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子问道
作为古典乐小白,如何听懂没有歌词的古典乐,如何根据旋律去揣摩作曲家在音乐中想表达的感情呢?
田艺苗说
把你乐曲标题写下来,像《雨滴》、《月光》、《亚麻色头发的少女》、《蓝色多瑙河》、《暴风雨》、《日出》……写满一张白纸,你会发现,大部分音乐的标题都是关于风景、人物和故事。回顾音乐史,进而发现,一大半乐曲都是在模仿人世,模仿自然景观和人物样貌,即使有些无标题的乐曲,也会有此起彼伏的音响,让你想起风起云涌,想起某一天遇见的壮丽黄昏。
在艺术的起源里面,有四种学说:模仿说、表情说、游戏说、巫术说。所谓“表情说”,是指人类用艺术抒发和表达情感,主要目的是为了求偶繁衍,它是一种人类本能;“游戏说”,认为艺术最初是一种游戏,人们把剩余精力用来玩艺术,好的艺术是玩出来的,没有目的,没有压力,玩上瘾,轻松玩通关;“巫术说”体现了艺术的神圣。在古代,人们求雨、祭拜祖先时会奏乐起舞,古人认为艺术可以连接人类与自然,可以沟通阴阳界;模仿说,是指艺术是从模仿自然万物开始的。
这样看来,模仿说貌似比较幼稚、初级。这的确是最古老的学说,但却影响深广。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说,艺术模仿的对象是实实在在的现实世界,不仅反映事物的外观形态,也反映事物的内在规律和本质。可见模仿其实并不简单。这一学说后来被达芬奇、狄德罗和车尔尼雪夫斯基等大师们继承发扬。
音乐作品中尤以模仿自然风景的居多。像模仿河流小溪大海,日出日落。我挑选了一首最有代表性的举例分析。
12:35
Vltava
BerlinerPhilharmoniker
这首乐曲叫做《沃尔塔瓦河》,捷克作曲家斯美塔纳的代表作,选自他的交响套曲:《我的祖国》。沃尔塔瓦河是捷克最长的河流,是他们的长江黄河,哺育生命的母亲河。这条河起源于黑山,穿越波希米亚森林,流经布拉格,最后在德国境内注入易北河。
一开始,单簧管和长笛奏出潺潺溪流,像森林中的沃尔塔瓦河源头。音乐是如何模仿的?何以如此逼真?它们的活泼速度模仿溪流的节奏,上下起伏的浅浅小旋律模仿水流的曲线。这两条小溪流逐渐汇成小河,河流依旧轻快向前,逐渐的,小河铺展成了一段伴奏,欣然等待一支音乐主题。
这首主题在弦乐队唱起的时候,人们恍然一笑,啊,原来就是这首啊。时常在广告、片头和电影里听见。这个曲调就是《沃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如波浪,水波自波谷蕴积,升起,再渐渐褪去,一波一波,平缓而开阔,一条大河的画卷在音乐中展开。旋律中还可听见一条河流的气度和描绘它的人满怀自豪感。它的平缓中激情不息,就像人们初见这条美丽的大河心中流淌的赞叹,同时它又保留着沿岸的波希米亚风格。同一条旋律可以多层面解读。可见这模仿哪里容易。斯美塔纳对这条大河的感情深沉无言,音乐的表白超越了任何言语。
作为读了10年作曲系的音乐人,我习惯在音乐中追寻各种信息、线索和意味。到最后,却都会回到最初的感动,然后捕捉那个感动的瞬间,定格在记忆里。音乐的叙述自有它的独特,总是浑然而精准的,它不会告诉你,沃尔塔瓦河到底有多宽、多长、流经哪些城市,灌溉了哪些土地。但只要那一段旋律升起,这条河便在你心里忽然具体了起来,连同飘过它的风、河上雾气、阳光、流经的原野味道,也都历历分明。谁说音乐是飘忽的、不确定的?
因此,仅有模仿是不够的,作为一种艺术显然还不够技术含量。如果模仿能够成为一种艺术,必然是在模仿之上有所升华。像《沃尔塔瓦河》的美丽让斯美塔纳心生饱满激荡的乐思,像点点雨滴声让肖邦忽然萌生忧郁的钢琴音。在各种情绪酝酿中,灵感的到来是如此神奇,又如此简单,作曲家自己也说不清它是哪里来的,就像一位母亲说不清她为什么可以生出那么漂亮的小孩。或许它是一种综合的心理活动。这条河在他心里反反复复,神秘地浮现,挥之不去。作曲家总是说,哪有什么灵感,音乐是努力工作的成果。当然作曲家的技巧和经验是至关重要的,但它们却被灵感摆布。审美感知和经验也都不可或缺,它们会下意识捕捉灵感、乐思,将它们梳理归位。但我们似乎一直忽略了作曲家的情感。灵感怎么可以离开他的感情?汹涌、火热而神秘的感情,如同生命的奇迹。我甚至认为,一个人的天赋、灵感,不是由他的悲伤催生,就是被他的热情点燃的。
紧接着,河流转弯了。这时波浪仿佛消失。一个轻快的波尔卡舞曲节奏从远处传来。这是流经哪里了?波希米亚小村庄?或是一场舞会,一场乡村婚礼?弦乐器演奏淳朴温暖的乡间民谣,节奏里几乎回荡着啤酒和布拉格香肠的朴实香味。
河流汤汤向前,日日夜夜不停留。记得读小学时,语文课本上有一首歌谣,“小河流过我门前,我请小河停一停,小河摇头不答应,急急忙忙去浇田”。一年级的课本,我居然字字句句全都记着,倒不是背书认真,而是我曾在课堂上悄悄把它谱成一首歌,用的是《粉刷匠》的节奏和自己瞎哼哼的曲调。是这个蹩脚的调子,让我一直记住了这首童谣。音乐的记忆力非常神奇,我想大概音乐是由耳朵、大脑、肌肉一起记忆的吧。有一次我问一位钢琴神童,你这么小怎么可能记住长长的乐谱,是怎么背下来的?他摇摇头,说不清。音乐对一些人来说是一种本能。而且很多时候,它能够唤醒我们业已忘却的本能。
如此,这两个《沃尔塔瓦河》的美妙旋律,留在我们心中没法抹去。判断旋律是否美好,音乐记忆也是一个标准。如果你听完音乐会,走出剧院的时候已经会哼唱这支主题曲,它多少就算成功了。
沃尔塔瓦河继续流淌。再后来,音色变了,温暖的音色转变成冷色调,背景处,弦乐的泛音晶莹,如洒在河面的银色月光,清冽的木管音色次第铺展,大管、双簧管和单簧管。顿时天色变了,曲调放缓,河流流向夜里。这月光下的河流并非类似肖邦的清丽或舒曼的幻觉,竟带着几分天真的民间神话气息。晶莹的竖琴声从水中一颗颗升起,神话的情节如银粉散开,变出了几百个洁白的水仙女。听到这里,想起德沃夏克有一部著名的歌剧,《水仙女》,这是在捷克家喻户晓的童话。
在长笛的呼啸声里,定音鼓声在河流底部滚动,长号齐鸣,河流变得湍急,回到了最初溪流汇入大河的景象,但更澎湃激越,此时弦乐队唱起熟悉的甘美主题,宛如一股暖流。即使对一条河流的简单模仿,此时也拥有了抚慰人心的力量。之后乐队持续不息,铜管齐鸣,一层一层沸腾,乐器,节奏,旋律,每一个漩涡都变得明快,铜管乐器带来了金色的庄严感,此时你发现河流一定是流到首都布拉格了。
网上能搜到的《沃尔塔瓦河》演奏,大多是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的演奏版本,堪称这一曲目的典范演绎,结构缜密,气势夺人,所有细节都一丝不苟,这样一支名曲,树立一种无偏颇的典范演绎十分必要。而我更怀念的是年“布拉格之春”音乐节的那场演出,担任指挥的是捷克指挥家库贝利克。库贝利克录过6次斯美塔纳的《我的祖国》,是捷克音乐诠释的权威人物,而他的演奏倒没有卡拉扬那么“权威”,他更随和质朴一些,讲母语总是舒服的,我们听来也更舒服。那时库贝利克76岁,离开了捷克42年,第一次回国演出,也是他第二次登上“布拉格之春”这个隆重的音乐节。即使他一直旅居瑞士和美国,去世之后,还是在捷克入葬,融入家乡的河流与土地。音乐家的故事和乐曲交织在一起,有了悲欢离合,有了人的悲悯,音乐才有了灵魂。
《沃尔塔瓦河》,这首乐曲不只模仿了一条河流的故事,它在模仿的过程中已经自然浇灌出了乐曲的结构。音乐的结构与文学不太一样。文学有故事,有具体情节,音乐可以模仿人物事件,但至多是暗示,并不确定,主观成分居多。音乐有它自己的逻辑,这逻辑遵循人的听觉记忆的自然原理。音乐主题若是一闪而过,人们会记不住,也不过瘾,于是主题要重复,但重复太多人们又会腻烦,所以作曲家会变化重复,比如,转调,变化和声、音色、节奏。而在一定的重复之后,需要一个对比段落,让听者振奋情绪,并塑造音乐中的矛盾冲突,于是相应而生音乐性格对比的段落,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与发展之后,再来一个最终的主题再现,以各种动力的、激情的方式重申主题,类似最后的大结局。在古典主义时代之前,最后的再现段落往往照搬呈示部,不予变化,后来为了更饱满更动人的情感表达,再现部往往更有动力,规模更大,直到乐曲结束。
《沃尔塔瓦河》的第一段,是河流生长与成型的呈示段,接着河流经过小村庄,就有了节奏与情节对比的波尔卡舞曲段,第三段仍是对比,变的是音色,而将音乐的内在节拍放慢,展示音乐情绪与音色的对比,第四段是再现,乐队全奏,辉煌收尾。如此结构,既是一条河流的描述,也遵循呈示、对比(展开)、再现的三明治式音乐结构原则。
02:13
SamuelGoldenbergSchmuyle
VladimirHorowitz
有一次在讲座上,我给大家听一首《两个犹太人,一个穷人与一个富人》。听完之后提问,哪一支旋律代表穷人,哪一支富人?
有同学说,前面这个低沉的、严峻的曲调,代表穷人;后面那个闪亮得瑟的代表富人。
这么分析挺有道理。
也有同学认为,前面这个低沉傲慢的曲调,是财大气粗的富人;后面这个哆嗦哆嗦的,像穷人,说话唯唯诺诺,或者在冬天里冻得瑟瑟发抖。
这样听也蛮有道理。
那么到底哪个答案正确呢?根据作曲家穆索尔斯基的意思,前面这个低音弦乐器演奏的低沉的曲调,代表富人,后面那个由加了弱音器的小号吹奏的节奏密集的曲调,代表穷人。
我们发现,上面两位同学的答案都各有道理,到底哪个正确还得看演奏者如何发挥音乐表情了。
由此可见,音乐中的模仿并不是那么确定。这也不是坏事,如果音乐都准确模仿,就少了很多意味,毕竟音乐是抽象的,因抽象而无穷,模仿只是音乐表情之一种,甚至是比较初级的一种。
好的音乐是超越模仿的。好的音乐要在模仿表象之上有所升华。就像《沃尔塔瓦河》的主题,是模仿河流也抒发情感;就像《雨滴》,它的精彩之处是肖邦在雨中感知命运的神秘阴霾。
那么在音乐中,所有元素都不确定么?也不尽然。音乐既然是情感的表达,大多时候,它的展开都符合人们心理变化的定势。
比如说:快板节奏,音符密集,音调不断往上行的的音乐,听来自然比较欢乐,这也是莫扎特的习惯性音乐语言,于是莫扎特的整体风格被看作纯真欢快。反过来,节奏缓慢,音符逐渐往下行走的,就比较哀伤,柴可夫斯基喜欢如此写,于是他总是一个愁容满面的形象。我个人觉得还有一个特别典型的例子,就是我国的民歌,《小白菜》,“小白菜呀,地里黄呀,三两岁呀,死了娘呀,亲娘呀,亲娘呀”,这首悲伤的歌每一句都匀称地往下,往下。民间音乐哪懂作曲规则?它是人们在劳动、生活中传唱而逐渐形成并流传下来的,有天然的情感体验在里面。
还有一些,旋律悠长宽广,节奏舒展,曲调上下此起彼伏的,多半是情感饱满的抒情曲,像前面的“沃尔塔瓦河”,像“一条大河,波浪宽……”。但另一些多是节奏与音点重复的,像“命运交响曲”,像“扬子江暴风雨”,往往是非常坚强有力的音乐,重复在其中积蓄着力量。
人们来听音乐会,台上演奏地忘我,台下听得优雅、安静、礼貌。但我们听众也不是袖手旁听的,我们其实都会不自觉地参与音乐中。比如说,我们对音乐有期待。一大段激动的波澜起伏乐句之后,我们期待一首静谧的慢板;一段古老神秘的萨拉班德之后,我们想听一曲淳朴的小步舞曲。就像四处奔波的人,想回家过一段安静的日子,那些平静的人生却都期待醉生梦死一样。如果音乐满足了我们的心理期待,听来就舒服惬意,如果它不顾心理需求,在音程上下大跳之后,节奏又凌乱,抽搐,听来就会乱糟糟的,听多了会做恶梦。很多现当代音乐几乎不顾听众的接受心理,因此大家常觉得好难听。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2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