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乐器在中国历史悠久,并同另一乐器古琴很容易令今人混淆为一体。
唐诗很多诗记录了不少乐器和乐曲,有些直接描述了欣赏乐器、乐曲的诗人的感受,不乏溢美及震撼之词,王维更是音律大师。而乐虽然是孔子提供的六艺之一,但是却不是专属于儒家,非儒家也对于乐也是非常喜爱的。但是在中国众多乐器中,这个乐器音域宽广,音色清亮,表现力丰富,一直深受大众喜爱相当出名。唐诗很多诗记录了不少乐曲,有些直接描述了乐器乐曲的诗人感受,震撼之词,王维更是音律大师。而乐虽然是孔子提供的六艺之一,但是却不是专属于儒家,非儒家也对于乐也是非常喜爱的。如胡笛、胡笳,羌笛。如唐代高适的《塞上听吹笛》和王之涣的《凉州词》即为羌笛:
高适的《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羌笛唐代虽然对于西域的乐器非常喜欢,胡笛、胡笳,羌笛这些是西域的乐器,而这个乐器是中国汉族的传统乐器之一,在唐代也是主流乐器之一。
白居易在欣赏完此乐器演奏之后,写下此五言排律诗:
云髻飘萧绿,花颜旖旎红。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楚艳为门阀,秦声是女工。甲明银玓瓅,柱触玉玲珑。猿苦啼嫌月,莺娇语妮风。移愁来手底,送恨入弦中。赵瑟清相似,胡琴闹不同。慢弹回断雁,急奏转飞蓬。霜珮锵还委,冰泉咽复通。珠联千拍碎,刀截一声终。倚丽精神定,矜能意态融。歇时情不断,休去思无穷。灯下青春夜,尊前白首翁。且听应得在,老耳未多聋。前面是写景,后又写奏此乐器的女乐师之容貌。
而到了第七句就写下自己听完此乐器所奏之曲的感受。
此乐器即为中国著名的弹拔乐器--古筝。
起源:秦筝是秦地(今陕西一带)的一种弦乐器。似瑟,传为秦蒙恬所造,故名。
之所以称秦筝,有人称是蒙恬发明,蒙恬是秦朝人,所以称为秦筝。。
这是狭义的起源解说,实际上中国的筝区别不大,其演变也就是是弦的多少区别及筝体、长短、形状、大小的区别。据史料记载,汉、晋以前张12根弦,唐、宋以后增为13弦,明、清以来逐渐增至15至16根弦。采用丝弦,每弦置一柱(也称马或雁足),移动柱位可调节音高。本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流行21弦筝。通长约厘米,改用钢弦或尼龙缠钢弦。近年来也有增至24或26弦的筝。一般都依五声音阶定弦,有时也用七声音阶定弦。筝的音色悠扬、典雅。弹奏时可左右手并用,也可右手弹奏,左手按揉,产生吟、滑音效果。演奏手法非常丰富。现已成为重要独奏乐器,也常以歌舞伴奏。代表曲目有《渔舟唱晚》、《寒鸦戏水》、《出水莲》等。
筝在汉、晋以前设十二弦,后增至十三弦、十五弦、十六弦及二十一弦。秦筝最容易混淆就是古琴,也称“七弦琴”“瑶琴”,而最出名的《高山流水》就是古琴,至于诗词中的琴也是指这个,古琴更容易携带。
而广义来说筝的起源应该是这样的:
陕西古“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发源地,筝因是秦人智慧的创造,所以有称之为“秦筝。
据考据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时就有筝了,虽然春秋战国的主要乐器是编钟和笙、琴等等这类。
春秋战国就有筝,只是流传范围较小,主要流传于秦地(今陕西甘肃)中国的文化发源地和繁荣地,是离不开秦地和中原,秦文化在近现代因为地理变化和导致好多人已经忽略了。秦地至今八百里秦川仍然是中国的粮仓,至少在唐代秦地是植被茂密,人口密集。后过度砍伐才形成了黄土高原的严重水土流失。要说中国历史文化最悠久的三个地方:中原,夏商周核心之地;而研究中国文化传承和历史,不管是夏商周还是春秋战国,包括秦汉唐时期都永远绕不开中原地区。另一个就是秦地,周代建立是发迹于西歧就是后来的秦地,今的陕甘宁地区。秦国在此几百年直到建立秦朝。历史自然悠久,文化传承也非常久远。更不用说中国历史上强大的王朝:秦汉唐均立京于此。研究中国文化历史自然也绕不开这个地方。再一个就是楚地,这个楚地实际包括吴越地区了。长江流域文明的主要地。但是相比于上述两个地方又略弱一些。
唐代诗人柳中庸在《听筝》写得更为传神。
《听筝》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这也是古筝经常用来抒发的感觉之一。可以表达壮怀激烈,也可以表达悲怨。可以表达婉转悠长。同时可以独奏,可以作为主要乐器领奏,也可以合奏。被称为:群声之主,众乐之师也是实至名归。白居易的《筝》是从乐女美貌开始写起不只是筝,还有人美。而柳中庸则完全是用听去感受,更多是描写自己听的感情和引发的想象力。表达音乐的独特感染力和魅力,可以让听者引发无穷想象。
其着眼点不在表现弹奏者精湛的技艺,而是借筝声传达心声,抒发感时伤别之情。
《听筝》是着力于展开联想,以新颖、贴切的比喻,集中描写筝弦上所发出的种种哀怨之声。诗中重点写“声”,却又不直接写“声”,没有用一个象声词。而是着力刻画各种必然发出“悲怨声”的形象,使人见其形似闻其声,显示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这首诗写诗人听筝时的音乐感受,其格局和表现技巧别具一格,别有情韵。“抽弦促柱听秦筝”,“抽弦促柱”点出弹筝的特殊动作。
忽疾忽徐、时高时低的音乐声,就从这“抽弦促柱”变化巧妙的指尖端飞出来,传入诗人之耳。诗人凝神地听着,听之于耳,会之于心。“听”是此诗的“题眼”,底下内容,均从“听”字而来。“无限秦人悲怨声”,诗人由秦筝联想到秦人之声。
据《秦州记》记载:“陇山东西百八十里,登山巅东望,秦川四五百里,极目泯然。山东人行役升此而顾瞻者,莫不悲思。”这就是诗人所说的“秦人悲怨声”。诗人以此渲染他由听筝而引起的感时伤别、无限悲怨之情。下面围绕“悲怨”二字,诗人对筝声展开了一连串丰富的想象和细致的描写。“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诗人巧妙地把弦上发出的乐声同大自然的景物融为一体,顿时使悲怨的乐声,转化为鲜明生动的形象。那柳条摇荡、柳絮追逐、落英缤纷、杜鹃绕啼的暮春情景,仿佛呈现于读者的眼前;春风、杨柳、花、鸟,情怀毕露,更加渲染出一片伤春惜别之情。
以上两联所构成的形象,淋漓尽致地描摹出筝声之“苦”,使人耳际仿佛频频传来各种惜别的悲怨之声。筝声“苦”,如果听者也怀有“苦”情,筝弦与心弦同声相应,那么就愈发感到苦。诗人柳中庸正是怀着苦情听筝的。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诗人的族侄、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因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司马。这末二句也是有感而发。对于筝声的声音特色:声调的幽怨沉缓,曲调的悠远绵长有岑参的诗《秦筝歌送外甥萧正归京》为证:
汝不闻秦筝声最苦,五色缠弦十三柱。怨调慢声如欲语,一曲未终日移午。红亭水木不知暑,忽弹黄钟和白纻。清风飒来云不去,闻之酒醒泪如雨。汝归秦兮弹秦声,秦声悲兮聊送汝。
唐代李峤《筝》也例证筝对表达悲切悲苦之情最为拿手,即使我也不敢听古筝,也是因太过悲伤,易诱发悲苦,不听的原因也无非就是因为它的感染力太强了。
蒙恬芳轨设,游楚妙弹开。新曲帐中发,清音指下来。钿装模六律,柱列配三才。莫听西秦奏,筝筝有剩哀。
筝在古代文学作品及文献资料中的记载:
三国魏曹丕《善哉行》:“齐侣发东舞,秦筝奏西音。”晋潘岳《笙赋》:“晋野悚而投琴,况齐瑟与秦筝。”唐岑参《秦筝歌送外甥萧正归京》诗:“汝不闻秦筝声最苦,五色缠弦十三柱。”宋晏几道《蝶恋花》词:“细看秦筝,正似人情短。”清陈维嵩《鹧鸪天·苦雨和蘧庵先生》词:“雪登麦积秦筝苦,雨歇丛台赵女娇。《礼乐记》:“筝五弦,筑身也。”今并、凉二州筝形如瑟,不知谁所改作也。或曰:秦蒙恬所造。更为专业的注释:
《昭明文选》卷十八〈赋壬·音乐下·笙赋〉尔乃促中筵,携友生。解严颜,擢幽情。披黄包以授甘,倾缥瓷以酌酃。光歧俨其偕列,双凤嘈以和鸣。晋野悚而投琴,况齐瑟与秦筝。新声变曲,奇韵横逸。萦缠歌鼓,网罗钟律。烂熠爚以放艳,郁蓬勃以气出。秋风咏于燕路,天光重乎朝日。大不逾宫,细不过羽。唱发章夏,导扬韶武。协和陈宋,混一齐楚。迩不逼而远无携,声成文而节有叙。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