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励智能语文给大家整理了古诗鉴赏专题,大语文盛行,古文和古诗的学习比例增加,大语文通过对“文字”所承载的人文历史、自然百科知识的学习理解,以达到对人文历史、自然百科的通识教育。
一、形象异同比较
一是形象内涵、特点异同比较,二是形象作用异同比较。
形象内涵、特点异同比较,主要集中在意象内涵的分析比较方面,兼及人物形象特征的分析比较。如何把握住意象的内涵特点呢?
①注意意象本身所包含的传统内涵。如杜鹃代表着悲情,松柏象征着高洁。
②揣摩诗中意象自身的特点。要抓住描述意象的关键性词语,把握其外在与内在特点,归纳出其表层义和深层义。
形象作用异同比较的前提是把握住意象在诗中的作用。其作用主要有:
①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等营造意境方面的作用。
②塑造环境或背景的作用。它多表现为通过多个意象组成群,为人物的活动提供环境或背景。
③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这是最主要的。一些传统意象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往往是固定的,如“江湖扁舟”“月落乌啼”传达出“诗人的羁旅之苦”,“空城落花”传达出“作者对国势衰危的哀叹”“一腔的爱国情”等。诗歌中的意象在传达情感方面的作用,则是由具体诗歌决定。
④衬托人物节操或性格。多表现在咏物诗中。
⑤结构上的线索作用。有的意象贯穿始终,则往往为线索。
形象作用异同大都是“求异”比较,这是做题可以利用的地方。
二、语言比较鉴赏题
语言比较赏析题本质上同一般的语言赏析题一样,看语言是否造境、写景、表情,是否传神等。但既然是比较赏析,一定要选好比较点,如联系描写的情景进行比较,看谁更符合语境;从表现作者情感上进行比较,看谁更能准确表达诗人当时的情感;从表达特点上进行比较,看谁更生动形象;从结构特点上进行比较,看谁更能使结构浑然一体、更能起照应等作用。其次,重点把理由说清楚、说充分。
三、词语比较鉴赏
词语比较赏析题本质上同一般的词语赏析题一样,看该词是否造境、写景、表情,是否传神等。但既然是比较赏析,一定要选好比较点,如联系描写的情景进行比较,看谁更符合语境;从表现作者情感上进行比较,看谁更能准确表达诗人当时的情感;从表达特点上进行比较,看谁更生动形象;从结构特点上进行比较,看谁更能使结构浑然一体、更能起照应等作用。其次,重点把理由说清楚、说充分。
四、表达技巧异同比较
首先,要熟悉各种表达技巧的术语与内涵。
其次,审清题干要求比较的方向(是求同还是求异)、角度(是从哪个角度比较),比较到哪一步,是只要答出术语还是兼有效果的分析。
最后,鉴于表达技巧的复杂性,表达技巧的比较还是定位于常见常用的表达技巧。因此,要立足于对原诗准确的判断,尤其注意甄别那些易混淆的表达技巧,如表现手法中的对比与衬托、修辞手法中的借代与借喻。
五、内容、情感异同比较
进行内容、情感的比较鉴赏,前提是读懂诗歌,把握各自的感情基调。其方法仍与前面分析概括诗歌思想感情的方法相同。
①读标题。标题往往交代了内容,定下感情基调。
②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及写作背景。同样的景物,因诗人不同的际遇、不同的心情,会蕴含截然不同的情感。
③善于抓住带感情色彩的关键词语。注意诗歌的最后两句,它们往往卒章显志,点明主旨。
在此基础上的比较,需要注意:
①熟悉感情基调术语,会用这些术语比较感情基调异同,如忧愁与闲适、悲伤与欢快。
②进一步比较分析出产生不同感情的原因或情境,这也是情感比较的重要内容。
③比较时注意点面结合,既要有总体概括,又要有具体分析。
六、掌握古代诗歌比较鉴赏题之比较鉴赏语言
语言比较鉴赏主要分“微观语言”比较题和“整体风格”比较题两类。其中对“字词句”型的微观语言比较题主要通过“炼字题”在单首诗歌内进行比较。但对于不同诗歌语言风格的比较近年却屡有考查。风格类试题主要是就诗歌、诗人的整体风貌而言的。
教材回扣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译文
登上岳阳楼览尽四周风光,洞庭湖水,广阔无垠,依稀看见与长江相接。
南飞的大雁带走我忧戚烦闷的心情,远处的山峰衔来一轮美好的明月。
在高入云间的楼上下榻设席,在天上推杯换盏,畅饮美酒。
醉后朦胧里一阵阵凉风起,吹得我翩翩起舞袖带旋回。
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解析:这首诗的第三句有的版本写作“别秋江”。两种用语都表达了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但“引愁心”用拟人化手法更富有感情色彩,与“别秋江”相比更胜一筹。
答案:我认为“雁引愁心去”更妙。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此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意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且更新颖。
真题对接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白话译文
花儿残红褪尽,树梢上长出了小小的青杏,燕子在天空飞舞。清澈的河流围绕着村落人家。柳枝上的柳絮已被风吹得越来越少,天涯路远,哪里没有芳草呢!
围墙里有位少女正荡着秋千,围墙外行人经过,听到了墙里佳人的笑声。笑声渐渐就听不到了。声音渐渐消散了。行人怅然,仿佛自己的多情被少女的无情所伤。
问题: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答案:①“绕”字好,围绕。具体地描绘了绿水环抱人家,村民安静生活的场景。此词使之生动形象,具有动态美。
②“晓”字好,拂晓。清晨,燕子自由自在飞翔,绿水缓缓流淌。它既点明了时间,又渲染了早晨的清新氛围,能够使读者有更自由、更广阔的想像空间。
答题指导:
①正面回答,观点要鲜明,至于孰优孰劣,一般可自由选择。
②比较鉴赏时应有所偏重,可采用正反对比的方式进行鉴赏,得出一有一无的结论。
(·全国Ⅲ卷)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题。
内宴奉诏作
曹 翰①
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尝得预时髦③。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④。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①曹翰(-),宋初名将。②六韬:古代兵书。③时髦:指当代俊杰。④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战阵之意。
白话译文
三十年前我就饱读了兵书《六韬》,也算得上是一位智勇双全的英豪。
曾经因为国家危难披金甲征战不辞辛劳,而今依然位低身闲,也不愿卖掉心爱的宝刀。
两臂健壮,尚嫌铁弓弓力太软;眼睛明亮,仍能看得清战地上烟云高飘。
庭前昨夜秋风起,警觉敌人趁草黄马肥入境侵扰,我苦恼不能策马疆场,羞看这带有团团花纹的旧战袍。
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从炼字的角度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首先找到要比较的内容,即比较原诗颈联中的“健”“明”和题干中的“弱”“昏”哪两个字表达效果更好。然后结合诗句分析每组字在表情达意方面的区别。本诗中,不管用哪两个字,都能表达作者杀敌报国之心。答题时一定要先亮明观点,然后作具体分析。
答案:观点一:“弱”“昏”好。①“臂弱”“眼昏”表明作者承认自己已年老体衰的客观事实,但强调即便如此,也还是能够冲锋陷阵;②更强烈地表现出作者只要一息尚存,就不忘杀敌报国的刚毅精神。
观点二:“健”“明”好。①“臂健”“眼明”表明作者认为虽然岁月流逝,但身体依然强健,当然还可以冲锋陷阵,为国驱驰;②表现出作者心存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坚定信念,而忘记自己老之将至。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插田歌(节选)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14.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
B.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
C.诗中写到了农父农妇的衣着,白裙绿水映照绿苗白水,色调分外和谐。
D.诗的七、八两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农民们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
15.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6分)
14.B
1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仗工整,用典精当,语言雅丽平整,这几句特别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语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插田歌》这几句诗则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语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
14.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B“能看到远处田塍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意思是远望田塍像条线,一片白水波光参差。故选B。
15.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风格的能力。古代诗歌语言的风格特色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清新,有的古朴。有的诗绚丽多彩,有的诗却质朴无华。有的诗语言明朗,有的却含蓄,言此意彼。有的诗平易近人,有的却险怪奇特。体会其风格特色,就是要体会语言的美,体会其内蕴。《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一首七律。此诗首先紧承白居易诗末联“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之句,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然后写自己归来的感触:老友已逝,只有无尽的怀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无限悲痛怅惘之情,不禁油然而生。诗人于是推开一步,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一洗伤感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气概。末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放,不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插田歌》以俚歌的形式记叙了农民插秧的场面以及农夫与计吏的一场对话。首六句以清淡的色彩和简洁的线条勾勒出插秧时节连州郊外的大好风光以及农妇农夫的衣着,色彩协调,具有浓郁的南方水乡气息。接着六句以自己的听觉写出农民劳动的情绪。全诗用白描手法,语言通俗,对话全用口语,朴素无华,生动有趣,传神地表现出不同身份的人物不同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深得汉乐府民歌的真髓。
考查类型
类型一
解题步骤
①从修辞手法运用上进行比较,看哪种手法更有表现力。
②联系诗歌描写的情景进行比较,看哪种用语更符合实际。
③从表达思想感情上比较,看哪种用语更能准确表现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
答题模板
我认为×××句更好,此句运用了××的修辞手法(修辞格),使句子更××(生动、凝练、具有表现力……),更能表达出诗人××的心情。
类型二
解题步骤①明确所炼之字在诗歌中的位置,进而揣摩其在谋篇布局中的作用。
②结合所用手法,分析其所写内容。
③分析这个字对诗歌表情达意的作用。
④组织答案时要注意分条作答,使答案条理清晰。
答题模板
①两诗中都写了××字。
②在前诗中,×字××(统领、引领)下文,表现出对××的××(追求、向往),抒发了××的情怀。
③后诗中的××字,则表现了诗人对××的××,抒发了××的情怀。
巩固训练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题目。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登崖州城作①
李德裕
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①《登崖州城作》是李德裕被贬至海南时所作,诗人被贬之前官至宰相。
《送杜十四之江南》白话译文
两湖江浙紧接壤,河道纵横水为乡。您去正值春江满,烟云弥漫水茫茫。
暮色深沉天已晚,孤舟一叶停何方?心随友人望天涯,无限思念痛断肠。
《登崖州城作》白话译文
我独自一人登上高楼遥望帝京,这是鸟儿也要飞上半年的路程。
连绵的青山似乎非要把我留住,百转千回层层围住这崖州郡城。
两诗都着一“望”字,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不同?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语言的鉴赏。首先明确两首诗中“望”字所望的对象。第一首中“望”的对象:天涯,即友人远去的地方。第二首中“望”的对象:帝京,即皇帝所在的京城。其次分析“望”字所表达的人物情感。第一首诗,送友远行望“天涯”,抒发的情感:离别之苦。第二首诗,被贬官海南望“帝京”,抒发的情感:对国君的眷念及望不到帝京的失落感伤。
答案:
孟诗之“望”是极力远望友人离去的方向,通过这一“望”字,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无限牵挂的痛苦之情。
李诗之“望”是登楼远望帝京所在的方向,引领下文的景物描写,既表达了对国君的眷念和向往,又蕴含了对“帝京”遥不可及的感伤。
设题角度
了解诗歌比较鉴赏题的设题角度
诗歌比较鉴赏可以从哪些方面设置比较点,或者说,诗歌比较鉴赏题有哪些设题角度?
从大方面看,比较阅读题一般从“求同”、“求异”两个方面来设计问题,从小方面看,可以从诗歌的体裁、题材、形象、语言、感情、思想内容、表现技巧等方面设题,具体有以下几个角度:
1、不同诗歌选取的同一意象的寓意比较(年湖北卷)
《丹阳送韦参军》严维和《暮春浐水送别》韩琮
问题: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
2、诗与画的意境比较(年广东卷)
《春日登楼怀归》寇准
问题:北宋翰林图画院曾用“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作为考题,夺魁者画的是“―船夫睡舟尾,横―孤笛”。你认为这幅画能表现这两句诗的内容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3、同一诗歌不同版本用语的比较(福建卷)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
问题: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4、不同诗歌相同用词的比较(湖南卷)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柳宗元和《登崖州城作》李德裕
问题:两诗都着一“望”字。李诗之“望”在首句,实写登楼,引领全篇,既表达了对君国的眷念与向往,又蕴含了对“帝京”遥不可及的感伤。柳诗之“望”……
5、不同诗歌描写同一对象的表现手法比较(浙江卷)
《齐安郡中偶题》杜牧和《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
问题: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
6、不同诗人描写同一情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比较(天津卷)
《湖州歌(其六)》汪元量
问题:简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的不同情感。
7.不同诗人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观点比较
《题乌江亭》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题乌江亭》王安石
有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夏日绝句》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主要抓两方面
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抓两个方面:
一是品字析句抓关键字词,首先抓动词,其次抓形容词,再抓数词、副词和其他虚词。可从词法(词类活用)、句法(特殊句式)、修辞(拟人等辞格)、意境、音韵、心理感受等角度展开,言之成理即可。二是分门别类抓语言风格,或朴素自然,或婉约细腻,或清新明丽,或幽默讽刺,或沉郁顿挫,或悲壮慷慨等。
综合提升专练: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9分)
官池春雁(其一)
杜甫
自古稻粱多不足,至今鸂鶒乱为群。
且休怅望看春水,更恐归飞隔暮云。
两雁
陆游
两雁东西来,合群以南翔。镜湖接天台,海阔天茫茫。
冥飞远矰弋,长路谙冰霜。君看此气象,岂复谋稻粱。
正尔下杜陵,已复掠潇湘。超遥万里程,燕雀安能量!
注释:矰弋:射鸟用的箭。
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杜诗第四句中“隔暮云”寓意归乡之途充满艰险。
B.陆诗中“镜湖接天台”寓意前路迷茫,迷失了方向。
C.陆诗“冥飞”两句写雁克服了长路中重重的艰难险阻。
D.两首诗分别用“鸂鶒”和“燕雀”来反衬雁的形象。
2.比较两首诗,回答下列问题。(6分)
刘熙载《艺概》说:“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有个我也。”请概括两首诗中“我”的形象。
答案:
1.(3分)B
2.(6分)杜诗通过塑造雁的形象,寄寓了诗人虽志趣高洁,但为现实所迫无法实现理想,内心充满矛盾、痛苦的自我形象;陆诗通过塑造雁的形象,寄寓了诗人虽历尽艰险却不畏惧,志存高远、豪情万丈的自我形象。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9分)
送天台僧
贾岛
远梦归华顶①,扁舟背岳阳。寒蔬修净食,夜浪动禅床。
雁过孤峰晓,猿啼一树霜。身心无别念,余习在诗章。
①华顶:浙江天台山主峰名。
3、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句写诗人梦到天台僧一路远行回到天台山,照应了题目中的“送”,情真意切。
B.第二句追忆了天台僧当时自岳阳乘船赶来的情景,与首句离别形成对比,更显伤感。
C.颔联通过写天台僧的饮食和参禅,为读者塑造了一个严格自律、坚持修行的僧人形象。
D.尾联写天台僧心无别念,唯保留了诗章之好,表达了诗人对天台僧心性淡泊的肯定。
4.本诗的第三联和“杨柳岸,晓风残月”均为写景之句,请从艺术手法和表达效果的角度分析其异同。(6分)
答案:
3.B(“乘船赶来”错,第二句是写天台僧从岳阳离开)
4.(6分)同:两处都运用了想象(虚写)(1分)和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哀景衬哀情)(1分)的手法,以别后清冷之景寄托离别的伤感。(1分)
异:贾诗运用视听结合(1分),借“雁”“孤峰”“啼猿”“霜”写僧人的凄凉归途,表现对友人的关切和担忧;柳词以列锦(意象叠加)(1分)的手法,将“杨柳”“晓风”“残月”等意象并置,想象别后自己所处的环境,表现自己与恋人分别后的凄苦惆怅。(两处感情合理即给1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9分)
九日登东山寄昌叔王安石
城上啼乌破寂寥,思君何处坐岧峣。应须绿酒酬黄菊,何必红裙弄紫箫。落木云连秋水渡,乱山烟入夕阳桥。渊明久负东篱醉,犹分低心事折腰。
本诗写于年,这一年作者31岁,任舒州通判。昌叔:王安石妹夫。岧峣:高山。分:甘愿。
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第一句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以划破寂静的乌啼声,渲染出秋日傍晚的空寂。B.颈联诗中有画,画中有情,山水秋景,气韵生动,表现出对美丽景色的喜爱。C.第六句“乱”字,既写出了群山连绵起伏之状,也表现出作者内心的纷乱不定。D.本诗既有东山所见实景,也有展开的联想,虚实结合,寄托情思,表达心志。
6.这首诗和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毛泽东《沁园春·雪》中都提到了“折腰”,“折腰”各自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说明。(6分)
答案:
5.C(作者并无纷乱不宁、犹豫不决之情,相反作者心志坚定。)
6.王安石诗:表现出对出仕的陶渊明的仰慕,自己也甘愿居下位为国效力。李白诗:表现了对权贵的不满、抗争和自己怀才不遇的心声。毛泽东词:表现了英雄人物被祖国壮丽秀美景色吸引、并为之倾倒,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
赞美。(每首说明2分,意思相近即可,满分6分。)
四、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9分)
山坡羊·西湖杂咏春
薛昂夫
山光如淀,湖光如练,一步一个生绡[注]面。叩逋仙,访坡仙,拣西湖好处都游遍,管甚月明归路远。船,休放转;杯,休放浅。
注 生绡:没经过漂煮的丝织品,可以作画。
7.下列对这首元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山坡羊”是曲调;“西湖杂咏”是曲牌名;“春”是题目,与曲子内容相关。
B.“逋仙”指林逋,“坡仙”指苏东坡,作者将两人称为“仙”,表现了对二人的崇拜。
C.“叩逋仙,访坡仙”,写作者想要游遍西湖的迫切心情,也体现了西湖丰富的文化底蕴。
D.该曲表达了作者贪恋西湖美景,不管天色已晚、归途尚远也要游遍西湖。
答案 A
解析 “山坡羊”是曲牌名,“西湖杂咏”是题目,“春”表示这是“杂咏”中咏“春”的一篇。
8.请从情感的角度分析曲中“船,休放转;杯,休放浅”与唐代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的异同。(6分)
答案 (1)同:都表达了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以及尽情畅游、流连忘返的愉悦心情。
(2)异:元曲间接抒情,虽夜深路远,却不愿划船返回,还劝友人继续饮酒,从侧面烘托出作者游西湖的畅快和兴奋;唐诗直抒胸臆,“最爱”“行不足”绿杨阴下的白沙堤,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喜爱和愉悦之情。
思励智能教育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