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乡轶事文/周林生写于年1月
在笛乡铜岭桥,流传着这样一句乡俚:"三丁四鲍两头黄,中间住着董和张"。
大概的意思是说,十户铜岭桥人家里,就有三户人家是姓丁的。
象制笛名家里面有丁志刚、丁小林、丁一明、丁扬志、丁小明、丁聪、丁敏、丁竹一等……。
十户人家有四户人家是姓鲍的。
象制笛名家里面有鲍雪海、鲍向科、鲍向前、鲍卫德、鲍永存、鲍利鹏、鲍林峰、鲍国良等…。
而"两头黄"呢,指的是村头村尾住着姓黄的人家。
象制笛名家黄卫东、黄文杰等住村尾,黄善法等住村头等。
而“中间住着董与张"呢,指的是村子中间住着姓董和姓张的人家。
在笛乡,"董姓"是个大姓。制笛名家里面有董雪华、董生华、董生荣、董卫青等等。象制笛名家张雨就住在村子中间(与董雪华是邻居)。
"鲍姓",在铜岭桥村里无疑是一个大的族姓。
据说,五百多年前,大约在明朝"弘治"年间,一个叫"有山阿太"(阿太,即老老祖宗的意思)的人从安徽鲍家迁移到铜岭桥村的,几百年后繁衍成了铜岭桥村的一个大族姓。我徒弟鲍国良,就是众多鲍姓制笛名家之一。
走进铜岭桥村,沿着哗哗的小溪溯流而上,走过毫不起眼的"铜岭桥"(铜岭桥村因此桥而名),在右侧有一座明代的汉白玉雕刻的石板桥,叫"王道桥"。
走过"王道桥",有一大片民居,此地名"王道里"。
"王道"即"正道",是儒家提出的一种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与霸道相对。
沿着"王道"小路向北,渐渐爬上长満荒草的陡坡,此地名"长泥山"。
山上原本有座尼姑庵,现在已经荒芜,仅存一些墙基残瓦。
庵里最后一名女尼法号"妙性",是禅宗临济宗第四十四代传人,她的师父是第四十三代传人,法号"慧定"。
说起"慧定法师"知者甚少,可是说起百年前发生在余杭的"杨乃武与小白菜"奇冤,那可是家喻户晓,为清末四大冤案之首。"杨乃武小白菜"冤案,经慈禧太后给予平反后,小白菜死里逃生遁入空门,出家为尼,法号"慧定"。
在"王道里"健身乐园边上,就是鲍国良的作坊。
国良的作坊的两扇墨黑色的木门,年代久远,原本是"鲍家祠堂"的大门。农村集体化时拆了祠堂,于是这两扇大门就移到这里来了,屈指一算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最妙的是,当你开门关门时,听到的"呷呷呷呷"木门发出的声响,彷佛带你穿越了五百多年的时空,回到了遥远的明代。
居住在"王道里"的鲍国良小时候经常走过村口的制笛厂,从厂里飘过阵阵清脆悦耳的笛声,让国良陶醉其中,迈不开脚。高中毕业后,便跟同村鲍卫德学起了制笛,一转眼,竟然已有十余年了。
国良从小生活在竹乡,哪里有好竹,哪里有老竹可以制笛,他如数家珍,了如指掌。
走进他的材料仓库,数年来存放的上等的竹材堆积如山。竹材老度、密度、厚度、长度等不乏佳品,掉在地下,哐当脆响,让人爱不释手。所以,他的笛箫,材料非常好,这也是大家公认的。
国良深知不会吹笛便难做好笛的道理。多年前,拜笛箫名家"刘一"为师,学习吹笛。制笛之余,时时研修吹笛之技,非常勤奋,其吹笛虽不善技巧,但音色干净明亮,甚是悦耳。
经刘一老师推茬,和师兄黄文杰一起拜在周林生门下学习制笛。国良为人谦虚低调,不善言辞,在生人面前有些腼腆,但却非常专注于制笛。一说起制笛,便是滔滔不绝。
国良制笛,善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常常给我来电话,请教制笛的一些疑难问题,令我非常高兴。
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国良掌握了一套独特的调音方法,特别是对超出常规规格的笛子,更是匠心独运。所做的笛子,低音浑厚、高音通透灵敏,张力大,易控制,音质佳,音色美,高中低音统一,吹起来非常过瘾。
因此,他制的笛受到了许多实力派演奏家的赞誉。曲祥老师、王洪涛老师、刘一老师等等,都喜欢他的笛箫。越来越多的爱好者也慕名前来购买。
国良的父亲制作的排箫,质量也非常好,深得用户喜爱。
当今,笛乡制笛行业飞速发展,大小厂家林立,笛箫品质却良莠不齐。国良却始终保持初心,以做出高品质笛箫为己任,默默地打造手中的每一把笛箫,不求量多,只求质优,实属不易,在众多的制笛师中,也算是一个独特的风景线。
笛乡制笛行业的飞速发展,也常常使国良陷入沉思中:如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走出瓶颈?如何寻找更好的合作伙伴,走出狭隘的思维模式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5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