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 笛发展 >> 正文 >> 正文

喇叭即唢呐,这首借物抒怀的元曲你读懂了吗

来源:笛 时间:2023/1/28

唢呐,中国双簧木管乐器。俗称喇叭,传统唢呐有百鸟朝凤、夺丰收等经典曲目。

公元3世纪,唢呐由波斯、阿拉伯一带传入中国。西晋时期,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第38窟中的伎乐壁画已有吹奏唢呐形象。在金、元时期,传到中国中原地区。曾译作"锁呐""销呐""苏尔奈""锁奈""唆哪"等名。在明代,古籍中始有唢呐的记载。明代武将戚继光曾把唢呐用于军乐之中。在他《纪效新书·武备志》中说:"凡掌号笛,即是吹唢呐。"

明代王磐的《朝天子·咏喇叭》则是描述唢呐最好的文章:"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什么真共假?眼见得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得水尽鹅飞罢。"

下面我们来看注释与大意:

朝天子:曲牌名。

唢呐:一种簧管乐器。

曲儿小腔儿大:曲子短小而音量很大,暗喻官宦虚张声势。

身价:指一个人的社会地位。

共:和。

水尽鹅飞:指家家户户都被搜刮一空。

喇叭和唢呐,吹奏的曲子虽短小,可是装腔作势的音量很大,烘托出的派头也就大。官宦的船只在河上穿梭往来,耀武扬威,故意吹吹打打抬高自己的身份地位。士兵与百姓听到喇叭、唢呐声,都既愁又怕,哪里还顾得上去辨别他们是真是假呢!官船上的喇叭和唢呐奏鸣着,所过之地劳民伤财,无数人倾家荡产,就连水面上的鹅也都受到惊吓飞走了,留下了一片荒凉。

王磐(公元--年),明代散曲家,字鸿渐,号西楼。扬州高邮(今江苏高邮县)人。年轻时蔑视科举,不参加考试,没有做官,在高邮城西筑了西楼,与当时文士在楼上吟诗作曲。他写的散曲,题材广泛,有一些揭露封建社会黑暗现实的作品,但大多是表现封建士大夫闲情逸致的。著有《王西楼乐府》一卷。

宦官,也称太监,本来是封建皇帝家里的奴仆。但是,明朝的宦官却不仅做侍候皇帝及其家属的事,他们还参加了国家政权:有的替皇帝草拟或批复重要的文件;有的当了出使外国的使臣;有的监军镇守边疆I有的总管特务机关,向各地派遣许多爪牙,负责刺探、监视官吏和人民的各种活动;还有许多宦官负责管理皇庄矿税,到各地采办皇家各种各样的用品。总之,他们握有实权,祸国殃民。《朝天子咏喇叭》这首小令写在明武宗正德年间(公元-年),那正是有名的宦官刘瑾骄横跋扈、作威作福的时期。作者写这首小令,句句说的是喇叭,也是句句揭发宦官的罪行,这主要运用的是意义双关的艺术手法。

前四句正面描写喇叭:“曲儿小,腔儿大玢,“全仗你抬声价”。这“抬声价”的意义双关:表面上,是直接讽刺喇叭装腔作势;骨子里,是暗中讽刺那些名为奴仆、实为“二皇帝”的宦官大摆威风。

接着的三旬是侧面描写,从旁听者的角度写喇叭。“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一个“愁”,一个“怕”,深刻地反映了旁听者的心理,这也是意义双关:表面上是写旁听者愤恨喇叭以假乱真;骨子里,是写兵民痛恨宦官假传圣旨,矫诏办事。在封建社会里,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而宦官们也在自己的身上披上龙袍,俨然以“二皇帝”自居,有谁遇到他们不发愁、不害怕呢?!

最后三句也是侧面描写,它从受害者的角度写喇叭:“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一个“吹翻”,一个“吹伤”,特别是一个“水尽鹅飞罢",描绘了一幅人和物都遭殃的惨景,揭示了喇叭的危害性。这也是意义双关:表面上,是写受害者愤恨喇叭伤物害人;骨子里,是写广大民众憎恶宦官贪得无厌、掠夺成性。

这种咏物诗中意义双关的艺术手法,往往一箭双雕,既讽刺了喇叭,又讽刺了宦官。它所以能收到这样的效果,主要是因为作者所咏的物与所讽刺的对象有某种内在的联系,这种内在的联系往往为人们所熟知,比如说这首小令中所咏的喇叭和暗中讽刺的宦官,与作者家乡运河沿岸的高邮(今江苏高邮县),有着密切的关系。那时,运河是南北运输和交通的重要航线,宦官们是当时腐败的封建政权中最得势的一批人,往往乘着官船在运河里来来往往,每到一个城镇,就吹起喇叭招呼当地的兵民来侍候他,他们就趁机敲榨勒索,鱼肉人民。正是在现实的生活中喇叭与宦官有这样密切的关系,因此,作者在《朝天子·咏喇叭》中运用的意义双关的手法,很容易被读者所理解。人们读了这首小令,很自然地从对喇叭的讽刺中,看出作者借物言志、讽刺宦官的深刻含义。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