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代水野版云冈图集:第一窟
四十年代水野版云冈图集:第二窟
四十年代水野版云冈图集:第三窟
四十年代水野版云冈图集:第四窟
四十年代水野版云冈图集:第五窟
四十年代水野版云冈图集:第六窟
四十年代水野版云冈图集:第七窟
四十年代水野版云冈图集:第八窟
四十年代水野版云冈图集:第九窟
四十年代水野版云冈图集:第十窟
四十年代水野版云冈图集:第十一窟
12、13窟外景
云冈石窟,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16公里的武周山南,
东西绵延1公里,
现存大小窟龛个,主要洞窟45个,石雕造像5.9万余尊。
佛像至高者17米,最小的仅2厘米,
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
云冈石窟是一座石窟艺术的宝库,
集中、西文化为一体,
是举世公认的历史文化瑰宝和人类古代文明结晶。
鲜卑拓跋部作为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入主中原后,为缓和日益尖锐复杂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必须寻求一种符合各方利益的统治思想。史载北魏开国诸帝,皆为佛、道并奉,也重用像崔浩那样的儒士,在儒释道的博弈中,作为外来宗教的佛教最终胜出,道人统(统辖僧徒)法果提出"太祖明睿好道,即是当今如来”(《魏书·释老志》),这种“皇帝即如来”的思想被北魏佛教界长期继承。虽然如此,但佛教在北魏的发展也是一波三折,太武帝拓跋焘于太平真君七年(公元年)下诏毁灭佛法,致使“土本官塔,声教所及,莫不毕毁”,演变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灭佛事件。直到文成帝拓跋睿即位后,下诏复法,佛教又以更大的势头发展起来,云岗石窟的营造便是复法运动的重大举措。
云冈石窟的开凿按文成帝和平初年(公元年)起算起,一直延续至孝明帝正光五年(公元年)止,前后60多年。根据石窟的形制和造像风格,可分作三期:第一期开凿于文成帝时期,约公元—年,为著名的昙曜五窟(16—20窟);第二期开凿于文成帝死后至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前,约公元-年,主要石窟有五组,其中四组双窟(7、8窟,9、10窟,5、6窟,1、2窟),一组为三个窟(11—13窟);第三期开凿于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一直延续到孝明帝正光年间,约公元—年,主要洞窟分布在20窟以西,中小窟龛自东迄西遍布崖面(4、14、15窟和11窟以西崖面上部小窟,4—6窟间小窟,大都属于这一期)。
对云冈石窟的研究自古有之,然真正学术意义上的研究始于近代。年6月,日本学者伊东忠太等在中国进行考察旅行,无意中发现了北魏石窟建筑群,随后他发表了《云冈旅行记》《支那山西云冈石窟寺》,引起世界学术界的注意与兴趣,中外学者开启了轰轰烈烈的云冈石窟研究。法国的东方研究专家沙畹,将其收集的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的照片与图录,著成《华北考古学使命记》。中国学者陈垣、梁思成、周一良、戴蕃豫的文章,则重在解析云冈历史,介绍邻邦的研究成果,最初的探讨以云冈石窟的艺术形式与艺术来源为主。
年~年间水野清一、长广敏雄对云冈石窟进行深入调查,并将其摄影、实测、线描、拓片、论文等研究成果结集为16卷本《云冈石窟》巨著,年~年陆续出版。此套《云冈石窟》独有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非常珍贵,在云冈石窟研究方面具有开拓性意义。
如今再版的水野清一《云冈石窟》及新近青岛出版社出版的《云冈石窟》价格非常人所能承受,而且有些洞窟因特殊原因一般人也无法全方位观摩,介于此,特将水野年~年间拍摄整理的电子图片分享,以便大家对云冈石窟造像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此套电子版清晰度较高,有需要者可文末扫码获取。本篇介绍第十二窟。
第十二窟
12窟外壁
第9-13窟因后世敷泥施彩绘而变得绚丽多彩,故通称“五华洞”。其中第11、12、13窟为一组,分别为塔庙窟、佛殿窟、大像窟三种不同形制的洞窟。三窟似共一前庭,第12窟为中心窟。第11、13窟窟门上方各开一明窗,形成左右对称的立面布局。第12窟前室外壁上方凿屋檐,下方雕列柱,洞开三门。这组洞窟中,只有第12窟按计划顺利完工。第11窟营凿不久即废止,太和七年后开始续凿,一直延续到太和十九年。第13窟洞窟形制及造像风格均与昙曜五窟接近,属第17窟样式,开工时间稍早,但最终没有完工。这组洞窟外崖面上散布数中小窟室,多系云冈中期及晚期雕凿。
12窟后室南壁
第12窟为佛殿窟,是云冈石窟中艺术氛围最浓的一个窟,人称“音乐窟”。窟平面呈长方形,分前后室。前立壁两根八棱千佛列柱承载着仿木结构的屋檐。东、西两壁雕三开间仿木结构殿宇屋形龛,为典型的中国檐廊式建筑。该窟有47身乐伎44件乐器,雕刻了表现北魏时期宗教、宫廷、世俗音乐、舞蹈艺术的活动场景,为研究北魏音乐、舞蹈史提供了珍贵的形象资料。
前室
12窟前室北壁
前室东西长7.5米,进深4.1米,窟高6.65米。北壁分三层,第一层中部开窟门。东、西两侧各雕一屋形龛,内雕倚坐佛四躯。第二层中部为拱门门楣,楣内雕九坐佛,上沿雕飞天,下沿雕伎乐天。东、西两侧各雕一盝形帷幕龛,内均为一佛二菩萨。龛楣方格内雕飞天,龛两侧各雕一塔。第三层中部为明窗。西侧雕“四天王奉钵"故事。东侧雕“鹿野苑说法"故事。
12窟前室北壁上层
北壁上层天宫伎乐列龛,由西向东依次雕刻着伎乐天,她们手持吹指、齐鼓、排箫、琵琶、横笛、筝、琵琶、筚篥、竖箜篌、琴、细腰鼓、义觜笛、埙、坦鼓,姿态优雅,绮丽纷呈。天宫伎乐列龛下方,16身飞天前后追逐,相向而舞。
明窗的四条棱沿留出很大空间,也用以表现伎乐。底边刻卷草纹,上边中心一禅定坐佛,两侧伎乐天半跪,分别演奏乐器;左右两边伎乐天或立或跪,分别持乐演奏。这是一个17人的乐队组合:合掌、五弦、鼓、法螺、琵琶、恒地、排箫、腰鼓、琵琶、法螺、腰鼓、竖箜篌、横笛、抃、筚篥、腰鼓、排箫。
西壁分三层,第一层南侧雕“降伏火龙”故事,北侧华盖下雕一坐佛,其北侧现存飞天、供养天等。第二层雕一屋形龛,由二方柱分为三间,明间内雕一交脚佛,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两梢间内各雕一倚坐佛。龛外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龛内佛像上侧雕飞天与璎珞,屋脊上雕三角纹与金翅鸟,屋檐下雕斗拱与人字叉手。第三层北侧雕“阿育王施土因缘”故事,南侧雕一坐佛,两侧各一梵志。佛像上侧及两侧雕飞天、供养天等。
东壁亦分三层。第一层中部一圆拱龛,内为二佛并坐。两侧雕供养天,南侧风化严重。第二层雕一屋形龛,明间内雕交脚菩萨,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两梢间内各雕一思惟菩萨。龛外两侧各雕一供养人。第三层北侧雕“儒童本生”故事,南侧雕“降魔成道"故事。
南壁凿两根六棱石柱,形成三开间的窟门。石柱上雕千佛,南侧雕刻风化无存。其内侧额枋上雕飞天,坐佛、伎乐、供养天及胁侍菩萨等。
窟顶为长方形平棊,内雕飞天、莲花等。
后室
12窟后室北壁
后室东西长6.4米,进深4.8米,窟高7.1米。
拱门壁厚1.45米,高1.95米。东、西两壁各雕一金刚,顶部雕交龙。明窗壁厚1.5米,顶部中央雕一团莲,四周绕以飞天。明窗西壁南侧雕习禅弟子,北侧雕一圆拱龛,龛内为二佛并坐。东壁南侧雕习禅弟子,北侧雕一圆拱龛,内为坐佛。
北壁下层雕一圆拱龛,造像风化无存。上层雕一盝形帷幕龛,现存倚坐佛及二菩萨为后世补塑。
西壁雕刻可分三层,第一层风化严重,仅存南侧一圆拱龛,内为坐佛。第二层风化严重,现存南侧三圆拱龛,内为坐佛和二佛并坐。第三层北侧雕一圆拱龛,内为交脚菩萨,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南侧雕一圆拱龛,内为一佛二菩萨及二飞天。两龛间雕三层塔一座。二龛上侧雕列佛与窟顶相连。
东壁亦分三层,第一层雕刻风化无存。第二层并列二圆拱龛,内均为坐佛。第三层南侧雕一圆拱龛,内为交脚佛。北侧雕一圆拱龛,内为一佛二菩萨。两龛间雕三层塔一座,龛上侧雕列佛与窟顶相连。
南壁分三层,第一层中央开拱门,东、西两侧雕刻无存。第二层拱门上侧雕帷幕方形龛,内为二佛并坐,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东侧雕“商人奉食”故事,西侧雕一圆拱龛,内为坐佛,两侧雕供养群像。第三层中央开明窗。西侧雕一盝形帷幕龛,内为一佛二弟子,龛外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东侧雕一盝形帷幕龛,内为一佛二菩萨,龛外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龛上侧雕列佛与窟顶相连。
窟顶为平棊方格,内雕摩醯首罗天、鸠摩罗天、阿修罗天等。边沿雕饰飞天。
免责声明: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