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 笛发展 >> 正文 >> 正文

五台籍民间艺人田金贵

来源:笛 时间:2022/10/11

田家岗村是阳白乡一个自然村、紧挨玉林村、桑院村,物华天宝,人好,人勤物丰,友好好客。主要农产品有毛豆、韭菜、南美梨、橘子、芹菜梗、生菜、葡萄、西兰花。阳白乡现辖28个行政村,总面积.3平方公里,全乡总户数户,口人,其中农业人口口,非农业人口人。著名景点有天池寺,延庆寺,南禅寺。

阳白乡

田金贵(-),五台县阳白乡田家岗村人。出身于鼓班世家,为著名民间艺人田心宽的儿子。从小从父学吹唢呐,十三岁即做梁柱。后于元宵竞技中用力过猛,不幸吐血,改学北路梆子胡胡,技艺甚精,常为名角伴奏,驰誉二州五县,与前辈琴师五蘑菇并称双绝。

忻州北路梆子剧院

建国后,先在繁峙搭班拉中路胡胡,一九五四年应聘参加忻县地区北路梆子剧团,为著名北路梆子表演艺术家“小电灯”贾桂林、九岁红高玉贵等伴奏,托腔甚严,回过门与演员唱腔争妍,有“金贵的胡胡会说话”之誉。

其演奏技巧极精,运弓主要用手腕,间用小臂。乐器虽系皮弦木板,可奏出金属音,群众称之为“铜音”,清脆圆润,赏心悦耳。田金贵不识简谱,然耳音极好,得之于耳,即可应之于手,可谓得心应手,随心所欲。任何新腔都可随声奏出,不露痕跡。

六十年代剧团赴京汇报演出时,田金贵随团伴奏,与贾桂林等一起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田金贵事业心极强,除了吃饭睡觉,总是手不离琴,琴不离手。对乐器悉心研究,造诣很深。一九七○年病逝,终年六十六岁。

小电灯贾桂林

贾桂林(~)女,原名拉弟,艺名小电灯。山西大同市人。戏剧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二、三、四届理事,山西分会二届理事、三届副主席、四届名誉主席,山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二、三、四届委员。忻州北路梆子剧院名誉院长。历任忻县地区北路梆子剧团团长、忻县地区戏曲学校校长等职. 曾在年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是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4年拜三娃为师,学北路梆子青衣、小旦。年出师后,在忻州、代州、五台、定襄一带演出。“七七事变”后,隐居张家口。年应邀参加山西省首届戏曲观摩汇演。随即参与恢复北路梆子剧种,于年建立忻县专区北路梆子剧团任副团长、团长。代表剧目有《王宝钏》、《金水桥》、《血手印》、《李三娘》、《劈殿》及现:代戏《山乡风云》、《江姐》、《红灯记》等。其中主演《血手印》年获山西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演员奖,年出席山西省文教群英会被评为先进戏剧工作者;主演《金水桥》(年拍成电影)。年获山西省影视“天龙奖”戏曲艺术片一等奖。

高玉贵

高玉贵,艺名九岁红,出生在一个著名的梨园世家。定襄县西关村人,年生。30年代中期移居邱村从小跟随舅父雷福禄(艺名“九条龙”)学戏。登台后得艺名九岁红。他的爷爷“茭杆红”、外祖父“绛州旦”、父亲“灵芝草”曾在北京搭班唱戏,进过紫禁城,给西太后演过戏,北京有山西梆子“五仙”之称。舅父“九条龙”亦是清末明初北路梆子的著名演员。九岁红自幼在舅父的严格教授下,打下扎实的底功,唱、念、做、打俱精。尤擅表演“梢子功”、“纸幡功”、“拐子”、“马鞭功”等绝技。

九岁红高玉贵

他的文戏《九件衣》、《牧羊圈》、《大报仇》,做功戏《五雷阵》、《五岳图》、《煤山》、《搜杯》、《北天门》、《走边》、《匕首剑》等戏都是脍炙人口,风行一时的代表剧目。他的哥哥贵贵旦、兄弟七岁红、表兄八岁红、表妹二梅兰(雷捕枝)都是名震戏坛的演员。他解放前后长期在宁武献演,对宁武的戏剧事业有过积极贡献。

共和国建立后,从绥远召回董福、董翠花、白菊仙及胞弟高三贵等人,于年建起定襄县剧团。年,随剧团改编入忻县专区北路梆子剧团,与小电灯贾桂林、狮子黑董福、亚八百安秉琪等著名表演艺术家同台演出。

安秉琪等合影

年与贾桂林主演了《王宝》、《血手印》、《哭殿》等剧晋京演出,受到首都戏剧界和广大观众的好评,各大报刊纷纷发文盛赞,一时名噪京华。先后担任忻县地区北路梆子二团副团长、山西省政协委员、山西文联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山西分会理事等职。年调忻县地区戏曲学校任教。年4月19日病逝。

五台八大套

八大套历史。据公开资料显示,八大套曲是华北北部民间鼓吹艺人流传下来的八套经典乐曲,在数百年的流传中经历代艺人不断加工完善,在不同地区形成了不同演出风格。山西《八大套》是与西安鼓乐、北京智化寺音乐齐名的中国三大古老乐种之一,主要流传于五台、定襄、忻县、原平、崞县等地,多用于民间婚、丧、喜、庆和庙会场合,由当地职业性的民间音乐组织“鼓房”进行演奏;亦曾被五台山青庙宗教音乐吸收,在禅门佛事仪式中演奏。

《八大套》的历史渊源未见有准确记载。据老艺人回忆,至少在清初已在民间形成,二十世纪初,达到极盛阶段,到三十年代至四十年代,由于日军入侵,该乐种受到严重摧残,不少乐谱(其中包括一部分有唱词的工尺谱)和有关文字资料散失,演奏也逐渐消沉下来。

纪念董福及安秉琪

年7月29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专家组赴五台县,就该县传统鼓吹音乐《八大套》进行评审,当地民间演奏团队牛家鼓班与田家鼓班历时两天完成了对鹅郎套、扮装台套、箴言套、青天歌套等共八大套曲的演奏。其中牛家鼓班所演乐曲根据五台县著名艺人杜三、郭六等七人的钢丝录音和年山西群众艺术馆编写的《八大套》曲谱进行演奏,而田家鼓班则是根据当地艺人牛为贵直传、田元喜家传的《八大套》乐谱演奏。二者皆共运用了笙、笛子、二胡、司鼓、三弦、云锣、碰钟等十多种乐器,将《八大套》全套原汁原味吹奏出来,结束了五台人无人会吹《八大套》全套的历史。演奏结束后,各级领导做了工作汇报并颁发了整套演奏证书。

作者简介:胡立成,笔名虹雨,山西五台人,医教世家之后。文化传媒人,品牌创意人,抗战红色文化传承人,乡土文化宣传人。北京市写作学会会员、国际摄影协会会员、文字友情新媒体总编、中国网特约编辑、《旅游作家》专栏作家、山西新闻网慢游山西专栏作者、国际摄影杂志记者等。曾荣获仓央嘉措国际诗歌奖全球位优秀诗人奖,多次在全国刊物上发表并获奖。文化主张: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2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