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如烟,岁月如歌。
打开尘封的记忆,若要问一下四零、五零后的父老乡亲:七十年代给你留下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恐怕十有八九会回答:穷,太穷!
若要问当时最时兴的文化生活是什么?恐怕多数人会回答:看样板戏!
若要问那些老戏迷老歌迷们,当时最爱听的乐曲是什么?会有相当一部分人会回答:听《扬鞭》!
对,你没听错,《扬鞭》,就是那首当时风靡大江南北的笛曲:《扬鞭催马运粮忙》!
01远方飘来“天籁之音”
最初听到《扬鞭》,是通过大队的高音喇叭。
扬鞭催马运粮忙俞逊发-俞逊发:笛子演奏家
那时农村的基层组织叫“大队”,下辖若干“小队”。大队有啥事需要通知小队和群众,最便捷的方式就是高音喇叭。喇叭一响,社员们都会静听有什么重要事情。而为了先引起人们的注意,广播室都会先播放一首乐曲,而这首曲子就是《扬鞭催马运粮忙》。人们听《扬鞭》的时刻,也是注意力最集中、如醉如痴的时刻!
当然,人们一开始并不知道这首曲子叫什么名字,只感觉这首曲子悦耳动听,前所未闻。在那个一天到晚净听样板戏的背景下,人们总不免有些厌倦和腻烦,曾有人调侃样板戏是“阿庆嫂提红灯,一口气跑上威虎山”。可见,此时的《扬鞭》,就是流向人们心田的一股甘泉,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任何一部好的文艺作品,都是内容和形式高度的完美和统一。《扬鞭》在内容上描写的是丰收后的农民驾着马车运送公粮、忙忙碌碌而又满怀喜悦的情景:马蹄击节、车轮欢唱、车夫偶尔再乘兴打几个响鞭,把欢快和喜悦撒满运送公粮的小路上……
在形式上,《扬鞭》征服听众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乐曲完美的结构和旋律。曲调以奔驰音型起始,引入长指颤音,接着是上下历音和顿音,把运粮车队奔忙和热闹红火的场面,一下子展现在听众面前,不由使人感到热血沸腾,顿生手舞足蹈、陶醉其中之感……诚然,在那个贫穷的时代,人们满怀对物质生活的热切向往,也同样对新的文化形式、文化生活满怀渴望和追求;固守在土地上的农民,也需要用新的形式来描写自己的生活,抒发自己的心声,而《扬鞭》,就是一首应时之作,《扬鞭》也由此应运而生。
02田间迎来“乌兰牧骑”
《扬鞭》的传播和“乌兰牧骑”的成立,丰富了一代社旗人的文化生活。
那时县里有个专业剧团,叫“越调剧团”。由于各种原因,似乎演出太少。再加上“越调”这个剧种比起曲剧豫剧来,受欢迎程度差多了,满足不了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这时,“乌兰牧骑文艺宣传队”适时填补了这项空白。
“乌兰牧骑”原夲是内蒙古牧民创立的一种文艺表演形式,受到了毛主席、周总理的大力倡导和支持,从而在七十年代初在全国得到迅猛发展。“乌兰牧骑”最大的特点是“小而精”。小,是指人员少,宣传队规模不能大,便于深入田间地头;精,是指人员要精干,节目要精彩。这就要求宣传队员必须“一专多能”,个个都是“多面手”。
“乌兰牧骑”最多的节目形式是独唱和独奏。其中一个叫“大兰”的女队员,人长得漂亮,声音甜美,表演也十分精彩,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甚至成为村上年轻人崇拜的偶像。
乐器也相当简单,全部是民族乐器。弦乐就是曲胡、板胡和二胡,管乐也只有笛子。
记得乐队的笛手叫沈宗荣。他的伴奏显得跳荡灵动,既能先声夺人,又能恰到好处,令人赞叹不已。
当然,最出彩的还是他的拿手好戏——笛子独奏:《扬鞭催马运粮忙》,这也是乡亲们初次看到现场演奏。报幕声刚过,台下便会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观众们个个凝神聆听,如醉如痴,总是让笛手返场一次两次才肯罢休。
“乌兰牧骑”的另一任务,就是发现和辅导民间音乐新手。我作为一个笛子爱好者,自然得到了乐队老师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