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 笛发展 >> 正文 >> 正文

最好的笑傲江湖曲是哪首有一首胜过沧海一声

来源:笛 时间:2022/10/11
白癜风可吃什么好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10626/9110898.html

《笑傲江湖》是金庸一本 的长篇武侠小说,多次被改编成为电影、电视剧,根据不完全统计,从年香港邵氏电影首次将《笑傲江湖》搬上银幕开始,至今已经有11个影视版本,包括周润发、梁家仁、许冠杰、李连杰、吕颂贤、李亚鹏、马景涛、 ……等等知名演员都曾出演过这部小说的主人公令狐冲。

《笑傲江湖》中有一首曲子,贯穿了整部小说,名字叫作《笑傲江湖》,根据原著中的说法,是魔教长老曲洋和衡山派刘正风“以数年之功,创制了一曲琴箫合奏的《笑傲江湖》”,并且是曲洋“依据晋人嵇康的《广陵散》而改编的。

要拍《笑傲江湖》,那么这首《笑傲江湖曲》是绕不过去的一个问题,这些影视作品之中, 的是 霑的《沧海一声笑》, 霑大气地编曲,让这首歌的确充满了“笑傲”的味道。但今天我要说的是,TVB版《笑傲江湖》里那一首由配乐大师胡伟立编曲的《清心普善咒》,在气质、风范、节奏方面,才更符合是我看原著后的感觉。

《笑傲江湖》原著中,其实《清心普善咒》这个曲子在《笑傲江湖》里出现过两次, 次在洛阳的时候,任盈盈当时隔着帘子向令狐冲了解了曲、刘二人作曲的故事后,心有所感,弹奏了一曲《清心普善咒》。第二次在五霸岗,令狐冲受伤,任盈盈为了给他疗伤,又弹了一次。这首曲子,在原著中无论功能还是曲调,和《笑傲江湖曲》有很大的区别的。

实际上,原著中的《清心普善咒》应该是从佛教音乐《普庵咒》化来的,这个曲子原名《普庵大德禅师释谈章神咒》,是南宋僧人普庵所作,描写的是古刹闻禅,庄严肃穆的法曲,世人称之为《释谈章》或《普庵咒》。《普庵咒》由许多单音参差组合,构成一个自然的旋律,犹如天地人相互的交融在气质上讲究的是清净空灵,无论怎么演绎,也应该和《笑傲江湖曲》大相径庭,所以,TVB版把这首曲子和《笑傲江湖曲》混为一谈,不得不说是一大败笔。

但即便如此,这并不影响TVB版胡伟立所作的这一首曲子的精彩。对比一下各大版本的《笑傲江湖曲》,徐克版的《沧海一声笑》( 霑作曲)和张纪中版《天作地和》(赵季平作曲)等流传都很多的曲子,胡伟立所做的这一版 最契合原著的。即便是传唱最广的《沧海一声笑》也不及TVB版电视剧中这首曲子的风韵。

我们先来看看原文中写令狐冲初次听《笑傲江湖曲》时的描述——

“忽听得远处传来铮铮几声,似乎有人弹琴。令狐冲和仪琳对望了一眼,都是大感奇怪:“怎地这荒山野岭之中有人弹琴?”琴声不断传来,甚是优雅,过得片刻,有几下柔和的箫声夹入琴韵之中。七弦琴的琴音和平中正,夹着清幽的洞箫,更是动人,琴韵箫声似在一问一答,同时渐渐移近。……只听琴音渐渐高亢,箫声却慢慢低沉下去,但箫声低而不断,有如游丝随风飘荡,却连绵不绝,更增回肠荡气之意。……只听琴箫悠扬,甚是和谐。令狐冲心道:“瀑布便在旁边,但流水轰轰,竟然掩不住柔和的琴箫之音,看来抚琴吹箫的二人内功着实不浅。嗯,是了,他们所以到这里吹奏,正是为了这里有瀑布声响……”

第二段则更为生动

“忽听瑶琴中突然发出锵锵之音,似有杀伐之意,但箫声仍是温雅婉转。过了一会,琴声也转柔和,两音忽高忽低,蓦地里琴韵箫声陡变,便如有七八具瑶琴、七八支洞箫同时在奏乐一般。琴箫之声虽然极尽繁复变幻,每个声音却又抑扬顿挫,悦耳动心。令狐冲只听得血脉贲张,忍不住便要站起身来,又听了一会,琴箫之声又是一变,箫声变了主调,那七弦琴只是玎玎珰珰的伴奏,但箫声却愈来愈高。令狐冲心中莫名其妙的感到一阵酸楚,侧头看仪琳时,只见她泪水正涔涔而下。突然间铮的一声急响,琴音立止,箫声也即住了。”

仔细看这一段,再听一遍TVB版的那一首曲子,顿时感觉契合度极高。

原著中说,《笑傲江湖曲》是依据《广陵散》改编的,《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它是中国古代一首大型琴曲,也就是古代的《聂 刺韩傀曲》,聂 刺韩傀的故事,是春秋战国时一个 的刺客故事,和要离刺庆忌、专诸刺王僚一起被认为是春秋战国的三大刺客故事,讲的是聂 受到严仲子知遇之恩,在母亲亡故守孝三年后,独自一人仗剑入韩都阳翟,以白虹贯日之势,刺杀韩国相国侠累(名傀),《史记》中也有记载。这个故事荡气回肠,令人慨叹。

而既然是记载刺杀故事的曲子,自然应该有一种肃杀、锋锐感,而胡伟立谱的曲子就极为契合这一点,歌曲开始琴谱中连用8个长短不一的“羽”声,也就是简谱中的6(la),一股金铁之气顿时扑面而来,和原著中“瑶琴中突然发出锵锵之音,似有杀伐之意……”就很是相符。等到前奏一过,转而一路急转而上,节奏也开始变为温雅婉转,但气质却开始变得跳脱飞扬,虽不羁但却不狂放,犹如清风拂过明月,不由令人想起李白诗句中“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这种感觉,就和原著中《广陵散》、刘、曲二人背景很有共通之处。他们并非是隐居江湖,而是笑傲江湖,既然在江湖,争就很有必要,所以曲子的味道不会走淡薄飘逸的隐世路子,而是举重若轻,洒脱自然的气质。虽然电视剧中曲子实际上使用的是古筝和笛子,不是瑶琴和洞箫,但音乐的气质却是一样的。

还有一个细节很值得回味,《广陵散》也好、《笑傲江湖曲》也好,都是古代的曲子,在古代,我们的音乐主要使用的是“五音”,五音即为“宫商角徵羽”,对应的是现代人熟悉的“do、re、mi、sol、la”五个音,另外还有变徵(fa)和变宫(si)两个音,由于mi和fa、si和do之间只有半个音阶,所以变徵和变宫都不算是正音。而《广陵散》这样的古曲,基本不会出现变徵和变宫的。对比一下就能发现,胡伟立和 霑作的曲都是严格的宫商角徵羽五音,而赵季平虽然也是很出色的配音大师,但却在作曲中加入了fa和si的音,输给了另外两人一筹。

当然,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笔者喜欢TVB版的《笑傲江湖曲》,当然别人也可能喜欢其他的版本,如果你喜欢其他的版本,也可以留下你喜欢的理由,大家一起交流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2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