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诗人赵嘏,因其的名诗“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而被大诗人杜牧称其为“赵倚楼”,要知道,这可是相当高的评价呀。
赵嘏是江苏山阳人,自承祐,在唐朝众多诗人中,他的名字可能不太为人所知,关于他的生平事迹所见甚少,仅在《唐才子传》中有些许介绍,他也并非高产诗人,他的诗现存仅多首,但其中不乏有很多经典传世之作。
武宗会昌二年,年,赵嘏考中了进士,当时他的诗已经算是小有名气,可以称得上名满天下,很多人流传他的诗,也会邀请他到府里做客,但是他担任的职位一直很低。后来赵嘏的名气越来越大,就连宣宗也知道了他,有一次退朝后,宣宗问宰相:赵嘏现在担任什么官职?是不错的官职吗?爱卿可把他的诗拿来给我看。因为宣宗自己也非常爱写诗,他本身也是一位诗人,所以爱屋及乌,他想看看赵嘏的诗。宣宗打开诗集,首先映入他眼帘的是赵嘏的《题秦诗》:徒知六国随斤斧,莫有群儒定是非。宣宗当时便愣住了,他不太喜欢赵嘏对时局这样的评价和看法,所以只因为这一件事,赵嘏的仕途便没有好的发展,可以说对赵嘏而言,这是很遗憾的。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这首诗是赵嘏的《江楼感旧》,我们单从文字上就可以感受到这首诗的超凡脱俗和淡雅飘逸。这首诗表达出诗人寂寥的心境,独自登上江楼,放眼望去,见到如水的月光。就是同来这里赏月的人,现在又在何处呢?只有此处的风景隐隐约约还像是从前。这首诗歌的意境优雅醇美,是赵嘏的一首代表作。另外一首诗《寒塘》:“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塘边看寒秋景色,意境也非常的清冷孤独。
有学者分析赵嘏的诗歌,说他的诗中具有江湖意象的文化内涵,赵嘏一生没能做官,他行游在江湖之上,结交了很多佛道友人,与这些人交往深厚,这些人对他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他的很多诗都是在寺庙、道观游玩或者寄居歇脚时所写的,比如说《宿灵岩寺》、《越中寺居》等等,还有送给居士处士的诗。
归隐思想会在他的诗歌中有所体现,赵嘏经常在江湖中抒发自己的感受和情怀,这些都会被他运用在诗歌创作中,成为他笔下的物象,他通过江湖抒发自己的感受和情怀,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最后转化成一种文学意象,可以说江湖给他的创作提供了非常坚定的基础,是他重要的灵感来源。
在他的诗中,我们随处可见一些淡泊的情感,或者是归隐江湖的意向,赵嘏出生在楚州山阳,也就是现在的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后来又在苏、润一带。他在很多诗中表达了思念家乡,希望归隐的情感,也有过感慨人生短暂,感怀人生的思绪。虽然诗中有归隐之感,但他的一生也有着对宦海官场的羡慕,这种思绪夹杂浓浓的思乡之情以及多次下第的感伤,他的情感体验是缺失且丰富的。
赵嘏的诗很美,意境凄凉清雅,也许这一首首诗中,也在抒发着他彼时的心境吧。今天让我们一起欣赏赵嘏的十首诗,在他的诗中感受一下诗人的情怀和心绪。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