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 笛优势 >> 正文 >> 正文

江南三大名楼之黄鹤楼大江东去,波涛洗净今

来源:笛 时间:2022/12/29

黄鹤楼,在中国,它的地位和岳阳楼、滕王阁一样,几乎家喻户晓,毕竟江南三大名楼都不是吹出来的,是其悠秀的历史和文化自然沉淀的结果。

黄鹤楼的历史非常悠久,始建于三国时代东吴黄武二年(年)。黄鹤楼刚开始只是一座瞭望守戍的不起眼的“军事楼”,后来逐步演变成为官商行旅“游必于是”、“宴必于是”闻名天下的观赏楼。

真正使黄鹤楼名动天下的,是唐代诗人崔颢一首《黄鹤楼》。崔颢当时的人评价是有才无行。崔颢年少轻狂,喜好赌博饮酒,娶妻择美者,稍不惬即弃之,凡易三四。少年为诗,意浮艳,多陷轻薄;晚年诗的风格发生明显变化,开始表达热爱国家的感情,风骨凛然。崔颢因为官场不得志,索性辞官不做,在外游历了20年。在游历过程中,写下了很多著名的诗篇,其中,最著名的就《黄鹤楼》。据说,李白游历黄鹤楼,看见崔颢写的诗,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便放下笔不写了,可见崔颢他的才华是很高的,只是因为其人格低下,因此唐朝历史对其评价不高,记载的笔墨也不多。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整首诗的诗眼是一个“愁”字,全诗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在某种意义上让黄鹤楼成为乡愁的代名词。

首联满怀美好的憧憬而来,结果眼前只是一座寻常的江楼,怅然若失,为下文的乡愁情结做了铺垫。

颔联江天相接的自然画面因白云的衬托愈显宏丽阔大,受此景象的感染,黄鹤楼久远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一幕幕在眼前回放,诗人的心境渐渐开朗,但终归物是人非、鹤去楼空。“不复返”,涵盖了生不逢时、岁不待人的无尽感伤。“白云”变幻难测,寓托着作者世事难料的吁嗟叹喟。“白云”和“空悠悠”写出了空间的广袤,“千载”写出了时间的无限,时间的无限和空间的广袤的组合更加催生了绵绵乡恋、悠悠乡情。

颈联笔锋一转,由写虚转为写实。晴空里,隔水相望的汉阳城清晰可见的树木,鹦鹉洲上长势茂盛的芳草,描绘了一个空明、悠远的意境,进一步为最后的乡愁做了铺垫。

尾联太阳落山,黑夜来临,鸟要归巢,船要归航,游子要归乡,然而天下游子的故乡又在何处呢?江上的雾蔼一片迷蒙,那是一种心系天下苍生的广义乡愁,试问面对此情此景,何人不思乡,何人不生愁。

古人一直有登高望远的习惯,例如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后来登高又演化为登楼,经过长时间的文化积淀,登楼成为古代文人的一种生命情结,人们可以利用登楼将有限的视野空间扩展到无限,在吐纳万物中彰显自己的情怀。古人的楼不似现在林立着的钢筋水泥的冰冷建筑,它或石或木,或圆或方,有着如亲人故乡一般的温暖情感。古人爱登楼,是不愿意同流合污的力量在驱动,是在寻找认同感和归属感。于是,楼成为古代文人寻找理想,释放情绪的最好去处。

登楼者大致有如下的感情:一是游子思乡怀归,比如晏殊《蝶恋花》“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二是怨妇怀人盼归,比如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三是壮志未酬的苦闷,比如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四是担忧国家的命运、前途,李煜《虞美人》“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黄鹤楼之所以叫黄鹤楼,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据传说,此地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一道士为了感谢她千杯之恩,临行前在壁上画了一只鹤,告之它能下来起舞助兴。从此宾客盈门,生意兴隆。过了十年,道士复来,取笛吹奏,道士跨上黄鹤直上云天。辛氏为纪念这位帮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楼,取名“黄鹤楼”。这则神话除了说明黄鹤楼命名的由来之外,还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酒店的主人辛先生因为不嫌贫爱富,不以貌取人,而得到仙人帮助成为巨富。

黄鹤楼的传说与诗词、文赋、楹联等,一直与屡毁屡建的黄鹤楼相生相伴,且不断丰富延展,共同构成了黄鹤楼的文化积淀。黄鹤楼蕴含着深厚而丰富的仙道文化、民间智慧、文人流韵等传统文化内涵,是武汉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正如黄鹤楼一楼大厅两旁楹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憾;大江东去,波涛洗净今古愁”所寓意的:登上黄鹤楼,也许生活中的不如意就随江水一起消逝了,这意思想想都美。

安徽10大名山,被李白眷恋的有五座,因欧阳修名动天下的有一座

山西十大著名景点: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

铁杆朋友,风雨同行,去塞尔维亚旅游必去的10个地方

江西十大名山,去过四个算及格,全去过的算是大咖了

一千位旅行者,就有一千种福建印象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2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