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21日老寿星
朋友的朋友说他舅舅是百岁老人,他家的老宅(赵市)高大得能骑马进去,现在拆剩一间了。徒弟是“赵市老百晓”,从来没听他说过赵市有值得一拍的老宅,于是中午抽空让朋友带路去一探究竟。
赵市中学对面小路进去,朱家宅基,问路三个村民,都知道寿星曹老爷爷。在曹家老宅前给朋友、乡邻讲解,从建材、墙壁、屋顶等细节处能看出,这确是清末民国时期常熟乡村殷实人家,但终究还是普通民房。
曹老爷爷今年恰好岁,勉强还能自己走动,现在一日三餐由弟弟照顾。寿星的弟弟今年87岁,但他的容貌和抬腿过门槛的敏捷动作,看上去像七十几岁。高寿两兄弟,佛贴!对于来访的我们和围观的村民,曹老爷爷无动于衷,应该是耳背听不见了,因此就没有凑上去和他聊。否则的话,“个歇东洋人杀进来辰光嫩笃屋里逃到啊哩”,这是我常用、直白的搭讪说词。
回程往周行走,想瞄一眼拆迁后的何村,但只看见一块城乡公交路的“何村”站牌,公路北侧的地貌,已经没有一点点古村落的痕迹了。
年的何村路
年8月1日李公面
园山居邬总墙裂推荐他楼下新开的李公面,本家的面馆当然要去支持一下。今晨闷热难耐,冒雨骑到园山居,浑身潮哒哒、粘乎乎。走进面馆,装修比较新潮。看牌价,有面底,就说:“苏州面啊?”老板娘:“是的,要不要尝尝枫镇大面?”我不要,她再次推荐,我只能推脱“吃不惯白焖肉”。点了一碗虾仁蹄筋拌面,为什么要这个浇头,以前关于面的文章中早就解释过了……拌面味道还可以……
苏州面浇头赞在手剥虾仁,常熟面浇头都用冰冻虾仁,区别不仅仅是卖相,最关键的是口感……苏州面一直在讲故事、做文化,再有百姓消费实力支撑,因此精作面、高价面才有市场。而常熟面永远是快餐,必须价廉物美、好吃不贵……近些年大批常熟人在苏州买房,跳跃思维一下:常熟人在苏州每买一套房子,就给苏州贡献碗三虾面的消费潜力……老常熟人都这么说:上苏州,下来……事实就是这样。
饭桶一个,本家一碗拌面没吃饱,就再去粉皮街买个大饼,主要是看看那家大饼油条铺还在不在,顺路山塘泾岸,探望市级文保草荡民国建筑后墙上新修的黑漆石库门。前些天张军等兄弟对这扇门感慨颇多,但我认为很正常,早已熟视无睹,这就是常熟文物保护的典型操作——乱装斧头柄,清代的斧头柄装在明代斧头上,民窑的斧头柄装在官窑的斧头上。
粉皮街大饼铺营业中,这里的大饼、油条只要1块钱!买1块钱大饼,实在是做不出,因此买了一付大饼油条,结果没吃完……
回程路过方塔前豪客来、熙春桥堍钱记,买早点的顾客都排起了长队,不是因为这两家的点心好吃,是因为现在常熟城里的饮食店越来越少了。十几年前有首歌《常熟老百晓》中唱道:“吃个地方也蛮多。”此一时彼一时了……
年7月19日自夸
昨天一早5:15出门,溜达了梅李、周泾口、陆家市,最后在徐市吃了羊肉面,8:45回到家。整理得张照片,觉得陆市蒸糕最精彩,就准备趁热推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