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诗中,经常看到诗题中有齐梁体三个字,例如岑参的《夜过盘石隔河望永乐寄闺中效齐梁体》、贯休的《闲居拟齐梁四首》、皮日休的《寄题天台国清寺齐梁体》等等。
那么何谓齐梁体呢?和唐朝盛行的律诗有什么区别呢?
一、严羽以时代划分南宋时,严羽在《沧浪诗话·诗体》中提到:以时而论则有:.......,永明体(齐年号,齐诸公之诗), 齐梁体(通两朝而言之)南北朝体(通魏周而言之与齐梁,体一也),唐初体(唐初体,唐初犹袭陈隋之体)
按照时代的划分,有永明体、齐梁体、南北朝体,而所谓的南北朝是包括了北方的周、魏,和南方的齐、梁,所以南北朝体和齐梁体为一体。永明体,指南齐年号为永明时期,诗人作诗的诗体。其实齐梁当然也包括了齐永明时期。所以这个齐梁体似乎也包括了永明体。严羽以时代划分来定义齐梁体,并没有指出齐梁体的特点。二、空海从风格上说齐梁体诗日本和尚空海,在唐朝学习一段时间后,回去编撰了一本《文镜秘府论》,记录了不少我们失传的诗论。其中在《调声》章中提到了“齐梁调诗”,并且列举了几首诗:
张谓《题故人别业》诗曰:(五言)
平子归田处,园林接汝濆。落花开户入,啼鸟隔窗闻。
池净流春水,山明敛霁云。昼游仍不厌,乘月夜寻君。
何逊《伤徐主簿》诗曰:(五言)
世上逸群士,人间彻总贤。毕池论赏诧,蒋径笃周施。
又曰:一旦辞东序,千秋送北邙;客箫虽有乐,邻笛遂还伤。
又曰:提琴就阮籍,载酒觅扬雄;直荷行罩水,斜柳细牵风。
《文镜秘府论·调声》这一章,其实讲解的是诗律。所以这一章举例的时,自然与格律诗相关。张谓是唐朝人,《题故人别业》是标准的五言律诗。何逊,是南朝梁著名诗人,他与阴铿齐名,杜甫将二人合称"阴何"。他的三首《伤徐主簿》中,前2首是标准的律绝。第3首比较特别,是失黏的律绝,也被称为折腰体。这几首诗中,有标准的格律诗(近体诗),有失黏的格律诗。使用律句,但是不注意黏连,是齐梁时期,注意用四声的诗作常见现象。空海说的这几首齐梁调诗,从格律来看,和唐朝盛行的格律诗几乎一样,即使折腰体唐律也是常见现象。所以所谓的“齐梁调”,应该是从内容或风格上来说的。三、唐朝的齐梁体在唐诗中,有不少诗题中带有齐梁体的作品,风格还是挺多样的。1、仄韵绝句例如皮日休的《寄题天台国清寺齐梁体》是一首七言的仄韵绝句:十里松门国清路,饭猿台上菩提树。
怪来烟雨落晴天,元是海风吹瀑布。
这四句都是律句,不过押的是仄韵。2、五言四韵古风贯休的《闲居拟齐梁四首》很像五律,是仄韵古风:夜雨山草滋,爽籁生古木。
闲吟竹仙偈,清于嚼金玉。
蟋蟀啼坏墙,苟免悲局促。
道人优昙花,迢迢远山绿。
仄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诗中多次出现古风句式。当然也有律句杂入其间。3、标准五言律诗岑参的《夜过盘石隔河望永乐寄闺中效齐梁体》,则是标准的五言律诗:盈盈一水隔,寂寂二更初。
波上思罗袜,鱼边忆素书。
月如眉已画,云似鬓新梳。
春物知人意,桃花笑索居。
4、类似五言排律刘禹锡有《和乐天洛城春齐梁体》,形式上是五言排律,但是其中夹杂了不少古风句式,也有失黏的现象:
,游人喜意长。
草生季伦谷,花出莫愁坊。
,轻风漾水光。
楼前戏马地,树下斗鸡场。
,。
潘园观种植,谢墅阅池塘。
,过老不悲伤。
相问焉功德,银黄游故乡。
标注的是古风句式,另外断云、白头、潘园、至闲等句失黏。我们看看白居易写给刘禹锡的原诗,《洛阳春赠刘李二宾客(齐梁格)》:
水南冠盖地,城东桃李园。
,春入永通门。
,。
年丰酒浆贱,。
中有老朝客,华发映朱轩。
从容三两人,。
尊前春可惜,身外事勿论。
明日期何处,杏花游赵村。
同样也是律句与古体句杂用,也有失黏的现象。但是形式上,极其像五言排律,出现多处对仗句。这种诗体很像齐梁诗人谢朓的作品,例如这首《郡内高斋閒望答吕法曹诗》:
结构何迢遰,旷望极高深。
窗中列远岫,庭际俯乔林。
,。
,。
非君美无度,孰为劳寸心。
惠而能好我,。
若遗金门步,见就玉山岑。
同样律句古句杂用,多处失黏。结束语从上面的诗例来看,齐梁体有律诗,也有使用律句的古风。可以看出,从格律的发展角度来说,齐梁体,是格律诗发展阶段中的一种介于古风与律诗之间的诗体,和永明体有相同的特点。白居易等人的齐梁诗,应该是格律特点上的模仿从内容与风格来说,大概是陈子昂批评的‘彩丽竞繁,而寄兴都絶。“缺少所谓的魏晋风骨。那些标准律诗形式呈现的齐梁调诗,应该是从内容上来模仿的。在齐梁时期,其实也出现了不少标准的律诗,这里就不细说了。老街味道王力只找到2例孤平律诗,其实还有10多首,李白杜甫也犯孤平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6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