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 笛发展 >> 正文 >> 正文

余杭山水都市间促风貌提升美丽城镇描绘共

来源:笛 时间:2022/12/23
白癜风封闭针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610/9049257.html

本文转自:浙江日报

余杭,古韵悠长,钟灵毓秀。走进余杭,仿佛走进了理想生活的“应许之地”:良渚文化亘古弥新,大径山禅茶文化声名远扬,五常数字经济蓬勃发展,闲林埠焕发新生……近年来,余杭区统筹推进城乡风貌整治提升、美丽城镇建设、未来社区建设、城乡绿道建设、公园绿地建设,持续在功能便民环境美、共享民乐生活美、兴业富民产业美、魅力亲民人文美、善治为民治理美等“五美”上发力。两年来,余杭美丽城镇建设成效显著,全区12个镇街累计获评10个市级样板,4个省级样板,样板数量位居省市前列。

从江南的鱼米之乡,到如今的美丽之洲,余杭的山水与人文交相辉映,城市与乡村齐头并进,生产与生活交织融合,正努力展现一幅“城乡大美”样板典范、“共同富裕”示范窗口的精彩画卷。

以整体大美展现余杭韵味

干净整洁的街道,古色古香的建筑,走进鸬鸟集镇的入口,独具韵味的小镇标志呼应着不远处的青山,眼前还有几只造型逼真的“蜗牛”在草地上爬。近年来,依托美丽城镇建设工作,结合城乡风貌提升要求,鸬鸟镇不断刷新“颜值”,已成为长三角游客体验慢生活的好去处。

“美丽城镇不应该千篇一律,必须与当地自然、人文有机结合,才能彰显风貌特色。”余杭区美丽城镇办相关负责人说。为了从整体上提升镇街的颜值,打造环境精致新面貌,余杭美丽城镇建设从自然空间、历史文化、现代建筑3个方面整体提升,形成融合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和谐之美的“整体大美”,展现余杭特有的气质。

走进良渚街道,一幅融合了五千年良渚文明与两千年运河文化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正徐徐打开。良渚街道以文化为核心,通过大运河文化带(良渚段)、良渚文化广场及宣传长廊等项目带动,进一步擦亮文化文明“金名片”。同时结合省市区工作部署,加快研究和推动未来社区建设,以良渚文化村社区为突破口进行“补短板”和“强特色”,积极打造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该社区被纳入年省级未来社区创建名单,入选浙江省社区场景运营“最佳实践”案例。

“文以养人,化而筑城”,文化以生生不息的灵气,赋予美丽城镇新的内涵。径山镇始终坚持融入径山文化,以径山村为例,为还原“山上悟禅,山下品茶”的历史风貌,对所有的安置房屋及茶企外立面设计融入禅茶风格和杭派民居元素,更具江南味道。闲林街道开展老街重建工作,以“拆街还街、建新如旧、保护古迹”为目标,保护历史建筑21处,还原“埠头时代”历史风貌,使“闲林埠”重新焕发活力。

以产城融合带动城乡共富

美丽城镇,只有与生产、生活相融合,才能体现其价值所在。余杭区把产业发展作为城乡融合、群众增收的关键所在,通过产业集群化,延伸乡村产业链条推动共同富裕。

百丈镇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美丽经济的主引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农文旅融合发展目标,既注重“高大上”项目招引,也注重“小精美”项目落地,全力做好项目跟进服务保障工作。年以来,相继引进了小巷三寻梭博物馆、九东星空露营基地、开元森泊度假酒店、绿米未来之家酒店等文旅项目10个,已落地3个,总投资达到了8亿元左右,顺利完成百丈山居雷迪森度假酒店、独松古驿风情度假酒店两个项目土地出让工作。

从卖竹料的小山村,摇身一变成为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紫荆村的蝶变正是中泰街道厚植产业特色、打响“中国竹笛之乡”品牌的缩影。“美丽城镇”建设启动以来,中泰街道加强竹笛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建立了万亩苦竹园示范基地,完成建设基础设施配套,先后举办十七届“中国笛子艺术夏令营”、四届“竹笛文化艺术节”等海内外中国竹笛名家名曲演奏会,“中泰竹笛”获国家地理标志授权,还登上了神舟十三号飞船亮相“天宫”。

“共同富裕,产业是基础。只有高质量的产业发展,才能实现共同富裕的美好未来。”余杭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加快农林产业互联、大力推进文旅融合的同时,各镇街加速“腾笼换鸟”,发展新兴产业,打造产城融合“振兴圈”。

良渚街道聚焦发展数字文化、生命科技+总部经济“2+1”产业,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步伐。中国(良渚)交叉创新产业孵化基地正式开园,已有24个交叉创新产业项目入驻;数字文化社区先导区已签约数字文娱企业67家;举办“良渚新国货品牌直播节”活动,带动销售总额突破万元。

瓶窑镇在做深做活非遗文化的同时,以浙江“大航空”发展战略的“头部区域”为目标,规划建设中国(杭州)航空科技小镇,推动中法航空大学科研成果转化、承接未来科技城产业溢出、带动凤都工业园提升转型。计划到年创建省级特色小镇,努力实现航空航天产业总值亿元,新增税收10亿元,新增就业岗位1万个。

以整体智治推进基层治理

数字化对基层治理来说意味着什么?

在闲林街道,一套围绕数智治理、数智城管、物业管理、应急指挥四大场景的数字驾驶舱建立,实现治理变“智”理的途径转换;同时打通街道、村社两级综治中心一体化运行链条,创新探索“乡村微脑”,优化提升“社区微脑”,其中西溪源村“乡村微脑”特色做法被中央媒体推广。

围绕“治理美”的城镇内涵,余杭区不断用数字化的手段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开创现代化治理新局面。但在位于未来科技城核心区域的葛巷社区,则为人们展现了数智赋能城市生活的未来社区现实场景:

走进智慧健康站,近20项自助检测设备、远程会诊系统等,让居民可实现24小时自助检测、自助购买药品等功能;登录“葛巷社区智慧服务平台”,一键获取生活缴费、小区运动、在线课堂等市场化生活服务和各种政府类高频应用……以居民需求为导向,葛巷社区集中力量推动社区智慧服务平台建设,不断突出“智”这一特色。

从余杭城区出发,40分钟车程便可抵达黄湖镇青山村,这里是“未来乡村实验区”核心区域。近年来,黄湖镇青山村采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模式,构建集环保、公益、商业、金融于一体的“生态+”发展协作平台,以小于万元的公益投资撬动近3亿元的社会资本,构建未来乡村可持续发展模式。目前,已有56户村民家庭参与该计划,年户均增收2.5万元以上。

以均等服务开启幸福生活

伴随着冬日午后的阳光,走进余杭区余杭街道溪塔村,一条9.3公里长的游步道蜿蜒映入眼帘。“游步道没建之前,路上车来车往,村民都不敢走。现在我和家人每晚都来这儿散步,别提有多惬意了。”溪塔村的村民说。

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不仅包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持续缩小,更包含了人的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的优质共享。为加大绿色健康服务设施供给,给市民群众提供更多绿色开放空间,余杭加大城乡绿道和小公园建设力度。年建成绿道33公里,小公园3个,体育健身专类公园2个,尤其是精品项目创建屡获殊荣,其中径山(双溪、小古城村)绿道获评第五届“浙江最美绿道”,百丈镇滨溪骑行道获评第二届“杭州市最美绿道”。

五常街道开展“布星计划”,计划3年新增开放创客会客厅、老年活动室、儿童之家、城管驿站、24小时图书室等交流空间10万平方米,实现新居民与原住民、老年人与年轻人的融合共居、文化共生。

仓前街道吴山前村“百岁幸福家”于年正式启用,打造出“服务集成、功能集聚”的农村养老生活圈,为老年人,尤其是高龄、空巢、独居、生活困难的群体,提供生活照料、膳食供应、休闲娱乐、保健康复、精神慰藉等综合性服务。

百丈镇按照5分钟/15分钟生活圈建设要求,新建百丈集镇邻里中心,集开放共享的文化场所和功能复合的商贸场所于一体,大大提升周边群众办事、娱乐、购物、教育、文体活动便利性。

站在新起点上的余杭,是一个裂变而来的“创新之区”,是一座智美融合的“品质之城”,是一片城乡融合、美美与共的“美丽之洲”。承载着高水平建设“创新余杭、品质之区、文明圣地”的梦想,余杭正以奋斗之姿,奔赴共同富裕的未来。

(马勇刚刘晗)

(图片由余杭区美丽城镇办提供)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2915.html