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笛是最早产生的木管乐器之一,属于吹孔气鸣乐器是现代管弦乐团、管乐团、军乐团中主要的高音旋律乐器属于木管组,也常用于独奏、重奏和室内乐。它的家族包括短笛、高音长笛、中音长笛、低音长笛和倍低音长笛等。
长笛最初的形态是横吹笛,最早于12世纪从亚洲传入欧洲,形似中国的竹笛,经过约多年的改进,到17世纪后期由法国木管乐器制造家奥特泰尔完成为现代长笛。
19世纪30年代,德国慕尼黑著名的长笛改良家、演奏家特奥巴尔德·波姆(——)研制出了更符合科学原理的带有机械传动装置的长笛,它在音准、音色、音量和音域等方面都比老式长笛有了革命性的发展。后在年将长笛的管形和音键加以改进,又对音键的机械装置做了优化,极大丰富了长笛的表现力和演奏技能,完成了定型,使这一乐器标准化,这种长笛被称为“波姆式长笛”,流传至今。
长笛有宽广的音域范围,低音区音色丰美醇厚,弱奏时大调音色冷漠凄凉,小调音质柔和,中音区音色清澈朗润,很富感情,音色柔美温存,透明纯洁;高音区音色光辉明亮,穿透力强,清晰开眀,演奏技巧华丽多样,最擅长表现大自然,比如森林、田野、春天、湖畔、小溪、清晨第一缕阳光、山林中的回声和叽叽喳喳的小鸟,都能表现得淋漓尽致。在交响诗《牧神午后前奏曲》中,德彪西更是把长笛每个音区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致,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部里程碑的作品。
在19世纪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这段时期,法国巴黎是欧洲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绘画、音乐、建筑等艺术的发源地。“印象主义”一词来源于美术,第一次用于音乐是在年,在印象主义画派以及象征主义文化的熏陶下,印象主义音乐孕育而生。
这正是德彪西首创,他的这种音乐风格极具创新精神,创作手法非常大胆,像绘画一样,有一种超越现实、模糊抽象的色彩,在晚期浪漫主义音乐和20世纪现代音乐之间搭起了一座重要的桥梁。德彪西创作了多部长笛作品,在创作理念方面突破了传统模式的束缚,具有明显的印象主义风格,同时对长笛的运用达到了极致的水平,深入而生动地感知到长笛乐曲的内涵与思想。
他们的作品追求的是一种梦幻的美,这也深深地影响着德彪西的音乐创作。交响诗《牧神午后前奏曲》就是德彪西于年根据他的密友一一法国诗人马拉梅的同名诗而谱写的首梦幻般的乐曲。在这部作品中,没有古典主义音乐的严谨和规整,也没有浪漫主义音乐的激情和感伤,只有德彪西的独树一帜。他曾这样说:“难道我们的责任不是找到适合这个时代的交响曲式吗?
产生飞机的世纪有权拥有它自己的音乐”。德彪西在创作《牧神午后前奏曲》时,将管弦乐队里各种乐器进行了大胆的不同组合,创造出了柔和的、闪烁的音响效果,表现出一种神秘莫测,虚无缥缈,似梦似幻的色调和气氛。作品描写了在一个炎炎夏日的树荫下,有一位半人半神的牧神正在午休,他在半梦半醒之间,恍恍惚惚地走进了艾德拉山,山中云雾缭绕,牧神隐隐约约看到一位翩翩起舞的山林水泽仙女,并且和爱神维纳斯度过了魂消魄散的时刻。
当牧神慵懒地醒来,回忆起梦中的情境,又昏昏沉沉地睡着了。整部作品的旋律行云流水,长笛在其中演奏得委婉动人,德彪西以其大胆而丰富的想象力,对音乐细腻独特的理解和高超的配器技巧,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似梦似幻的神话传说。《牧神午后前奏曲》被公认为音乐史上第一部印象主义音乐作品,色彩朦胧,似真似幻。
德彪西曾说:“这个作品可能只是马拉梅这首诗的背景,为了把人们带到和诗相似的意境之中。”马拉梅听后这样评价:“我认为除幻想外不应该有任何东西,对物体的思考,这些物体激起了白日梦的飞逝形象,这就是歌,你的交响诗《牧神午后》跟我的诗歌很协和,它用微妙、迷离的音乐衬托并丰富和提高了我的诗意。”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