAAA级旅游景区——巩义市康百万庄园,现保存着一张雕工精细的金丝楠木顶子床,其精湛的工艺,被称为是木雕艺术的典范。据史料记载:它是用金丝楠木雕刻,由十几个工匠,耗工多个工时,做了将近5年时间才做成的。三进雕花顶子床是目前康家保存下来最精美的,在国内也是屈指可数的一张顶子床。
顶子床在康百万庄园的上房内,这张床构思精巧,结构严谨。床高2.51米、长2.米、宽2.13米,由床体、床顶、竹节雕柱、床帏、脚踏五大构件共37部分组成。
床的外形呈棕褐色。内外采用透雕、镂空雕刻等多种雕刻形式,有花卉、人物、鸟兽等装饰图案80多种。
最上层的正面透雕的是“状元及第”的情景。迎面而来的是一列威武整齐的仪仗队伍,他们手执如意,羽毛扇、黄罗盖、金瓜、朝天蹬,中间是身穿官服的官员,策马驰骋,一幅春风得意之像,并衬以云朵、灵芝等装饰图案,隐喻“青云直上”。顶部从里向外分三层雕刻悬檐,前檐下垂四个“大莲蓬”,精心雕刻有活动自如的七个莲子,含有“连生贵子”之意。第一层正中,双层透雕有福、禄、寿三星,寓意“三星高照、福寿安康”。中间的福星手执如意,帽插金花,身穿蟒袍,手扶玉带,身旁靠着个梳着发髻的童子。右边的禄星,身穿员外服,一手执笔手拉一小童。左边的寿星,硕额长眉,一手执拐杖,一手端瑞桃,身旁一童子仰视。细微之处,雕刻的生动形象、栩栩如生。
在福禄寿三星的两侧依次雕刻有“喜鹊闹梅”、“蝴蝶恋花”、“孔雀牡丹”、“礼让”“课读”、“对弈”、“教子”等图案,寓意“青春常驻”、“家和业旺”。
第二层雕刻有“凤凰戏牡丹”及“富贵不断头”花纹。
第三层雕刻有“麒麟送子”、“松鼠戏葡萄”、“蝙蝠献寿”等图案,均含有天命、富贵、吉祥之意。
床裙板雕刻精益求精,正面雕刻对称的双凤戏牡丹图案,两侧分别雕刻宝剑、长笛、绣球等。后壁分别雕刻有简册、如意、宝剑、腰刀及盛满花卉的花瓶,象征“四季平安”、“吉祥如意”。床腿雕刻象鼻形,正面雕刻吉祥如意和金瓜卷草纹。
更为精妙之处,其床柱雕刻为一节比一节长的竹节形,寓含了主人希望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和“高风亮节”及“竹报平安”等美好愿望。
这张床的另外精妙之处还在于,可以自由拆卸,因为是由37个部分组成,通体却没有一颗钉子,完全是铆上去的,相当于今天的组合家具。
细节之处,如床棂、床帏、床前的踏步上均精心雕刻有各具特色的纹饰。
整张床给人的印象是设计独具匠心,构思错落有致,雕刻千变万化,其人物形象、龙凤鸟兽、刀剑乐器、花卉装饰等无不华丽逼真、形神俱备。
这张床不单形体庞大,而且雕工细腻,下人们休息的地方就在脚踏板前面长方形的这一块地方,便于随时听到主人召唤,随叫随到,由此也可以窥探到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森严。
关于顶子床,在巩义民间有许多说法,顶子床在土改时,被分到了一户农民家里,随后被征收办展览用;有人想出高价,为的是能在床上睡一晚等等。众说不一,为顶子床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在庄园门口,记者见到了一脸喜色的王先生和赵先生,他们这样评价庄园:“游走其内,让人怦然心动,这里不仅有大家族的浮华,又有地方达人的大气和睿智,更有几千年中国厚重文化的积淀。印象最深的是庄园里的三件至宝,留余匾、门枕石、顶子床,确实名不虚传。”
(图片来源:康百万庄园管理处于英霞)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4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