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者”马奈对传统观念的挑战——《吹笛子的少年》
▲马奈《吹笛子的少年》年
年5月7日,法国19世纪著名作家左拉在《事件报》的一篇艺评中,谈论他最喜爱的作品——马奈的油画《吹笛少年》。左拉赞叹道:“我相信,不可能用比他更简单的手段,获得比这更强烈的效果的了。”
马奈在这幅画中以平面化的方法处理人物和空间,这一点是西方现代绘画的一个重要特征。
从文艺复兴到西方现代艺术之前,艺术家们一直努力在二维平面上创造出三维的人物特征与深度,比如用影子这个技法。
▲吹笛子的少年——爱德华·马奈
而马奈在这幅画中没有用侧光突出立体感的传统方式,他设计正面的光直射在少年的手、脸及身体上,从而减少明暗的变化,削弱了立体的效果,像剪纸贴在了一个背景上。
在该件作品中,“革命者”马奈挑战了传统绘画观念。
▲平面化的光影处理
这在当时的画坛上十分新颖,老一辈艺术家库尔贝敏锐地指出它像扑克牌的黑桃皇后。从年开始,马奈定期将画作送到巴黎沙龙参加展览,但这幅《吹笛子的少年》被年的评判委员会拒绝。
当时的评论家认为,画作缺少厚度,处理过于简单,像是厄比纳尔城印出来的天真的民众像;背景与人物之间没有配景,也没有联系,这些也使人物显得不真实;人物用大色点处理,很像扑克牌上的人头像和日本的铜版画。
马奈的《吹笛少年》与委拉斯开兹的名作《巴勃罗-德-巴拉多利德像》有着密切联系。
▲委拉斯开兹《巴勃罗-德-巴拉多利德像》(左)与马奈《吹笛少年》(右)
如构图上的相似性,在一个空旷的背景上呈现一个少年;如色彩造型的精湛功力,少年的形象由干净利落、明快有力的笔触塑造而成。
这一切与在当时的法国流行的西班牙风潮有关。艺术界不单出现了不少以西班牙生活为题的作品,也有不少人借鉴西班牙艺术家的成就。
▲马奈《吹笛子的少年》年(局部)
关于《吹笛子的少年》
以平面化的方法处理人物和空间;
与委拉斯开兹的名作《巴勃罗-德-巴拉多利德像》有着密切联系;
正面打光的处理减少立体感;
是马奈的重要代表作。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8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