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 笛资源 >> 正文 >> 正文

王贻芳吴国盛李永乐,3位科学大咖畅聊

来源:笛 时间:2022/12/24

「高山科学经典」是高山公益项目之一。计划用2年时间,邀请百余位科学家和社会贤达,为公众线上直播导读本科学经典书籍,一周一期,一期一会。用心做有温度的公益,让科学精神惠及民族。

天不生XXX,万古如长夜”。

如果XXX代表的是对人类现代文明和科学事业创造了极大贡献的人,你会选谁呢?

第一个提出“世界本源是什么”的泰勒斯;

“万物皆数”的创立者毕达哥拉斯;

“力学之父”阿基米德;

“日心说”先驱哥白尼;

近代实验科学奠基者伽利略;

“天空立法者”开普勒;

“近代科学始祖”笛卡尔;

“近代化学之父”波义耳;

经典力学体系建立者牛顿;

“进化论之父”达尔文;

经典电磁理论集大成者麦克斯韦;

量子论创立者普朗克;

相对论创立者爱因斯坦;

“星系天文学之父”哈勃;

“现代计算机之父”冯·诺伊曼;

DNA双螺旋结构发现者之一克里克;

“宇宙之父”霍金;

宇称不守恒理论提出者杨振宁;

还是其他?

选项太多,其实根本选不出来,因为人类现代文明和科学自古以来就不是单一因素影响的结果,也不是某一个人所创造的精彩。

牛顿曾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们不停地往上攀爬,前赴后继地登上巨人的肩膀、苦苦求索,执着于解释世界。因为答案决定了我们如何看待世界、自己和未来。

从神话、宗教到科学,人类在认识自己的道路上走了多远?在这个过程中,那些伟大的人们分别做了些什么?他们是如何一步步让科学走到了今天的模样的?在他们的影响下,人们认识世界的三观如何不断毁掉又不断重建的?

这一切的“非凡的、有趣的”故事,都被记录在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温伯格的著作《给世界的答案》中。

本周六晚八点,高山科学经典迎来了一期与众不同的经典书籍导读。

作者温伯格被称为“诗人科学家”,全书行文优美,视角独特。他所撰写《引力与宇宙学》、《最初三分钟》、《终极理论之梦》对各个领域的科学家、世界各地的科学爱好者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霍金也曾受他启发撰写了《时间简史》。

这一期的导读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是我国粒子物理实验研究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从无到有组建了中国的中微子研究队伍。从微观粒子,到宏观宇宙,他一直在探索自然的奥秘。

圆桌嘉宾吴国盛教授,高山书院校董,清华大学科学史系系主任。耗时一年多组织了多位院士科学家精选了本科学经典书籍,形成了《高山科学经典书目》一书。深耕科学史,著作等身;组建科学博物馆,用独有的幽默风趣积极推动中国科普事业的发展。

圆桌嘉宾李永乐,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教师,西瓜独家创作人,“北京榜样”年榜人物;一位精通物理和数学的天才教师,更是一名科普达人。日常生活中的一切几乎都能在李老师这里找到通俗易懂的科学解释,其科普作品获央视新闻和人民日报点赞转发。

三位科学大咖畅聊温伯格,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本周六晚八点,高山科学经典直播间,不见不散~

嘉宾简介粒子物理实验学家,现任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我国粒子物理实验研究的主要学术带头人,领导完成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的北京谱仪(BESIII)的设计、研制、运行和物理研究,技术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发现了一系列新粒子和新现象,在轻强子谱和粲物理研究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王贻芳从无到有,组建了中国的中微子研究队伍,开创了我国中微子实验研究,原创性地提出了大亚湾中微子实验方案并率领团队完成了实验的设计、研制、运行和物理研究。

年,实验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被认为是对物质世界基本规律的新的认识。该成果入选美国《科学》杂志年全球十大科学突破,获得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王贻芳提出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设想,并领导了其设计、预研和建设。这一实验的建设标志着我国中微子实验整体步入世界领先地位,该实验将于年完成建设。

他也是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CEPC)的提出者和推动者,该设想引领了国际上研讨未来高能加速器的热潮,使中国成为国际高能物理研究的主角之一。

因在粒子物理领域的突出贡献,被评为“十佳全国科技工作者”、CCTV十大科技创新人物,荣获“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周光召基金基础科学奖、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一)、中国新闻周刊“影响中国”年度科技人物等。在国际上,荣获美国物理学会潘诺夫斯基实验粒子物理学奖、“日经亚洲奖”科学技术奖、基础物理学突破奖、庞蒂科夫奖、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等。他也被授予泰国苏南纳里大学、德国波鸿大学名誉博士、意大利共和国指挥官勋章。

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教授、系主任,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馆长,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通讯院士。

主要研究方向西方科学思想史、现象学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科学传播与科学博物馆学。

主要学术著作有《什么是科学》、《技术哲学讲演录》、《时间的观念》、《科学的故事》、《科学的历程》等。

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研究生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物理教师,国际奥赛金牌教练员,中国科协青少中心特聘专家,北京市青联委员。

任教十三年,所教学生余人考入北大清华哈佛耶鲁等名校,数十人获得国际、亚洲、中国物理奥赛金牌。

业余时间在互联网上分享了数百个小时的教学视频和数百段科普短视频,全网粉丝超过万,累计播放量数十亿次。

关于“高山科学经典”

科学著作浩如烟海,加上门槛较高,容易让人望而生畏,因此需要权威的书目推荐,引领科学阅读。

年,高山科学促进中心甄选部科学著作,成立了“高山科学经典”公益项目。

计划用2年时间,邀请数百位大科学家和社会贤达,每周六晚八点开展公益导读,让科学精神通过书籍,跨越地域、阶层、年龄、民族的界限,传播到每个角落、每个人心中。

这本科学经典将会被重新包装、统一装帧出版,打造一套厚重、值得收藏的科学经典书籍,如果对整套书和这个科学阅读群体感兴趣,欢迎联系“高山科学经典”百家号。

热爱科学的人都在这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9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