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汉中的小吃流传至今的种类繁多,传说起源故事最为丰富的莫过于汉中面皮,而从文献角度考证源流者尚少,尝试从该角度梳理汉中面皮菜豆腐的发展脉络,兼论及其他汉中风味如浆水菜等,粗疏尚多,以备稽考。
文献里的汉中面皮菜豆腐(一)
菜豆腐的文献历史至少可以追述到清代嘉庆时期,清代嘉庆时期学者严如熤所撰写的《三省边防备览》已经明确记载了,菜豆腐及甜浆(豆浆稀饭)的提法,而就汉中面皮而言,传说虽多,但受限于文献资料的缺少,80年代以前汉中各县的面皮可考者绝少,根据老人回忆,当时面皮无油、味道偏酸,调料匮乏,口味无明显高低之分,常见的搭配吃法有面皮加豆浆稀饭(俗名甜浆),面皮加菜豆腐稀饭。
以上图片为《三省边防备览》书影
80年代初期到80年代中期的面皮,主要配料中调料仅有酱油、醋、盐、芝麻酱等,根据回忆,当时面皮油少,初见调料香味,味道仍然偏酸。常见的搭配吃法包括面皮加花生稀饭,面皮加豆浆稀饭,面皮加菜豆腐稀饭。
以上图片为80年代汉中街头热面皮摊点(胡迪生摄影/汉中档案馆藏)
由吴国栋,姜培之执笔的《中国小吃(陕西风味)》(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版)第八十条著录了汉中面皮子,记载了当时面皮主料为大米,底菜为绿豆芽(沐笛斋按:绿豆芽似乎没有黄豆芽普及,不知所本,待考),调料则仅有精盐、酱油、醋、芝麻酱、菜籽油,可谓十分简易,但在当年应该是普通人家待客的好饭了。
以上图片为《中国小吃(陕西风味)》(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版)书影80年代中期-90年代初期汉中夜市兴起的“热面皮”,偏酸的味道已有所减弱,面皮的质地已开始变软,主要配料中调料包含有油辣椒、酱油、醋、盐、味精、蒜泥或姜末,一碗面皮的基本构成元素与今天已无明显差异。常见的吃法搭配为,面皮加菜豆腐稀饭或面皮加花生稀饭,亦或面皮加豆浆稀饭。由皇甫彧发表在《烹调知识》(第2期)上的文章《话说汉中面皮》提及大米中已经需要加入洋芋粉制作面皮了,这也是面皮劲道不失弹性的秘诀,调料已经囊括了油辣椒、蒜泥(可用芥末或姜末代替)、食盐、味精、酱油、醋、葱花,底垫菜用嫩黄豆芽,菠菜和芹菜,绿豆芽最末,调料粉也有二十四、五种,其实与三十年后的今天已经没有多大差异了。
以上图片为《烹调知识》(第2期)书影有说法认为,90年代往后四川人进入汉中饮食业,彻底改变了汉中面皮普遍偏酸的古老味道,进过市场化运作,口味得到优化,面皮的质地既劲道又柔软,一种做法是辣椒粉添入了芝麻、草果粉、大香粉、干姜粉、亦有面酱等佐料,淋入热油,辣子面被炸得比较干,可以闻到卤香味。另一做法是辣椒油搭配另外的调料熬制的卤水一同调入面皮。同时,菜豆腐稀饭开始被纯菜豆腐取代,店主对不吃菜豆腐者亦可免费提供菜豆腐汤,面皮特点香味浓溢、味道微酸微咸而略显香辣,时人戏称为“四川汉中味儿”,常见的搭配吃法包括面皮加菜豆腐稀饭,面皮加花生稀饭,面皮加豆浆稀饭。由冯贵华发表于《四川烹饪》(年第10期)的文章《汉中的米面皮》提到当时的面皮配上汆熟的菠菜或豆芽,调入精盐、酱油、醋、味精、蒜泥、姜汁、芥末、红油、香油等。
以上图片为《四川烹饪》(年第10期)书影
同时期由张鼎铭发表于《陕西文献》(年第期)的文章《續憶漢南雜詠十首》词作,可谓尽述汉中面皮的妙处,
漢南憶,最憶麵皮子。
鐵盤麵糊開水汆,
菠菜、豆芽、蘿蔔絲、辣油加蒜泥。
註:麵板子,又叫饟皮子,川陝及關中等地均有之,然以漢中所製最爲膾炙人口。其製法係將麵粉調成糊獎,置入特製之圓形鐵盤内,盤爲平底,直徑約一尺半左右(須與家中大鍋、大盆相配合),盤底須先塗少許菜油,留入適量麵糊,搖轉盤子使麵糊厚度平均。大鍋燒滾水,將盛好麵糊之鐵盤平放滾水上汆燙,須蓋鍋蓋,約一分鐘取出,置於盛有涼水之大盆水冷卻,稍涼即可取出,無論滾水或涼水,均注意不使浸入盛麵糊之盤中,此時用竹筷一支,沿盤邊輕,即可將已燙熟之麵皮取出,將麵皮摺三、四疊,切成二、三分寬之細條,大碗裝少半碗麵皮子,另加已盪熟之菠菜、豆芽、紅蘿蔔絲等,再按各人口味調入鹽水,(醬油)、醋、辣油、蒜泥、芝麻醬等,拌匀食之,富韌性而不油賦,口感絶佳。余住眷村時,曾以克難方法試製,遍享左右鄰居,頗獲好評。
以上图片为《陕西文献》(年第期)书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