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岁的姚延斌,家住洛阳市高新区三山社区,走进他的家中,琳琅满目的老物件儿让人“穿越”回了几十年前,有20世纪50年代的矿石收音机线路图、80年代的老杂志;有年的电烙铁、年的收音机;有年的小学奖状,年的毕业证……
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家里到处都是各种旧书、旧杂志,让人忍不住赞叹老人“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的精神。
自制矿石收音机,把学习当乐趣
由于爷爷爱读报,姚延斌耳闻目染,自小就喜欢认字,八九岁时,还当过三山村的宣传员,拿个“大喇叭”,用稚嫩的童声,有模有样地读报。上学时,好学的他经常得到学校嘉奖,一张年颁发的“一等模范”奖状,他珍藏至今。
年,姚延斌16岁。他在一本无线电杂志上看到制作矿石收音机的线路图,于是,按图索骥,买原件,绕线圈,焊接线路,接天线、地线……折腾了几天,耳机里终于传出了说话的声音,姚延斌开心地跳了起来,村里的小朋友听了都很惊讶:“这是什么呀?怎么还会说话!”姚延斌骄傲地说:“这是收音机,它的功能可多了,会唱歌,会说话!”
“矿石收音机无须电源,简单易做,当时,我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姚延斌说,“后来,我又自制了三台半导体收音机,有一年,背着其中一台去了北京,一路上引来很多羡慕的目光,心里美滋滋的。”
姚延斌边说边打开一台木质收音机的开关,这是一台两波段大台式电子管收音机,长50多厘米、高40多厘米,声音洪亮、音色丰富。
“这台收音机是我在年买的,买时就是坏的,目的是学习维修技术,同时还买了不少元件。姚延斌说,“买回来一检查,发现是一个‘管子’坏了,换上立马就好了。”
修好后,这台收音机成了姚延斌一家人了解国家时事和生活常识的主要渠道。每天
早上,姚延斌会先把收音机打开,一边穿衣服,一边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平时,妻子喜欢一边做针线活,一边收听戏曲;孩子们最喜欢听的是“小喇叭开始广播了”。
“尽管现在家里电视机、电脑、手机等一应俱全,但依然不耽误我偏爱这台收音机,因为,它的身上有岁月的印迹,让人想起曾经的温情故事。它不是一台冰冷的没有感情的机器,而是一个可以陪我笑、陪我哭、陪我玩的老朋友啊!”姚延斌说。
为了一个生词,买了一本词典
很多人出了校门,因为忙于工作、家庭,往往减少了学习的时间,甚至停止了学习和成长,而姚延斌依然见缝插针地去学习。
姚延斌说:“学习是件比较枯燥的事儿,一般人很难做到以学为乐,所以要寻找动力,甚至创造动力,有动力才会有热情嘛。”
年,在拖厂工作的姚延斌,想了解国外最新的拖拉机资讯,却发现自己不懂英语,于是,下决心自学英语。
当时,姚延斌白天忙工作,晚上学英语。他家只有16平方米,为了不打扰孩子学习,他就在2平方米的厨房里学,一直学到第二天凌晨一两点,5点多起床后接着学。这样的日子,持续了近三年,姚延斌终于能读懂国外的拖拉机资讯了。年,他开始在杂志上发表译文,甚至用英文写了一篇自传《成功之路》,并且先后加入了洛阳市翻译工作者协会、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
由于工作关系,姚延斌经常出差,每到一座城市,他都会去当地最大的书店读书、买书。妻子说,别人出差回来带的是土特产,而姚延斌带回的是一本本厚厚的书。
年,姚延斌在翻译一份英文说明书时,遇到了一个生词,在英文词典里怎么也查不到,看作者是个意大利人,他灵机一动:这个词会不会是意大利语?
当时,每月工资只有五六十元的姚延斌,狠狠心花11元买了一本意大利文词典。一查,那个生词果真是意大利语。
因为持续不断的学习,工作几十年间,姚延斌发表了很多篇论文,并被国内外报刊转载,也获得了许多奖项。
患病住院期间,学习是他的“止疼药”
“我一直觉得,学习是人生最好的投资。”姚延斌说,“多看多学,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派上用场了。”
除了出彩的职业生涯,好学带给姚延斌的,还有精彩的晚年生活。
从小时候上学开始,到现在,姚延斌每天5点半就起床,这个习惯坚持了70年。
现在,每天早上,姚延斌会打一套太极拳,侍弄花草;吃过早饭,就带着妻子出门溜达、拍照;下午会练练书法,写写诗,兴致来了,吹吹笛子、箫、口琴,拉拉二胡……
姚延斌早年就会理发,和妻子结婚数十年,每个月,夫妻俩都会相互为对方理一次发。“孩子们参加工作前,每月也是我给理发。”姚延斌说,“自己理发不是为了省钱,而是为了加深家人之间的感情。”
在姚延斌看来,读书学习,不仅可以丰富自己,让人感到生活的美好,而且可以减轻病痛。
去年10月,姚延斌患病。他将一本中英文对照的《简爱》和一本英汉词典放在床边,疼痛难忍时,他就读几页,遇到生词,先查英汉词典,再对照书中的译文,看看自己翻译的内容对不对,哪里可以提高。
“孔子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姚延斌说,如今自己的体会是,生命不息,学习不止。读以忘病,学以忘痛,学习是一剂“止疼药”。(张宝峰文/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2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