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60年代北京大杂院里的那些事,已经过去很久了,但对于那一代人来说是难以忘却的记忆。
有一种笛子不用贴笛膜,中间少了一个眼,叫做“军笛”,这种笛子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三、四年级的时候吧,我花了一毛五分钱买了支军笛,又买了本《怎样吹笛子》的小册子,就按照小册子上教的指法和技巧学了起来。
那个时候不像现在学习班多,想学个什么就找个班。那时专业老师少,教学的小册子多,我对什么都感到新奇,除了跟其他小孩一起边玩边学,就是买小册子。什么游泳的,打乒乓球的,吹口琴的,练五禽戏的,写毛笔字的;买过很多,也都认真的照着书上教的练过。
那时的课外作业也不像现在这么多,余下的时间除了疯玩做家务还有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没有人叫我额外再去学什么,可是我对很多东西都有兴趣。买了笛子,每天就会在屋里或院子中学吹,也会到我每天跑步的河边去吹,不久就能像模像样的吹出一些歌曲了。会吹了以后,对军笛的音质不满意了,就又花二角九分钱买了根贴膜的笛子,以后又买了支口琴。
那个时候爱好文艺是一种时髦,大街小巷里常常会传出笛子、二胡、口琴等各种乐音和歌声。有一段时间,文艺节目盛行数来宝,我也找竹子又锯又磨的做了副大竹板和由五块小板串成的节子板。每天“呱嗒、呱嗒”的练打竹板和说数来宝。
没有人教,只是看见过别人打,以为很容易其实不简单;打的时候左手拿两块大板,右手拿五块小的节子板,大小板打的节奏点不一样,配合起来挺难,更何况还要边打边说。一次在工人俱乐部看到一个数来宝节目,那竹板打得上下翻飞,还不时的把大小板交替抛到空中,顺手接住再打;声音清脆响亮、节奏鲜明;我真是佩服得不得了,羡慕至极。
有个邻居家的叔叔心灵手巧,还会拉京胡,见我喜欢乐器,在他家临搬走时做了一把京胡送给了我。京胡我没有练好,以后下乡插队倒是迷上了小提琴,当然这是后话了。
如果喜欢,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6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