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 笛图片 >> 正文 >> 正文

说一说故乡的芦苇

来源:笛 时间:2023/8/7
北京痤疮医院 https://m-mip.39.net/fk/mip_8583101.html
北京痤疮医院 https://m-mip.39.net/fk/mip_8583101.html

我的故乡不是江南水乡,而是北方的小村庄。村里没有河流,也没有湖泊,只有大水坑,还有路两边的坑道。在大水坑和坑道边上,长了芦苇。

芦苇是中空的,里面有一层颇具韧性的透明膜,这种膜可以做笛子上的薄膜。我曾经用摇轮钻钻了一段铁管,当做铁笛子,还拔了几根芦苇,在里面弄出薄膜,贴在笛子眼儿上。不过,贴了和不贴一个音调,都是尖利的噪音,我就知道铁笛子不是乐器了。

听到舅舅吹笛子,就像清风拂过水面那么畅快,水一样的声音,弄得浑身每一个汗毛孔都服服帖帖,就像来了一场音乐的洗礼。不过,优美的笛声全靠贴在笛子孔上的那片苇膜,没有苇膜,就没有那么好的声音传出来了。

我曾经用透明胶布代替苇膜,贴在笛孔上,也能发出声音,不过没有苇膜那般轻灵,那般流畅动听。

于是,我对芦苇充满崇敬。

白洋淀出苇席,我爷爷曾经和村里的几个壮劳力骑着自行车到保定买苇席,买了之后,回村里卖掉。谁家盖房子,就会在房顶架上大梁和椽棒之后,铺上苇席,不怕雨水和潮湿。芦苇本来就生长在潮湿的环境中,出淤泥而不染,当然不怕潮湿了。那时候白洋淀席子是上好的席子,村里不让自己做买卖。我爷爷他们一群人偷着出去,夜里走路,快到村子的时候,被几个邻村纠察队的人看到。我爷爷急中生智,把车子上的席子卸下来,绑到别人车子上,自己骑了空车子,从另外一条路跑,一边跑一边喊,吸引纠察队的人注意。纠察队的人追过去,别人驮着苇席就跑了。我爷爷被他们逮住了,却没有什么“罪证”,当然就会“无罪释放”了。

我家的房顶上都是苇席,躺在床上的时候,我经常看着苇席,想象芦苇生长的情景。

故乡的芦苇都长不大,或许和水源不丰富有关系。大水坑里有了雨水之后,芦苇就慢慢长出来了,长大了也就只有草那么大,乍一看不像是芦苇,倒像是荒草。

芦苇在潮湿的水边生长,独自寂寞着,没人理会它们。它们不成材,不能做苇席,也不能孕育很宽大的笛膜。但是,在美学方面,也有着很多的意义。

《诗经》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诗句,合辙押韵,意象优美。不过,现代人谱成了曲,唱出来就不好听了。或许,谱曲的过程没有经过资本的运作,也没有经过选拔吧。

在抗日战争期间,白洋淀有芦苇荡,里面藏了八路军的伤病员。阿庆嫂和刁德一智斗,保护八路军伤病员。不过,故乡并没有那么多的芦苇,但是出了不少的抗日英雄,就像芦苇一样,宁折不弯。

大水坑中的芦苇长势不好,还容易被人拔掉。那些戏水的孩子们要拔掉芦苇,尝尝芦苇的根。他们把芦苇的根放在嘴里大嚼,然后“呸呸”地吐几口。还要拿着芦苇扔到水面上,用中空的芦苇做呼吸的管子,潜到水底下,一根芦苇管伸到水面上,就能畅快呼吸,还能在水底下停留很长时间。要是有人使坏,就会弄一块泥巴,堵住水面上伸出来的芦苇管,让水下的人吸了一嘴泥。

水坑里的水多,芦苇就荡然无存了。

路两边沟里有水,但并不会蓄水长久。下雨之后,雨水汇聚到沟里,里面就有了青蛙的鸣叫。时间长了,沟两边竟然生了芦苇,并不密集,而是这儿一丛,那一片,不成规模,也没有那么壮观。但是,这些芦苇却得以保存,没人破坏它们。

他们竟然能长到筷子粗细,里面的苇膜也能贴住笛孔了。道路两边的水坑有的时候有水,有的时候没有水,却能保证芦苇的生长。在白露为霜的季节,芦苇在道路两边随风瑟缩着,干枯的茎叶在风中颤抖,好像唱着着命运的悲歌。

唐代贯休写诗道:“芦苇深花里,渔歌一曲长。人心虽忆越,帆态似浮湘。”意思是,江上芦花深处传来打渔人悠扬的渔歌声,人心虽然还惦记着吴越之地,但船帆却已经毫不留恋地行驶在湘江之上了。人就是这样,总不能一辈子留在故乡,长大后身不由己,要离开故乡打拼,看到晚风中的芦苇就想家。贾岛的《送耿处士》中写道:“川原秋色静,芦苇晚风鸣。”描写恰到好处,有静有动,静态是背景,动态是主要场景。试想,山川和草原在秋色下显得非常宁静,芦苇在晚风中欢乐地鸣唱,就有一种“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的意思了。

芦花飘飞之后,芦苇就没有了精气神。种子都在芦花里,四处飘散,也就择地生长了。就像离开故乡的人,四处飘散,择地生长。

没有离开故乡的乡亲们似乎没有闲情逸致欣赏芦苇的姿态,只会遵循一定的作息规律,按部就班地生活。而离开故乡的人看到芦苇就想到了自己,帕斯卡尔在《思想录》有句话:“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有了思想,人就变得强大,充满自信。

司空曙写过《江村即事》:“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是呀,人就像不系之舟,无论飘到哪里,都会回到故乡的“芦花浅水边”。

看来,故乡的芦苇是有很多意思的。在水边生长,在人们的房顶上抵挡潮湿,苇膜在笛子上发出或轻快或低沉的声音,芦花散播种子,要向着四处播撒了,像极了离开故乡的人。而故乡的芦苇似乎成了游子心中的牵挂,不被整天想念,但确实存在,在那里倔强生长,不会低下高傲而美丽的头颅。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5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