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下午,汪峰亲自在短视频平台回应刀郎新歌争议。
他说,自己从来没看不起刀郎。
汪峰还对刀郎新专辑进行了打分,称分的话,可以打93分,相当优秀了。
另外,汪峰觉得,如果认为刀郎在复仇,这才是对他最大的贬低。
说实话,汪峰如此回应,还是挺坦荡的,希望成为乐坛有益的争鸣。
以下为汪峰视频回应的文字版,由其视频转录——
大家好,今天我来聊一下刀郎的最新专辑《山歌寥哉》,在评价这张专辑,或者说聊聊对这张专辑的一些想法之前呢,聊聊我对就是关于刀郎啊,最近的一些我自己称之为是风言风语的我的一些看法吧!作为一个自然人,只要是没有不尊重,只要是没有侮辱谁,也就是说以尊重为前提的所有的想法、言论,我觉得这是一个人天然的权利,我与其把这个称之为是权利,其实这个说法太严肃太大了。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很自然的事儿。我看网友在说,包括一些文章在说,20年前我对刀郎的评价,这些事情我觉得完全没有意义去谈论和解释,或者说,针对这个事情有一些什么想法。但后来我突然觉得,我依然还是像以前似的,我想到自己身边最近的人——无论是孩子、家人或者特别好的朋友的时候——我突然有一种感觉就是:我为什么要让别人在这样的一种,可以说是针对一个人的判断,针对一个人的想法,以至于上升到对一个人人格评判这样的事情上面,一定要让别人误会我?或者一定要让别人有一个错误的看法?那么,其实今天可以聊一聊。首先,在我的记忆中,我自己从来没有对刀郎有过任何的偏见和……觉得有什么,与谁谁谁,与我自己,与其他歌手有任何高低之分,我也一向对于做音乐的人不是这样的一种角度去评价、去看待的。我身边的伙伴发给我一篇(新闻),我看那篇文章的打头第一句话是“汪峰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注:其实是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那我觉得好像后面的内容就不用再看了。就是说,如果你想说一件事情,你还都不知道事情本身,你还没有去就真实的情况,一些基本的常识去做最基本的一些了解的话,那其他的话为什么还要相信呢?我觉得20年前,我是怎么想的,我当时是怎么说的,从现在看来,重要,也不重要。因为,今天我要谈的是刀郎的这张新专辑,那么我只知道一件事情,就是刀郎他在这20年时间里面似乎没有做任何音乐之外的事情,我们很少知道他的一些消息,但是这些消息全是关于音乐,只因为这一点,我就会在这一点上面对他是有尊重的。听到身边的工作人员和朋友跟我聊,告诉我说,诶,最近这个刀郎这新专辑你看了吗?这里面还说到你有很多的文章,说到……我看了一眼以后,首先,我一如既往的和以前一样,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无聊而且非常滑稽的事情。今天既然我觉得有兴趣要评价一下这张专辑,那我们就来说说刚才我已经说了一个开头,也就是说刀郎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讲,事实上它就是一种音乐,而且我也认为它一直在专注地在自己的音乐这个天地里面去挖掘,去探索,无论到任何时候,一个做音乐的人是这样,在面对自己的生活和面对他所热爱的事物的时候,无论他叫什么名字,在我心中都是万分的尊重,这一点是肯定的。我相信,了解我的人也一定会明白,我说的这句话是非常诚恳的。好,现在我来讲具体说这张专辑,我最最喜欢的一首歌《未来的底片》,并不是《罗刹海市》。除了这首歌呢,我还喜欢《花妖》《静听》《路南柯》。其实这张专辑与我一直喜欢的所有音乐完全不是一类,因为刀郎一直是坚持旋律是中国的旋律,中国式的五声音阶为基础的,但在我心里面,就是以中国五声音阶为主的音乐为核心的旋律,有一个我一直以来坚持的观点,就是说他不一定非得要依靠一些明显标签式的乐器,或者某一种调式的走向,就说它是我们的国粹,就是我们中国的音乐。但这一点上,在刀郎的音乐里面做得非常好的是他用了很多,其实在我听来,比如说他用了organ,就是风琴,这些都完全是源自于西方布鲁斯音乐的那种标配。包括roadroad式的电钢琴,特别自然的,如果把它的旋律给隐去,这段音乐本身具有非常西方化的根源音乐的这些很多元素在里面。可是当我们把旋律放出来的时候,完全不会觉得不舒服。其实这一点,非常不容易,这个我非常清楚的,因为五声音阶调式的,中国式的旋律,他和西方blues的,虽然从音阶的角度,有很多人说事实上是一回事,但事实上无论是他的文化背景,还是他的吟唱出来的方式,完全是大相径庭。可是刀郎在他的所有的歌曲里面,这两者是特别完美的结合。所以,我为什么说喜欢,至少说明刀郎一直潜心在钻研音乐,你取得多大成就是因为方方面面的因素,天时地利人和,那个不在我现在探讨的这个范围,但是尊重是来源于你执着于你的音乐探索,并且一直在进步,这一点上是我欣赏刀郎的。有好多歌里面也有我们的民族乐器,但是加的非常非常的恰如其分。我所说的这个恰如其分有一个质的区别,是不是加一个二胡,加一个唢呐,就是具有充分的中国民族音乐色彩的音乐,我所听到的他加入的时候都是让音乐变得更生动,你知道这个生动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那个地方让人听上去舒服,或者说这地方感觉到快乐,或者甚至觉得很逗,很有意思,或者这地方是一个宣泄,你要加一个东西,在音乐里放一个乐器,一种solo的东西,他一定要有它本身的一种情绪和给听者的一种诗语听者的一种作用。另外,就是他选择的音色,我听到了有好几首歌,他都选择的是电钢琴里面的这个体系,这个其实是非常根源的blues音乐经常用的,但是他加入到现在这个音乐里面,并且有很多律动,你听上去这个编曲其实很讲究。有一首歌,叫《画皮》,事实上我听上去并不是正常的一个四四拍,他一直是在错拍子,也许是五拍,我没有仔细数。因为不重要,重要的是虽然他没有用正常的4/4、4/2、8/6这些拍子,但是你听上去一点都不复杂。那么我们懂行的,反观他的音乐,事实上是很讲究的,那么我为什么说我喜欢最后一首这个《未来的底片》,你看电吉他的分解伴奏,然后笛子立刻把人带进了一种场景,既优美又一点点伤感的一种情绪。这是个引子,第一句最讲究。这首歌里边,在每个主歌——我再确认一下(听音乐),是不是C小调,应该是他用C小调,这首歌,可是他在第一句就是C小和C大的转换,而且我极少听到这样用法的,就是他用和声服务于旋律。有很多我身边的朋友,包括我女儿在学创作的时候,他们在初期都会犯一个小小的错误,我经常提醒他们,他们陶醉于自己现在这个调性,突然一下变调,然后……可是我发现它的旋律完全不独立,就是它的旋律会随着它的变调而去,而不是因为它的旋律自己有一个旋律线的体系,而这个时候非常巧妙的变成了小调变大调又瞬间回来,或者反之,你知道这个是一个非常高明的做法。而且,歌曲应该是这样的,否则我们经常会出现创作上本末倒置,就是我们的旋律服务于和声。虽然没有那么纠结,说谁是主谁是次,不是这么分,但是确实当你有歌词有旋律的时候,表达的时候,哪个是更主要的一个东西。如果你总是随着和声走,有一个音乐,是完全OK的。比如爵士乐,他是不会有这方面的羁绊,你你可以随便怎么玩,但是当你有明确的歌词旋律的时候,这个问题就会出现。而刀郎刚才的第一句是我听上去非常过瘾,而且,你看他是在瞬间四拍的一小节里,小调变大调回小调,但是很好听,只有一个音的区别,还原M和降咪就是这样。然后整首歌的意境,你说它特别的悠闲,特别的慵懒都可以,但事实上,这首歌从他的歌词内容上去去听的话,事实上他是一个野心极大的歌,而且也是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7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