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 笛图片 >> 正文 >> 正文

走过苦难便是辉煌听夜莺有感

来源:笛 时间:2023/6/21
北京治疗荨麻疹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708/9159711.html

原作作者:莫碧莲

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所有

刚才听了笛子版的《夜莺》。一开始,悠远的笛音为我打开了一个空灵明净的世界,如空山明月,似奇崖远松,总之,飘飘渺渺,似真似幻。而后,委婉凄美的旋律不断回环往复,如郁积在胸的一口气,升腾又下沉,再升腾、下沉。又如一只美丽的大鸟,不断盘旋,哀鸣着,寻找着出路。那条长而美丽的尾巴,总在我眼前转啊转啊。那哀鸣也转成了回响,回响声越来越大,让我真恨不得拿起一个锤子,砸开束缚,解救那只被困的长尾大鸟。

在痛苦、矛盾、犹豫中,曲子结束了,而那转啊转啊转的旋律还在我头脑中萦绕着、升腾着,脑海中的那只大鸟似乎看到了光,看到了出路,倔强地扇着翅膀,高扬起头,依然在努力地飞着,没有放弃。

突然间,我明白了,这就是凤凰涅槃。

我想起了贝多芬,那个双耳失聪的音乐家。失去听力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是多么大的打击啊,然而,贝多芬没有在痛苦中沉沦下去,拼命地与之搏斗。他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绝不能迫使我完全屈服。如果能把生命活上千百次,那该是多么美妙!”这个热爱生命的勇士说:“除了睡眠,我真不知道还有什么休息。”生活困窘、听力丧失的他将每一天都过得满满的,创造出了非常多的不朽名曲,让人们听了心潮澎湃。贝多芬,就是那个苦苦寻找出路的凤凰,他振翅的声音,成为了天籁之声。

海伦·凯勒,一个在幼年时就因病丧失了视力和听力的姑娘,却凭着对生活的热爱,自强不息,不仅学会了讲话、学习了文字,还学习了抽象的数学,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哈佛大学的学业。为了让更多的盲人能够走出困境,她撰文、演讲,到处奔波、呼吁,为社会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个写下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女作家,活成了一道光,她那自强不息、博爱真诚的精神,为多少人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我想起了两千多年前的中国,有一个55岁的老人,心怀大义,开始周游列国,历经劫难,花了14年时间弘扬仁与礼。这个姓孔名丘的老人虽然在生之年落寞凄凉,没有看到一丝丝期望中的盛景,但他的言论与思想却在走过的地方扎下了根,绽开了美丽的花朵。

还有一个叫屈原的古人,因不愿与浊流合污,遭贵族谗言构陷,两次被流放,当国都被破,悲愤至极投江自尽。“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他悲天悯人、砥砺求索的爱国精神,为后人树立了一块高标。

放眼我中华民族,不也是在苦难中艰难前行吗?回顾历史,不仅有治水的艰辛、干旱的渴盼、蝗灾的袭扰、地震的恐怖,更有战火的硝烟、瘟疫的毒害。最为深刻的记忆,是日寇铁蹄践踏神州大地的那段至黑至暗的时间里,多少仁人志士奋起抗争、接力前行,最终拨开云雾见青天的动人故事。最有切身体验的事莫过于三年抗疫期间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守望相助的情怀。四大文明古国唯有中国延承了下来,就是因为中华民族从来没有被压垮过,就像一个虽经磨难却永不低头的勇士,心中奔涌着热血,以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战胜各种灾难,繁衍发展。

几天前的3月17日“微语简报”中有这样一句话:“身不苦则福禄不厚,心不苦则智慧不开。人们只知道凤凰可以涅磐重生,却忽略了它在烈火炼狱中挣扎的过程。”回想“夜莺”中盘旋的大鸟,我顿悟:“人生短暂,风雨如常。走过苦难,便是辉煌。”

(全文完)

版权信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仅供分享不作任何商业用途,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尊重原创,重在分享,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如需联系我们或需转载原创授权文章,请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5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