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 笛优势 >> 正文 >> 正文

人在一生中需要读哪些书,怎样规划

来源:笛 时间:2022/10/2

读书是要分年龄和类别的。

在学龄前要在父母教导下,读《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是比较好的。

小学四年级前读一些古今诗词,如《新月》、《细雨》、《泥土》、《航海》等。五六年级就要读一些名作了,如《地平线》、《父亲的信》、《最后一只蝴蝶》、《冬雨》、《秋天的落叶》等。

小学五六年级就到了大量看课外书的时候,但读什么书很重要,类别也要选择好。我建议多读中外名作,如:《红蚂蚁》、《有些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喜欢芦花》、《便当里的头发》、《贩夫与绅士》、《纯真的孝行》、《一件小事的震动》、《秋颂》、《古人读书不易》、《天窗》、《用四根手指接住球》、《保尔的童年》、《我爱我的祖国》、《第一声喝彩》、《诚实无价》、《信任》、《灵魂的隐痛》、《给家乡孩子的信》、《开花的课桌》、《神奇的声音》、《弹琴的姑娘》、《河心岛》、《一只贝》、《望天》、《歌声》、《四季组歌》、《故乡的芦苇》、《菊花》、《匆匆》、《奶奶的花园》、《一梱柴》、《三月桃花水》、《绿手指》、《心田上的百合花开》、《画鸟的猎人》、《夹竹桃》、《两碗牛肉面》、《鸟树》、《六个孩子的故事》、《失去的一天》、《茶花赋》、《五月的青岛》《母亲》、《雨荷》、《迷人的夏季牧场》、《毛虫之死》、《蝉的音乐》、《秋天的落叶》、《地平线》、《父亲的信》、《坚强的毅志力》、《美好的清单》、《最后一只蝴蝶》、《冬景》、《冬雨》、《如果错了马上承认》。除此再读一些百科和科幻书就更好了。

我上初二时,读了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昆虫记》,他把小虫子写成了大社会,觉得非常长知识。

这是一部自然科学的著作,重点是对他在研究昆虫方面的描述,我对他在红蚂蚁中的段落书写尤为赞叹:

“在一片废墟上,有一处地方是红蚂蚁的山寨。红蚂蚁是一种既不会抚育儿女也不会去寻找食物的蚂蚁。它们为了生存,只好用不道德的办法——绑架黑蚂蚁的儿女,把它们养在自已家里。这些被它们占为己有的蚂蚁,就永远沦为了奴隶……。”

法布尔把他对红蚂蚁的研究论文写成了人类历史的奴隶社会阶段。使科学报告变成了一部优美的文学经典,也是一部永垂不朽的昆虫史诗。他对科学实验的严谨、勤劳的工作作风和对微小生命的无限敬畏,受到世人尊重,他将毕生的精力投入到昆虫世界中,用第一手资料写出了《昆虫记》这部描写昆虫世界的作品。

高中后要多看科幻小说,如《海底两万里》、《尼摩船长》等。大学后应通读中外历史,起码把近代史和现代史读一下。中老年人就多读一些回忆录吧。

我在六十多年的阅读体会中,认为真正能长知识的好书太多了,读什么书都长知识。想尽快就掌握很多知识,那就看《十万个为什么》,不过,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不会每天抱着《十万个为什么》去读。

那么真正长知识的书该怎么寻找呢?我觉得应该从个人感兴趣的事物开始,就拿我自己做比方吧。

记得上小学五年级时迷上了矿石收音机,我就天天找这方面的书,最后从一个无线电爱好者那里找到了他不再看的旧杂志《无线电》,它让我掌握了许多无线电知识,什么二级管、漆包线等知道了不少,甚至自己还绕了几个线圈。

之后我又自学笛子、二胡、锁呐等乐器,又找音乐方面的书,学会了简谱、五线谱。初中后钻研了美术专业,美术书籍是我花钱最多的,这应该是真正长专业知识的书了。它不仅使我后来几十年在美术中为单位和社会贡献了自己的美术才能,还把我的女儿送进美术院校,成为了美术教师。

因此,我认为兴趣爱好决定了选择长知识的书籍。当然,看过的科普书和科幻书最长知识,《人类无法战胜的昆虫军团》、《神秘的地震光与UF0》、《海底二万里》、《金字塔未解之谜》《世界未解之谜》等等,太多了,都是真正长知识的书,只要你喜欢,知识就会钻进你的大脑。

要多看一些励志的小说是人生必不可少的,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用四根手指接住球》、《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

在我记忆中,意大利作家德.亚米契斯的《坚强的意志力》是本好书。我在少年时就喜欢读励志方面的书,那个时候各方面环境恶劣,遇到的困难也多,可读了这本书后,觉得没有什么战胜不了的困难。

它让我遇到狂风暴雨不退缩,在风雨兼程中保持了乐观的情绪。有了在困难面前百折不回的毅力。

它让我认识到,在前进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人生的旅程不会总是阳光明媚。

有了坚强的毅志,我们在困难面前才不会消沉,才会把坎坷和不幸都看做是对人生的磨炼。有了坚强的毅志,我们才会以积极的心态挑战困难,踏着失败继续往前走。

我读完《坚强的毅志力》后,好像自己有了坚强的毅志力。办什么事都有了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好像自己变成了悬崖峭壁上那棵孤独的松树,“咬定青山不放松”

坚强的意志力是成功者的风帆,是生命中最坚固的基石。

我读《马可.波罗行纪》时,好像看到了马可.波罗走过的地方,我仿佛被带入了他的行程。尤其他在中国的故事让我非常感兴趣,我崇拜旅行家和探险家。

马可.波罗在中国留下许多故事,我小时候听胡仁乌勒格尔(说书)讲过不少。说他十七岁时沿着古代的丝绸之路东行,经过两河流域、伊朗全境,越帕米尔高原,历尽艰辛到达当时中国元朝的京城大都。元世祖忽必烈见到他很高兴,他聪明好学,很快掌握了蒙古语言,骑马射箭也行,深得忽必烈的信任。他经常跟随忽必烈往来于两都之间,有时甚至奉忽必烈的命令巡视各地或出使国外。后来,他非常思念家乡,便打算回家。忽必烈同意了他的请求,不仅送他很多珍宝,而且还派了十三艘船护送他,从此结束了他在中国的17年生活。

回国后他将所见所闻写成《马可.波罗行纪》这本书,与我国唐代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和日本僧人圆仁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一起,被并称为世界著名的东方三大旅行记。正是《马可.波罗行纪》这样一部介绍中国文明的奇书,又把意大利热那亚人哥伦布带入了欧美航程。

我觉得能启发人智慧的书籍非常多,但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了解一下祖国的文学精典,哪怕你读不懂,也要翻的看一看,会得到启发的。

比如《周易》,我可以说连它上面字的音都读不准,更难理解它的意思了。可是,我就要翻开瞎看上几眼,不知道讲啥就多问几句,结果让我知道了“阴阳互克”、“阴阳互资”、“阴阳五行”、“二进制”等一些基本原理。更让我清楚了《周易》不单是一部认识物质和建立宇宙观的太极图书,而是一部描述奴婢起义的史书。所以说,你不翻的看看,永远也不知道《周易》是在讲什么。

《论语》同样也应该读,你好好想想,它已经传世多年了,为什么?你莫非不想了解一下?

民间传说:“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我就是因为这句话,非要在少年时读完《水浒》,不过,是八十回版本的,七十年代后期才又读了一百二十回版本。

《曾文正公全集》是曾国藩写的书,这套全集我没看过,可我知道一点,蔡和森等人对这部著作情有独钟。

鲁迅的《狂人日记》、《阿Q正传》我觉得写出了中国人的骨肉精神,值得一读。

最好是把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和尤金的《家》也读一读,因为这两部书太接近“人性”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19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