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王艮是著名学者王阳明的弟子,有一次,王艮出游归来,王阳明问他:“都见到了什么?”王艮以异常的声调说:“我看到满街都是圣人。”王艮这句话别有深意。王阳明曾多次说:“人人皆有良知,皆有善根。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王艮认为圣人遥不可及,“我看满街都是圣人”这句话,是在讥笑王阳明的言论:那些在大街上的凡夫俗子都是圣人,我怎么就不相信,天下会有这样多圣人。王阳明早看透了王艮的心思,于是说:“你看到满大街都是圣人,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王艮尴尬的一笑:“都是圣人。”王阳明点头说:“对!人人都是圣人,谁也不比任何人差。”关于“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问题的谈论还在继续,请你写一篇在班级交流会上的发言稿。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字。例文:人人都可以是圣人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发言的题目是“人人都可以是圣人”一天,王阳明的弟子王艮外出归来,王阳明问他,你出去游玩,看到了什么?王艮回答,我看到满大街都是庸碌之辈,王阳明笑着说,你看他们是庸碌之辈,他们看你也一样。又一天,王艮外出归来,王阳明问了他同样的问题,王艮有意打趣,便说道,我看到满大街都是圣人,想要看看他怎么回答,王阳明只是淡淡一笑,回答道,你看满大街都是圣人,他们看你也是圣人,这是最平常不过的事情了。苏轼和佛印在一起打机锋,苏轼问他,你看我像什么?佛印答:我看施主是一尊佛,苏轼大笑:我看你像一坨牛粪。这一场交锋,苏轼已经落了下风,心中有什么,看到的便是什么。王阳明说满大街都是圣人,其实并不夸张,与孟子的“性本善”不谋而合,与《三字经》的开头“人之初,性本善”也是一样的道理,这一切都源于他的心学主张。心即理什么是真理,从哪里去找,又该怎么去做?这个问题很复杂,复杂到需要孔子,老子和墨子争来争去,复杂到需要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想来想去,复杂到需要每个人从出生学习到入土,还是搞不清楚,但是,这个问题在王阳明这里却十分简单,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圣人,那就是良知,只要遵从良知行事,人人都可以做圣人,一切的道理都要从内心去找,而不是舍近求远,去外部找。致良知良知是什么?良知是人的心里对事物的第一反应,它并不同于道德,道德是人的思想对事物加工之后的反应。良知是天生的,不学而得的智慧,良知可以迸发出良能,指导人的行动。人的心就像一面镜子,它可以反映出事物的本来面目,事事遵从良知的人,内心的镜子就是光明的,经常违背良知的人,镜子就是污浊不堪的,已经无法再起作用。一件错误的事情,如果做多了,就不再觉得是错了,良知也就一点一点的被遮挡了。我们做了错事,内心会有愧疚感,帮助了别人,内心会有满足感,这就是良知在起作用。欠债不还的人一生都会觉得惭愧,即使债主不去催要,也会受到良知的谴责。知行合一我们经常把“知”和“行”分开去讲,先要去学,学会了才能去行动,这就是为什么大道理人人都懂,却有很多人做不到,知道很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这就是因为把知和行分开了。王阳明认为,知和行是一体的,有了行动才能叫真正的知晓了,没有行的知是毫无意义的。很多人有夜读的习惯,今天读了一篇好文章,想要发奋,第二天却忘得一干二净,有的人却正好相反,看到了一个好习惯,便亲身去做,心理学上有个“21天法则“,人的行为经过21次的反复练习,就会形成习惯,于是,人和人的差距就一点一点的出来了,这就是知行合一的作用。相信良知,按照良知去做事,人人都能成为圣人。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行文结构:首先拟定一个发言的题目,可以直接用话题“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作为题目。开头要有敬称“亲爱的……”和问候语“大家好”,结尾还要有简单的说明和感谢:“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开头照应材料,引出两个更为鲜活的事例,增强吸引力和可读性。结构上承上启下,条理清楚思路有序,结构严谨,照应自然。正文主体部分划分为三个层次: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所给材料包含两部分的内容,其一为材料部分,通过抓关键句法确定立意角度。王艮是著名学者王阳明的弟子,“人人皆有良知,皆有善根。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凡夫俗子都是圣人”“你看到满大街都是圣人,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人人都是圣人,谁也不比任何人差”。任务驱动部分:关于“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问题的谈论还在继续,请你写一篇在班级交流会上的发言稿。体裁为发言稿,话题为“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写作时可以由果溯因法,通过三段论式写作: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怎样才能成为圣人,需要一颗善于发现美好的眼睛,更需要一颗宽容博大的心灵。观点比较抽象,写作时可以多举些生动形象、典型新颖的事例,或者摆事实与讲道理相结合,尽量多角度多侧面取材,让论据充实,论证有力。参考立意:(1)圣人也是凡人。(2)这个世界原本公正,人人都是圣人。(3)有一颗圣人的心便可以成为圣人。(4)心装良知、公平善良,你便成了圣人。(5)不要瞧不起任何人。可用素材:(1)世间的凡夫俗子太多,人们就必须要有被敬仰和崇拜的圣人。就如万物需要仰望太阳,沐浴它的恩泽一样,让他在心中至高无上。然而,萤火虫能与太阳争辉,凡人能与圣人相提并论吗?为什么不可以呢?虽然太阳光芒耀眼,但是在黑夜里,点点萤火也能带来光明,它发出的是生命的光芒。圣人是被人们捧在高处,被人们所敬仰的。但圣人也是人,只要是人,都不可能完美,圣人也有不足之处。孔子也曾被项橐难倒,项橐不仅是个凡人,还是个孩童,可就是这凡人高明于圣人。并且,若人人都是圣人,人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做人方式,谁又至贤,谁又庸俗呢?万丈高山是靠无数石块、沙砾垒成的,若无那一颗颗小小的石子,又哪儿来的万丈高山呢?(2)圣人与凡人的区别在于圣人的思想脱俗,意志高于常人,并能够战胜自己。凡人经过努力也可以成为圣人,圣人并不是独一无二、与身俱来的,圣人也是凡人经过不断努力地修行变化而来的。释迦牟尼也是个凡人,他放弃了王子所拥有的荣华富贵,历经苦难与磨砺,用一颗至诚的心,最终得道成佛,难道他天生就一定是佛吗?孔子的思想教育了一代代人,可他并不是天生的圣人,他也是通过不断地学习与生活实践,才拥有渊博的学识和伟大的思想。凡人平凡到极致就是圣人,因为他已把一切功名利禄看淡,平凡又何尝不是一种高尚与伟大?任长霞、雷锋,他们也是凡人,但他们的心中装有大众,他们把人民的事装在自己心里,默默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付出,所以他们更伟大。圣人与凡人,虽是两种境界,但两者却只有一念之差,圣与凡只有一步之遥,跨越了那一步,便是圣人,而凡人是因为跨不出自己的心。隐居深山闲云野鹤的是世外高人;功成名就、贡献巨大的是一代伟人;清高淡泊、不问世事的是雅士。圣人就是脱俗的凡人,心中没有自己,只有大众与国家的便是圣人。圣人源于平淡,圣人来自凡人,凡人努力即为圣人。(3)梁启超先生在谈中华文化时说过: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虽不止有儒学,但若将之去掉,那么其中应该也剩不下多少东西了。虽有夸张之义,但儒学在中华文化中那特殊而重要的地位却是无人可以质疑的。说儒就自然不能避开道,同为中国本土衍生而出的教派,两者却是大有不同。儒家积极入世,广教天下人“学成文武艺,授予帝王家”。道家却崇尚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劝谏帝王无为、不争。(4)人生的路上,有时可能会有云遮月罩,有时也可能会山穷水尽。只要我们能宠辱不惊,随遇而安,就能让否极泰来,化干戈为玉帛,让古今事都付笑谈中,用一支岁月长杆撑蓝每一季的绚丽天空,用一支如风长笛吹响每一程的悠扬欢曲,我们就能以洒脱的姿态迎接一切挫折与磨难,拥抱一切巅峰与辉煌。岁月静好,庸人何必自扰?一丛花树,一帘烟雨,一次邂逅,都有生活中的缠绵悱恻;一片晴空,一程山水,一段故事,皆是生命里的旖旎风景。一切湮灭,还有真情永恒;一切散尽,还有记忆成歌在失足中沉沦,则万事成蹉跎;在危境中涅槃,则万物皆风情。青山原不老,只为雪白头;绿水本无忧,皆因风皱面。人既要活得明白,又要难得糊涂,命运需要自己驾驭把握,生命需要自己主宰照亮。(5)千万不要苛责别人,为难自己;千万不要轻视别人,小瞧自己。宁可在轰轰烈烈中争分夺秒,也不要在浑浑噩噩中虚度光阴。莫问结局是否完美无暇,只管过程演绎精彩纷呈;莫问红尘谁是谁非,只管今世珍惜拥有。天再高,地再厚,也没有我的理想重;海再广,海再深,也没我的信念深。你不担当,没人给你平台;你不勇敢,没人替你刚强。落后的孩子必须学会挑灯夜战,贫穷的孩子必须学会努力奔跑!梦想让你与众不同,奋斗让你改变命运!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梦想是价值的源泉,眼光决定未来的一切,相信成功的信念比成功本身更重要,坚信人生有挫折但没有失败,笃信生命的质量来自决不妥协的信念。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折磨,才有征服天堂的力量;只有体会过失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穷则思变,差则思勤!自己选择的路,就是跪着也要把它走完;不要生气要有志气,不要看破红尘要去改变现实;不要嫉妒要学会欣赏,不要心动要立即行动;年轻时宁愿跑起来被拌倒无数次,也不要四平八稳混日子;不要懒惰要勤奋,就算是无数次跌倒也要挺直腰杆豪迈的笑!(6)岁月如歌,情怀依旧;人生如曲,婉转悠长。人生不可能每天都很得意,也不是每天都很失意,幸运之神也不会永远的垂青你,我们是平凡的人,就应当去过属于自己的平凡生活,在人生风光处去彰显自己的性格,在人生跌宕处奋起而破茧成蝶。人生的得意与失意,会在这潮涨潮落时体现得淋漓尽致。大凡乐观、自信、谨慎的人不论是在浪潮的“巅峰”,还是在浪潮的“底谷”,他们都会一如既往地朝着潮涨去努力,因为他们的梦想和执着,会成为激起浪潮的巨风,会再次掀起强劲的波涛,会再一次向浪尖冲击!而悲观、自负、沮丧的人在潮涨之时,放眼天下,会觉得无人与己媲美,而当潮落之时,只会埋怨世道的不公,却不懂得审视自己,不懂得养精蓄锐,从此一蹶不振,结果在潮落之中沉沦……其实,生命中最璀璨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是坠落后总能再度升起,这种能屈能伸的生命状态,才是人类最高的境界。人活着不仅是要有一个好的心情,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用一朵花看世界,世界就在花中;用一只眼看世界,世界就在眼前;用一颗心看世界,世界就在心里。生活也是一样,虽有烦脑,虽有得失,却不是全部。风景美丽固然很好,但是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美丽的风景,不如愉悦的心情;愉悦的心情,不如拥有一个平和的心态。有了平和的心态,人生处处如坐春风。诗词鉴赏: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任务驱动型作文之审题立意方法写作指导:有“型”可依有“路”可行高三写作训练:为蹭热点盲目跟风炒作,你怎么看届高考专项复习之仿写诗歌+对联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6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