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非常有名的羁旅诗,颔联是千古名句,诗人还为此得一雅号
读到的诗词越多,会有一个很深刻的感受,那就是诗词和诗人是相互成就的。很多诗人因为自己的某个作品特别有名,甚至就成为他的代表,被时人赋予雅号。
比如东晋山水诗人谢灵运,因其《登池上楼》中有一佳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被人称为“谢春草”;
宋代诗人宋祁因其《玉楼春》一词中有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他也被称为“红杏尚书”;
北宋词人秦观因其《满庭芳》一词中有名句:“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被苏轼称为“山抹微云君”。
而我们今天介绍的诗人赵嘏(gǔ),因在其诗《长安秋望》中有一句:“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而被称为“赵倚楼”。
我们就来赏析一下他这篇名作。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赵嘏(gǔ)出生于望门大族,年轻时四处游历。此间,多次进京应试,均未及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诗题《长安晚秋》,为我们点明了地点、时间。显然是诗人居住在长安的一个秋天所写的诗。
那时长住在长安的人基本有三类:一是家就在长安;二是在京城为官;三是在长安应考落榜后没回家,寄居在此准备明春再考。
赵嘏便属于第三类。他曾屡次落榜,而此诗也是他落榜后寄居在长安时所作。诗人独在异乡,见深秋凄凉景象,顿生怀乡思归之情,创作了这首诗。
秋天的拂晓,长安城还未醒来。诗人登高眺望,看到了与白天不一样的长安。
曙光依稀中,空中有些云雾飘移,长安城的街道屋宇朦朦胧胧显出一些轮廓,最显眼的仍是皇宫中高大巍峨的宫殿楼阁,高高耸立,直指天空。
远天几颗将落未落的残星,有一行大雁飞过。悠扬的笛声吹来,在寂静的清晨传得很远,有人倚楼吹笛。光线渐渐分明,能够看清篱边菊花正在安静地开放,在秋天的晨光中尤觉鲜艳,相比之下,水中的莲花已经凋零残败。
南飞的大雁,半开的菊花,零落的红莲。诗人看到了秋天,感受到了秋天拂晓的清冷和孤独,对故乡的思念在诗人心中油然而生。
现在的故乡,温暖依旧,鲈鱼肥美。诗人忽然醒悟:为了空幻的浮名浮利,离弃了最可依恋的事物,这是多么的不明智啊。
就如陶渊明所说的:“悟已往之不谏,觉今是而昨非。”好在迷途未远,不如归去!
这首诗独具匠心,前三联都是写景的,所写之景有广狭、远近、高低的区别,层次感强。
第一联总写长安的全景,这是广;接下来写雁阵、长笛、楼、篱菊、渚莲,这是狭。
残星几点,雁阵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这是远;篱菊,渚莲,这是近。
云物拂曙,宫阙高秋,残星雁阵,高楼长笛,这是高;篱菊半开,红衣落尽的渚莲,这是低。
作者这样写,也体现了随着时间的转移,天色由暗而明的变化。
颔联和颈联的写景融入了诗人特定的心情,景语即情语,诗人寓情于景,以景传情。
南归雁阵,东篱,本是深秋季节的平常景物,却自然传达了诗人思乡、归隐的情怀,再加上拂曙凄清、高楼笛声的渲染与烘托以及思乡典故的运用,更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尾联诗人仍未直抒胸臆,而是运用了两个典故来表达情怀。
第一个典故“鲈鱼正美”,是表示思乡之情。
西晋的张翰是个才子,诗书俱佳。他是江苏人,在洛阳为官。那年秋天,西风乍起寒凉顿生,他想起家乡松江四鳃鲈鱼,正是肥美之时,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因怀念家乡的美食而思乡心切,竟然辞官回乡。
这个故事被世人传为佳话,“莼鲈之思”也就成了思念故乡的代名词。
第二个典故“南冠楚囚”,据《左传》载,成公九年,晋侯见到钟仪,他问别人道:“兵器库里那个头楚冠被囚禁的人是谁?”随从回答说:“那人是郑国转送来的俘虏。”
晋侯对这个被关押了两年,还仍然带着自己国家帽子的人,十分感佩。他下令把钟仪释放出来,并立即召见,以示抚慰。后人用“南冠”代指囚徒或战俘。
诗人引用这个典故有何作用?诗人用了一个“学”字,因为实际上他不是囚徒,他寓居长安,是为了求取官职的。在这句的用词上,他用“空”与“楚囚”两个词,传达了留居长安的困顿失意和久居长安之无谓,这就引出了羁旅之思、归隐情怀。
总的来说,《长安秋望》是一首典型的羁旅诗,全诗意境深远而和谐,风格俊雅而清新,不失为一篇佳作。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5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