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 笛图片 >> 正文 >> 正文

地方戏成百戏之祖,再到无人问津,昆曲都经

来源:笛 时间:2023/5/5

引言

年,著名作家白先勇在全球展开了巡回演出,他所改编的《牡丹亭》亦是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夸赞和青睐,尤其是在国内,更是掀起了一阵全民戏曲的浪潮,使得就算对戏曲一无所知的普通人都开始了解起了这些中国的传统文化。

通过了解后,国人们很快发现,这《牡丹亭》并非是为人熟知的京剧,而是一种古老的戏种——昆曲,相比于京剧的波澜壮阔,昆曲更加细腻悠扬,因此便有不少人将昆曲拿上了台面,称其完全有资格和京剧一较高下。不过这些人显然不知道,昆曲成名已久,也一直被业内誉为“百戏之祖”,与之相比京剧不单完全不是对手,还应该尊称其为“老祖宗”!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昆曲为何能在一众戏曲种类中独领风骚成为百戏之祖,它是怎样出现的,如何兴盛至此,最终又是怎样被世人遗忘的呢?

一、昆曲的起源

传统意义上讲,昆曲起源于明朝中期,并在这之后发扬光大最终占据了中国戏曲界的核心位置,但实际上,它的源头却是要追溯到南宋时期。

南宋第三位皇帝,也就是宋光宗赵惇在位时期,位于浙江永嘉的一伙戏班子创建了一种新型“小戏”,其主要表演的是为南方民间的各种音乐、杂谈,曲调也更加贴合南方口语,故而便被当时的人称为“南戏”。

当然此时的南戏由于没有固定曲目,演出形式十分随意,作词相对口语化,缺少文人墨客的润笔等等原因,并不受主流戏曲人士的青睐,在他们看来这充其量就是一群草台班子茶余饭后的即兴创作罢了,不入流也不上档次。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元朝时期亦是如此,由于文化的封锁、生活的艰辛,南戏俨然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谈,没人会刻意学习更登不上大雅之堂,还是直到元朝灭亡,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南戏的处境才发生了改变。

由于朱元璋是穷苦百姓出身,他自小也是听南戏长大,所以登基称帝后听的戏大多也是南戏,为此他还特地命令锦衣卫去往民间,收集各种南戏小曲带回宫中消磨时光,而在这一过程中,他便产生了将南戏发扬光大的念头。

不过对于这个想法,不少自视清高的文人墨客却提出了反对意见,他们认为南戏始终是不入流的,觉得在宫廷演奏会降低朱元璋的身份。

面对这些质疑,朱元璋自己也有类似的顾虑,所幸就在这时,他意外得到了一本名叫《琵琶记》的南戏剧本,该剧本是由元末著名戏曲家高明所著,不单舍去了不少粗鄙之言,更是融合了唐诗宋词中的典故,让南戏变得高雅了不少。

读过《琵琶记》后朱元璋大喜过望,立刻就叫来了地方的戏曲班子进京表演,而南戏也就这样通过这位开国皇帝的肯定,正式登上了上流社会的舞台。

那么南戏和昆曲有何关联呢?简单来说,昆曲就是南戏的一种,之前提到过,南戏的演出形式十分随意,也没有固定的演出种类,这也就使得南戏变得愈发多样化,每一个地方都有其特色的南戏,它们的名字也大不相同,在金陵的就叫金陵腔,在昆山的就叫昆山腔,而这个昆山腔便是昆曲的前身。

不过在明朝中期之前,昆山腔还并未受到世人的认可,只是在苏杭一代流传而已,它也没有如今这般的正规,一般来说表演昆山腔的形式大多都是清唱一小段南戏曲目,没有配乐、没有演奏,更没有对细节的把控。

那又是什么让昆山腔彻底蜕变为“百戏之祖”的呢?

二、昆曲的发展

真正让昆曲走上正途,并且发展壮大的其实是一位著名的民间戏曲家——魏良辅,历史上对他的记载十分简略,我们只知道他出生于嘉靖年间,祖籍江西豫章,后来为了生计远赴江苏太仓以演唱民间各种小曲为业。

太仓位于沿海地带,与上海相邻,因而此处亦是南北商人的聚集地,当然了,这也让魏良辅接触到了来自大江南北各地的各类戏曲,其中就包括了当时还名声不显的昆山腔。

魏良辅对昆山腔很感兴趣,他认为只要对其进行改良,那昆山腔未必不能成为戏曲的主流,于是乎他当即找到了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研究起了昆山腔的改革方案。

对于戏曲的改良魏良辅当真算得上是天才中的天才,他通过演唱、伴奏、作词三方面同时进行,首先是演唱,魏良辅将南北各个曲目中的优势、长处融合进了昆山腔之中,随后又将一些朗朗上口的民歌小调加入其中,创造出了如今大半的昆曲曲目。

其次,在伴奏方面魏良辅花重金请来了一位著名的北方乐器专家——张野塘,让他辅助自己为昆山腔寻找合适的乐器演奏,最终在二人的共同努力之下,一系列包括三弦、笛子、快板、琵琶在内的乐器被用在了昆山腔的伴奏之中,使得其原本的清唱增添了不少气势。

最后,为了给新的昆曲作词,魏良辅亦是费尽了周章,又是请教文人大家,又是自己通宵研究,这才在明代隆庆年间将昆曲彻底打磨完成。

自此现代昆曲的基本架构初步完成,而这种新式的戏曲一经问世便立刻从南向北快速发展,受到了全国各地戏曲爱好者的青睐,魏良辅名声大噪,无数民间音乐家和戏曲从业者慕名前来学习,他也没有藏私,立刻就将自己掌握的曲目、演奏方式、词本尽数教给了大家。

人多力量大,在魏良辅的无私奉献下,昆曲亦是逐渐从民间登上了大雅之堂,被文人墨客们大加赞赏,还不仅是赞赏,当时一些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也加入到了昆曲的作词、作曲之中,用自己的文学功底为原先的昆曲润色,甚至还打造出了许许多多流传至今的剧本,例如梁辰鱼创作的《浣纱记》,李开先创作的《宝剑记》,徐霖创作的《绣襦记》、以及高濂创作的《玉簪记》都是经典中的经典。

这些著名且保留至今的昆曲主体大致有两类,其一是描写当下政局,其二是书写爱情,按照比例和受欢迎程度来看,显然是后者比较多,例如开篇时曾提到的,由白先勇先生改编的昆曲著作《牡丹亭》便是如此。

《牡丹亭》中主要讲述的是柳梦梅和杜丽娘之间的爱情故事,故事中二人宁愿死也要维护爱情的情节令无数人为之动容,这般打破传统的著作更是启蒙了相当之多的青年男女,以至于一直压迫人们的封建教条日渐松弛,门当户对的陈旧观念出现了裂痕,当真算得上是传世佳作。

《牡丹亭》的作者是为汤显祖,这位与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同时期昆曲大师,无论是名声还是能力都丝毫不弱于对方,而这也就产生了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现象,彼时在西方,所有人都在看着莎士比亚的《仲夏梦之夜》拍手叫绝,而在遥远的东方,家家户户则对着《牡丹亭》暗自神伤。

可以说,当时的中西方戏曲界已然被这二人包揽,当然了,昆曲成就了汤显祖,汤显祖也成就了它,自汤显祖之后,昆曲的知名度火速飞升,大量其他种类的曲目被融入昆曲之中,不单是民间的草台班子在全国范围内唱起了昆曲,就连一些戏曲名家也纷纷转行入昆,昆曲自此开始进入了全盛时期,而“百戏之祖”的称号亦是从这时打响。

明末时期昆曲迎来了巅峰,据权威数据统计,崇祯年间仅在南京一处就有超过五十家昆曲班子,杭州、苏州这些江南城市加在一起更是有超过八百家。

然而此时的昆曲却是一家独大,由于用的是吴音,兴盛地在江南,昆曲也被叫做吴江派,还是直到清军入关后,更多的派系才应运而出,而这其中最著名的就要数苏州派了。

苏州派与吴江派最大的不同就是在于演奏的曲目,吴江派主打哀怨、婉转、凄美的爱情故事,苏州派则是主打当下的发生的实事,例如对剃发易服的愤恨,对南明朝廷的恨铁不成钢等等,虽然这其中大多都是隐喻、暗喻,但却还是得到了不少爱国人士的青睐。

可凡事有利也有弊,苏州派的确是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却也受到了清政府的抵制,而在这种压抑的氛围下,很快苏州派就有人提出了创新,企图改变受到压迫的情况。

此人名叫李渔,生于明朝末年,他不会唱昆曲却是个天才创作家,目前已知在他的手上至少写出过十个昆曲剧本,且每个都是传世级别的佳作,例如《闲情偶寄》、《风筝误》都是如此,这些作品与前人的区别也很明显,虽然都隶属于苏州派,却摒弃了对事实的剖析,放弃了对不公事件的反对,转而变得十分保守。

简单来说就是清廷做了什么他不管,即便心里再不舒服,也只能运用“春秋笔法”描写不一样的历史,这和清王朝撰写“明史”的做法相同,自然也受到了清廷高层的喜爱。故而自清中期开始,昆曲便再度登上了大雅之堂,进入了宫廷成为了不少帝王消磨时光的必要物品。

那么既然如此,昆曲最终又是如何衰落的呢?

三、逐渐遭到取代

昆曲衰落的根本原因其实分为两点,其一是自身的僵化,其二是新生事物的取代。

要知道无论什么事物,只有不断推陈出新才能生存下去,昆曲自然也不例外,但遗憾的是,自从李渔等清初的作家去世后,昆曲便再也没能迎来一位堪当大任的角色,因此到了清中期后,各个戏班便只得表演过去的昆曲曲目,以至于没过许久观众们就听腻了。

面对这种情况,昆曲的演奏者们只得另辟蹊径,那就是套作原先的剧本,用更改名字、地点、情节的方式炮制出“新的剧本”。

这种方式起初的确有效,确实是唤回了一群忠实的昆曲戏迷,可逐渐的待大家认识到这些“新曲目”的真面目后局势就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反转,听昆曲的人越来越少,而昆曲戏班子为了生计便只得被迫转型,去唱其他戏种,例如京剧、黄梅戏等等。

这些主推历史故事、英雄事迹、特色文化的地方戏种更加新奇,剧目的种类也更多,理解起来也更加的通俗易懂,简单来说,这些以京剧为首的新型戏种更加贴近生活,贴近观众的心理,他们的创作者用最质朴、最真诚的方式去书写作品,这与昆曲曾经的兴盛原因不谋而合,而这也就是昆曲最终衰落的原因所在。

在这些因素的制约下,很快昆曲的市场份额就被外人抢夺一空了,不过衰落归衰落,昆曲却并没有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反倒是一直坚持到了现在,至于原因也很简单,首先昆曲虽然衰落却曾经辉煌过,包括清朝皇室在内,依旧有不少听众会偶尔听听昆曲,他们将听昆曲当做了身份的象征,这也就给到了昆曲生存的空间。

其次,从业者们待发现昆曲逐渐没落后也在努力的想办法,希望让昆曲重新回到大众的视野之中,而在他们不懈的努力之下,果不其然就在清朝末年,昆曲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更加贴合现实生活的派系,那就是“折子戏”。

什么是折子戏呢?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将原先冗长完整的昆曲剧目分割成独立的小段,又在每一个小段之中增添新的故事、一些滑稽搞笑的情节、一些原本没有的打斗热闹戏码,且每次演出后创作者都会根据观众的反馈更新换代,做出更加耐看的故事情节,使得昆曲从之前的“雅”再度回归到了曾经的“俗”,这才让昆曲最终活了下来并且延续至今。

结语

从大俗到大雅,从大雅再到大俗,这就是昆曲四百多年的兴衰历史,在这之中我们也能清楚的总结出一个道理,那就是只有贴合人民群众生活,让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事物才能发展下去,那些僵化、刻板、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事物终有一日会被取代,而这也就是现代人越来越不爱看春晚的原因所在。

大家觉得笔者说的对吗?欢迎在评论区内进行讨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47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