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乐学习大课学习永远不可取:
器乐学习不是单一传统的“师傅带徒弟”模式,但一定也不是“集体化”授课模式。现行“贵族学校”都采取小班化教学模式,对于器乐更是如此。“一对一,一对二”的教学有利于学生与教师间的互动与沟通。大班所学的时间除以人数,每个孩子的时间最多不会超过5分钟。
如何相对客观看待老师的能力:
老师是学生器乐学习首要选择的要素。一个好老师未必能带出一个好学生,但一个好学生肯定是一个好老师带出来的。老师的专业程度与否将直接导致学生的成长是否顺利。学历不是这一行当中衡量老师的唯一标准,教学年限和教学的人数以及教学的成绩合理的统一应该是评价老师比较中肯的标准。
如何看待教学理论内容与示范乐句教学的比例:
器乐学习,教师必须会示范,这示范指得是“整体曲子的是示范,乐句难点的个别段示范,甚至是个别音,个别技巧”教师演奏能力是示范能力的集中体现。一个自己演奏都不到位的老师肯定教不出一个演奏能力优秀的孩子。(演奏到位的牵涉因素:音准、节奏、速度、力度、对比、情感、技巧、音色)缺一不可,但也可以相对综合。一般就器乐教学而言,教学学生熟悉所要演奏的谱面与示范演奏两个项目可以是先后程序,也可以随时综合,这点关键看老师的运用和时机的把握。
笛子教学中不得不讲几点:(也是看教师是否能教笛子的关键)
一教学肯定以“独奏曲”为主,学习一年左右的孩子都接触到《塔塔尔族舞曲》亦或是《快乐的小笛手》的程度,在保证孩子一天有30分钟并不间断的练习与巩固,更排除孩子天生乐感极差的情况下,若没完成该教学目标,老师问题无疑!
二,教学中不讲节奏,不教音准,不贴笛膜,不讲技术分析,不唱乐谱章节,不分析演奏的重难点,直接可以认定老师不合格。
三,以上的第二点中直接客观反映就是“孩子的书本中的所演奏乐谱干净整洁”一个相当规范教学的老师肯定在学生的乐谱上满是的“涂鸦”与“备注”。因为,谱面只交代了节奏与演奏的技巧而不是生动的话和相对较容易理解的词语。
四,笛子群众基础强,没有从教资格的老先生敢为人先,愿意服务社会,良心是好的,善心也可以值得表扬,但一味玩弄把戏,也未必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所以也敬告老先生们,安享晚年,主动让孩子们飞得更远。当然,庸师除外,比如架子鼓老师教笛子,简直就扯淡,你若打鼓,我也愿意放下架子学,你若吹笛,我也欣赏有加,你若教笛,我直接让您无地自容。社会需要良知,好自为之。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5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