绰号又称诨名、外号、野名、雅号等。它是在姓、名、字、号、乳名之外的另一种称谓符号,一般是他人依据某人外貌、性格、特长、嗜好、生理特征、特殊经历等特点所取,往往带有臧否人物的幽默、讽刺或戏谑色彩。
绰号VS别号
别号是由本人拟制的,文字典雅,多用于自称,无贬称;
绰号是由别人取的,不同程度地带有形象性和幽默色彩,文字通俗质朴,且多在口语中流传,民俗色彩更为鲜明。
绰号蕴含着或褒或贬的情感色彩。例如《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被号为“卧龙”、庞统被号为“凤雏”,是着眼于他们的盖世奇才和隐居不仕的早年经历来命名的,自然是一种尊称。
人物的外貌特点往往成为绰号命名的直接因素,例如关羽被号为“美髯公”,孙权被号为“碧眼儿”,带有赞赏的色彩;而刘备被号为“大耳贼”,张飞被号为“环眼贼”,则明显是一种贬称。贬称的绰号占相当大的比重,例如古代的“蟋蟀宰相、屈膝参政、剥皮太守”,现代的“狐狸精、母老虎、活阎王、铁公鸡”等。
明明是一起结义的三兄弟,凭啥最右那位有美名?
在古文献中,最早的一批绰号出现于汉代。例如,用法严酷不贷的三位官员——郅都、董宣、严延年,分别被号为“苍鹰、卧虎、屠伯”;江革至诚至孝,被号为“江巨孝”;杨震博学,被号为“关西孔子”。此后,绰号历代有载,史不绝书。
在古人的绰号中,对于具有共同特点、属于同一种类型的几个人,有时用一个绰号共称之。例如,宋代同任谏官而都不敢直言进谏的三个人——丁大全、陈大方、胡大昌,时人号为“三不吠犬”;明代刘吉、万安、刘珝三人为相,均饱食终日、毫无建树,时人号为“纸糊三阁老”。学者刘大白先生曾撰文《绰号文学的分类》,根据性质和所指对象的不同,把绰号分为状貌、德行、威望、声价、命运、财产、业务、技能、学识、艺术、武勇、行为、举止、气味、谈吐、著作、服御、身份、嗜癖、谐谑共20类。
中国历代诗人的绰号很多,下面这些一起来看,前几个大家应该都熟识:
诗仙——李白
诗圣——杜甫
诗佛——王维
诗鬼——李贺
诗魔——白居易
诗豪——刘禹锡
诗囚——孟郊
诗奴——贾岛
…………
诗人因某一句好诗而得雅号的,也有不少。例如,唐代赵嘏在《长安晚秋》一诗中有“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的妙句,被号为“赵倚楼”;宋代宋祁因其词作《玉楼春》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佳句,被号为“红杏尚书”;宋代贺铸因《青玉案》一词中“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的佳句,被号为“贺梅子”;宋代张炎在《解连环·孤雁》中有“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的妙句,被号为“张孤雁”;清代王士祯因其词作《蝶恋花》中的佳句“郎似桐花,妾似桐花凤”,被号为“王桐花”;清代崔华因《浒墅舟中别相送诸子》有“丹枫江冷人初去,黄叶声多酒不辞”的佳句,被号为“崔黄叶”。
在文艺作品中,一些人物的绰号已成为标示人物形象外貌特征或性格的重要手段。例如,唐代柳宗元传记散文《种树郭橐驼传》中的“郭橐驼”就是绰号;《红楼梦》中贾府性格迥异的姊妹迎春、探春分别被号为“二木头、玫瑰花”。再如,曲波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中坚韧善行的解放军侦察员孙达得,被号为“孙长腿”;小巧可爱的年轻女卫生员,被号为“小白鸽”;另外,书中大小土匪几乎都以绰号名世,如“座山雕、许大马棒、蝴蝶迷、一撮毛、小炉匠”等,至于这些人物的真实姓名,都略去不表或被读者淡忘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5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